昨日特朗普簽署了200條行政令,其中包括了暫停所有對外援助90天,并對這些援助進行審查的命令。
考慮到這樣做是否會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帶來影響,也是烏克蘭支持者的關心話題。目前的最新消息是,一架載有軍事裝備的隸屬于美國運輸公司的波音747貨機,飛向了波蘭的熱舒夫基地。
一般西方的軍事援助都會先運到這里,在從這里轉移到烏克蘭。在外界擔憂美國暫時中斷對烏軍援時,這架飛機的到來讓人松了一口氣。因為不久前美媒還報道稱,五角大樓已經解雇了所有與軍援烏克蘭相關的人員,這與暫停對外援助的消息結合確實讓人不安。
不過基輔方面否認了這一消息,烏克蘭國家安全與國防委員會反虛假信息中心主任安德烈·科瓦連科指出,特朗普暫停國際援助的行政命令并不適用于烏克蘭。
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是根據“總統提款授權”(PDA)、“烏克蘭安全援助計劃”(USAI)和“外國軍事融資”(FMF)進行的,這些項目并不包括在總統行政命令當中。因此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將正常進行,除非特朗普相出其他辦法來阻止。
至于到底要不要援助烏克蘭,目前來看特朗普是需要的,因為他想要實現和談,就必須要讓雙方都能坐到談判桌前。主要的問題在與烏克蘭不會輕易放棄被占領土,而俄羅斯也不會輕易吐出已經吃掉的烏東領土。
因此特朗普必須要在兩者上實現平衡,在回答記者的相關提問時,特朗普表示他會在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和俄羅斯總統普京對話后考慮這一問題,同時強調歐盟對烏克蘭的援助額應提高到與美國相當的水平。
再被問及如果大弟拒絕和談,或者給出難以談妥的條件時是否會對俄進一步制裁時,特朗普也沒有否認,而是回答“可能會的。”
在媒體嘲諷特朗普過去24小時未能解決俄烏戰爭時,他本人也沒有在意。白宮內消息人士稱,特朗普已經安排人去準備與大弟的直接會談,而這次會談將決定接下來美國對這場戰爭的態度。
在昨天的戰場上,烏軍無人機襲擊了斯摩棱斯克航空工廠,那里是俄羅斯主要生產蘇-25戰斗機的基地。同時這里也是航空設備維修的綜合體,為俄空軍提供和保障各種精密零件。
俄軍防空系統在防御時失誤,一枚防空導彈擊中了當地的一棟建筑,俄式防空武器打非軍用目標準確性一流。
烏軍在萊曼方向發動了一次反擊,順利奪回了特爾尼村和伊凡尼夫卡村的陣地。
庫爾斯克地區的烏軍繼續擴大占領地,第73海軍陸戰隊奪取了一個朝軍陣地,又有數十名朝兵在烏東陣亡。據可靠消息,第一批去烏東地區作戰的朝兵已經損失三分之一左右。
俄軍也對紅軍村外圍再次發動了一場裝甲進攻,包括20輛裝甲車在內的俄軍與烏軍47旅和82旅的部隊交戰。經過一整天的激戰后,俄軍損失了3輛坦克和7輛步兵戰車,最終也沒能突破烏軍防線。
克里姆林宮下達的1月20日的最后期限已經過去,俄軍再次讓大弟失望了。但這也不能怪俄軍不努力,他們最近每天都要付出1000人以上的損失。
此消彼長的實力,以及被消耗殆盡的俄軍精銳才是一直拿不下目標的根本原因。現在面對特朗普的談判要求,即使在不愿意也只能盡快答應。但要注意的是,如果繼續提出不切實際的要求,那就只能換來美國對烏克蘭繼續的援助,以及徹底放開限制的使用權力。
據《耶路撒冷郵報》報道,近日以色列副外長沙倫·哈斯克爾和烏克蘭駐以色列大使葉夫根·科爾尼丘克,舉行了深度會晤。
會議上以色列提議將在黎巴嫩真主黨和哈馬斯處,俘虜的所有俄制武器轉交給基輔當局。烏克蘭大使對此表達了感謝,隨后雙方還討論了軍事和經濟領域的多項合作。
這一消息得到了烏克蘭駐以色列大使館的公開證實,并強調這是兩國面對“共同挑戰”的重要一步。那么什么是烏克蘭和以色列的共同挑戰呢?國際社會不禁會有種種想法。
去年以色列就向烏克蘭提供了空襲預警雷達,現在則是把大批俄式武器打包給烏克蘭,無疑幫了烏軍一個大忙。
而以色列為什么與烏克蘭之間的關系迅速走近,這一點不用多說。在某個地方公開給哈馬斯站臺后,就不要怪有仇必報的以色列用自己的方式復仇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