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過年,相信很多人都會自駕返鄉過年,但對純電車主來講,這著實是一件頭疼的事,長途我唯唯諾諾,城區我重拳出擊,這說的就是純電車,尤其到了冬季,續航焦慮會被進一步放大,雖然目前我們高速充電網絡覆蓋率已經很高了,但續航的減少,充電位緊張都是行駛途中不可避免的挑戰,不過只要我們做好規劃,純電跑長途回家過年真的不是個偽命題!
1. 出發前如何做規劃?
首先作為純電車主,自然要對自己的車子在冬天的續航能力有點數,目前已經有很多媒體和機構都進行了冬季續航測試,基本涵蓋了目前很多主流的純電車型,咱們可以根據自己回家路上大概的氣溫來看看自己車型在這個溫度區間內的續航水平,一般來說如果是在北方寒冷地帶,續航通常要打五折左右,如果是沒那么冷的南方地區,續航通常就打八折左右。
在對自己車冬季續航能力有數后,就該規劃一下線路問題了,沿途有多少可以充電的地方?我該什么時候到哪去充電呢?如果這些全靠自己去搜去整理的話確實是個不小的工作量,不過現在已經已經有很多地圖軟件支持自動規劃了,像一些第三方地圖都有對應的新能源模式。
以筆者前一陣和家人從大連自駕哈爾濱這條路線為例,輸入好起止地點,然后再填好自己車子的純電續航里程以及出發時的剩余續航,軟件就會自動幫你規劃好路線,沿途的充電站數量以及信息,還有補能時機這些都給你規劃得明明白白,可以說省去了好多自己規劃的麻煩,如果需要調整,只需要自己手動添加途經點就好。
2. 怎么做才能更省電?
既然我們心里都清楚純電車跑長途有續航焦慮,那么如何做到盡可能省電就是一門功課了。首先在出發前,我們要將電量充滿,然后備車需要提前開空調和預熱電池的時候,可以適當縮短遠控運行時長并降低空調溫度,在車內取暖也建議多使用加熱和方向盤加熱功能來輔助取暖,或者是多穿點衣服,減少對空調制暖的依賴。
同時我們還要記得提前檢查胎壓,汽車的胎壓會影響到輪胎與地面接觸面積,當胎壓不足時,接觸面積加大,車輛行駛的時候就需要克服更大的滾動阻力,從而增加電耗,這一點在高速行駛的時候會被進一步放大。
所以我們可以適當提高胎壓,這樣可以減少輪胎與地面的接觸面積,降低滾阻,冬天時候由于冷脹冷縮的原理,對比正常狀態可以適當提升0.1-0.2bar的胎壓,推薦使用2.5-2.7bar的胎壓值,來保持相對優的一個行駛能耗。
一般來說我們的能耗主要受到溫度和速度的影響,環境溫度我們改變不了,但是車速我們可以人為控制的,比較建議全程不要頂著限速跑,把平均時速控制在100-110左右。
而且目前很多純電車的在高速上的駕駛輔助和智駕領航的體驗都很到位了,如果你的車支持這類功能的話,那么在路況好的時候就可以開啟一段時間,不僅能大幅度減輕駕駛疲勞,還可以更加精準地控制車速,將車速維持在一個較為平穩和經濟的區間,并可以根據車流自動調速,更好利用動能回收,減少因速度波動導致的能耗增加。
3. 行駛途中都要注意啥?
行駛途中我們要做的就是隨機應變,雖然咱們在之前已經有地圖軟件幫咱們做好充電規劃了,但是俗話說的好:“計劃趕不上變化!”,像服務區充電位置已滿、偶遇交通事故、堵車等等,那么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對自己的充電規劃做調整了。
途中一般建議開個200多300公里,或者是在電量降至 20%-30% 時就導航添加途經點,前往離自己最近的可充電的服務區來充電了,如果充電位已滿需要長時間排隊,我們也可以下高速找附近的充電站來充電,一般充電位會比服務區要富裕,并且充電速度往往更快。
同時在充電時我們盡量做到淺充淺放,從剩余電量充到 80%多一點就可以拔槍走人了,這樣既能保證有足夠的電量繼續行駛,同時充電時間也短,對電池健康也有益,休息好后我們就可以啟程了。
當然如果遇到突發狀況也可以適當提前規劃,在電量降至 30%-40% 左右時就可以規劃好下一個充電地點了,同時如果真的遇到突發情況拋錨了,也不用太過擔心,記得呼叫道路救援,春節期間很多品牌都會提供免費道路救援以及異地送車的服務,來保障大家的用車出行。
總結:
以上筆者總結的一些純電車返鄉跑長途需要注意的地方了,其實對于長期使用電車的人而言,雖然會有一點續航焦慮,但只要做好規劃跑長途還是沒有什么大問題的,而且還能省很多錢,相信過幾天很多人應該都會開啟自己的返鄉之旅,祝愿各位車主們都能平安出行,回家過個團圓幸福的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