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鄧大軍”是一支光榮的隊伍,曾為革命立下過赫赫戰功,從八路軍129師開始,到晉冀魯豫野戰軍,到中原野戰軍,再到第二野戰軍,每個番號都是一段歷史的見證。
無論挺進大別山還是淮海戰役包圍黃維兵團,“劉鄧大軍”都是在為了全局犧牲小我,所做之事極具戰略意義。
但是,這支部隊的干部在建國后卻有不少人遭遇過波折,其中兩位王牌軍軍長,都因為生活作風問題被當成典型處理,不僅職務一擼到底,連黨籍都被開除。
他們分別是誰?到底犯了什么事?
一、王近山
鄧政委說過:二野在解放戰爭中誰的功勞大?我看是王近山同志。這句話沒有夸張,劉鄧大軍每逢硬仗、惡仗,野司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王近山,而王近山也沒辜負過首長信任,能攻能守,多次給大軍打出一條生路。
后來的抗美援朝戰爭,王近山實際指揮一個兵團,雖然有180師、白馬山這樣的失利,但也有上甘嶺此類的閃光點,1955年他被授予中將軍銜。
只不過授銜沒過十年,王近山由中將降為大校,大軍區副職被撤掉、下放到河南農場勞動,連黨籍也被開除。如此嚴厲的處置,源頭在于“后院起火”。
王近山1938年參加神頭嶺戰斗時負傷,住院期間得鄰床的陳錫聯撮合,與女護士韓岫巖走到了一起。兩人感情最初非常好,奈何戰爭年代聚少離多,逐漸在溝通上出現了問題。
解放戰爭后期,王近山隨部挺進大西南,此時的他已是二野第三兵團副司令員兼12軍軍長,前途無量,又才30歲出頭,風華正茂,意外吸引到了許多女孩子。
在仰慕王近山的女孩里,有一人比較特殊,她叫韓秀榮,是韓岫巖的親妹妹。那時的韓秀榮剛從重慶大學畢業,年紀很小、考慮得也不周全,一有時間就去找姐夫玩,完全沒考慮過避嫌。
王近山則出于照顧家人的心理,對小姨子非常體貼。同時也從年輕有活力的小姨子身上,看到了當年妻子的影子,所以兩人相處頻繁,還常在一起跳舞。
時間一長,風言風語就傳到了韓岫巖耳朵里,不過還沒等韓岫巖發作,朝鮮半島燃起了戰火,王近山有了新的軍事任務,感情糾葛就暫時告一段落。
在朝鮮戰場,王近山與司機朱鐵民共同經歷諸多生死考驗,有一次朱鐵民為了掩護王近山,獨自開車去吸引敵機注意,差點犧牲,王近山為他緊張得落淚。
臨近回國時,王近山就問朱鐵民,在朝鮮立了功,回國后想要什么。朱鐵民嘆息:我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孩子!我想要個孩子!
這句話王近山一直記在心里,后來把女兒王媛媛送給了朱鐵民。
由于王媛媛長得很像早夭的長女王蘇紅,韓岫巖對她傾注了很多母愛,可丈夫硬生生把她送走,這讓韓岫巖內心憤怒,從此有意遠離王近山。
那時王近山又跳上了交誼舞,本來韓岫巖是他的舞伴,鬧矛盾后就不再陪著去。而韓秀榮正好來到北京,妹妹就代替姐姐去。
畢竟是親姐妹,韓岫巖一開始也沒什么意見,但時間一長覺得不是滋味,王媛媛為父親作傳時就說過:
后來,媽媽開始懷疑爸爸。她說:“一男一女摟抱在一起,不跳出毛病才怪呢?”她還總是諷刺爸爸:“別看他腿瘸,一跳舞就不瘸了。”
兩人矛盾越來越多。1963年的一天,兩人再度發生爭吵,韓岫巖氣急向組織報告,請求組織處理丈夫的“生活作風問題”。
韓岫巖本意只是想嚇唬嚇唬丈夫,但王近山得知后被徹底激怒,誰來勸他都說:不打報告還好說,告中央就非離婚不可了!
最終王近山大軍區副司令員職務被撤銷;行政降為副軍級;軍銜從中將降為大校;開除黨籍,調往河南某農場改造。
直到1969年,經老戰友肖永銀、尤太忠、許世友等人相助,他才重回南京軍區。離婚的代價太大了啊。
二、尹先炳
王近山有外號叫“王瘋子”,尹先炳也有個外號叫“閻王司令”,可見兩人都是作風很猛的人。
1949年2月,尹先炳出任16軍軍長,率部完成了野司下達的大迂回、大包抄任務,切斷國軍南逃的退路,得到上級多次表揚。
1950年底,正在西南剿匪的16軍突然接到中央命令,要求迅速整編,準備入朝參戰。
4個月后,16軍開赴河北整訓,此時我國已跟蘇聯達成協議,蘇式裝備、蘇聯教官都來到了16軍中,使這支部隊的戰斗力得到極大提升。
同年12月,16軍入朝參戰,此時的他們是我軍唯一一支機械化合成軍,擁有高射炮、坦克等裝備,戰斗力冠絕全軍。
但他們進入朝鮮之際,交戰雙方都已經不想打下去。16軍基本只跟敵人發生過一些小型戰斗,空閑時間非常多。
明明有著最先進的裝備,可以一舉揚名,卻只能與敵搞搞摩擦,“大炮打蚊子”,尹先炳心里別提多郁悶。為了消遣,他竟公然在軍中舉辦舞會。
這個習慣是他在接受蘇聯軍官訓練時學過來的,好的壞的都學了一通。為能更有氣氛,尹先炳給師級以下干部都配備女文化教員,主要就是教跳舞,有時甚至在軍部舉辦舞會。
16軍32師政委的田維新就說過:軍長、政委等領導帶著女秘書,白天辦公晚上跳舞,以至“通宵達旦”。
不管再怎么說,這也是在其他國家、也是在戰場上,傳出去影響實在不好。上級聽到風聲后派人勸說尹先炳要收斂,但他沒改,甚至把一位朝鮮女同志提拔成秘書,最后關系再次突破,鬧出了人命。
因為涉及到了朝鮮外交層面,且還是在戰時的軍營里,中央迅速派人來調查,最終免去了他的職務、級別也降為準軍級。
1955年,二野與尹先炳同時期當上軍長的都是中將,他本來也被擬授中將,因為犯錯,軍銜就改為大校,并給予留黨觀察處分。
這時組織給了機會,只要他留黨察看的兩年里表現良好,工作有機會恢復、黨員身份也不會丟。
可他有些自暴自棄,觀察期內竟再次因生活作風問題被人舉報,總政隨即派出調查組去了解情況,發現確有此事,羅榮桓對他非常失望。
1956年,羅帥領導的解放軍監察委員會對尹先炳做出最后處理,開除他的黨籍,所有職務都被撤銷。
這些懲罰終于讓尹先炳醒悟,之后多次給組織寫信承認錯誤,行動上也有了轉變,羅帥秉持“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思想,1960年時讓尹先炳前往解放軍政治學院工作。
由于沒有黨籍,尹先炳沒法參與黨委會,職務也只是行政方面。不過能繼續為組織做貢獻,尹先炳已經很高興了。
這兩人戰爭年代都特別出彩,如果能堅守初心一定有更大成就,可惜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