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電子工程學院教授李龍科研團隊在無線能量傳輸和無線定位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未來可以讓動態無線充電更高效,有望實現無人機邊飛邊充電,為物聯網、智能設備提供穩定可靠的能源供應。相關成果近日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發表。
據介紹,該研究成果構建了一種基于雙頻超表面的無線傳能、感知定位與通信一體化原型系統,不僅能實現精確的目標定位,還能根據實時變化的環境和目標進行靈活的能量聚焦,實現跟蹤式隔空輸能。
基于雙頻超表面CNN近場定位的自適應無線傳能系統 (Nat. Commun. 15, 10358, 2024)
該技術是無線通信與能量傳輸領域的重要創新,可通過智能化調整電磁波傳輸參數(如波束焦點、傳輸功率等),根據環境變化和設備需求優化無線能量傳輸效率。
無線供電的傳感器終端設計與性能評估 (Nat. Commun. 15, 10358, 2024)
與傳統無線充電方式相比,該技術適應動態、復雜的應用場景,可為移動設備、無人機、智能家居及可穿戴設備等提供動態無線充電的可能,實現無電池供電的感知定位和通信一體化系統,具備高集成度、高精度、低成本等特點,有望在極端場景下為設備的運行提供電力保障。
來源:陜西日報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丨編輯:馬超丨校對:王軍望丨審核:馬悅丨 責編 閆含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合法權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