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集指南
地址:于家務回族鄉于家務村委會北側
開集時間:每月陰歷逢五、逢十開放。春節期間也不停。
2月12日(農歷正月十五),將舉辦大集猜燈謎活動。
公共交通:乘坐T101、通67路在于家務村東口站下車,往西300米路南即可到達;乘坐927路、通43路到達于家務西口,導航前往于家務大集(大約1.5公里)
自駕:導航搜索“于家務農貿市場”。提醒您,這邊主要交通道路為通武線,雙向單車道,大集期間容易擁堵。停車位有限,大家可提前出行,避免堵車。
車位:約600個(于家務鄉政府在商業街附近平整出空地,可免費停車)
便民服務:大集南、北兩側設有公共衛生間。
于家務大集
“年”,正以倒計時的腳步臨近,年味也越來越濃。興致勃勃地逛大集、吃美食、賞民俗、置辦年貨,成為臘月里的頭等大事。
通州區于家務回族鄉的于家務大集,具有濃厚民族特色,清真美食扎堆兒,商品種類琳瑯滿目,讓您一次逛個過癮。
家居扮靚一站采購
順著于家務鄉老商業街一直走,跟著人群,很容易就能找到大集位置。沿路兩側,各種美食店鋪林立,走到農貿市場附近,就真正進入大集了。
大集上一片紅火,琳瑯滿目的商品鋪滿了攤位,五顏六色的干果糖果、柴米油鹽醬醋茶、雞鴨魚肉瓜果蔬菜、各式服裝鞋帽,應有盡有。出鍋美食的熱氣、商販們的吆喝聲、人們歡聲笑語的砍價聲,讓大集里煙火氣十足,一下子就拉滿了過年的氛圍感。
體驗當地傳統文化,購買特色農產品,是不少消費者愛逛大集的原因。臨近春節,大集人氣十足,于家務的本地特色農產品也熱熱鬧鬧上集了。“于府佳禮”攤位上擺滿了當地特色農副產品,包括富各莊蘑菇、果村冰激凌蘿卜、果村草莓、渠頭花生等。“‘于府佳禮’是于家務回族鄉自主創立的農特產品品牌,通過多元化展示,讓更多人了解于家務,共享鄉村振興的豐碩果實。”該鄉宣傳部部長孟慧表示。“逛一次大集,這些于家務才有的特色產品,您全能遇到。”1月24日(臘月二十五),大集還將舉辦于府佳禮特賣及大集尋寶活動。
春聯、福字、燈籠,年前的集市上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節慶用品。家住附近小區的劉玉清剛買了兩個大紅燈籠,看著成串的小辣椒喜慶又可愛,忍不住又買了兩串,“小蛇的福字也好看,您再給我拿六張,春聯也要兩幅……”一通“買買買”之后,劉玉清高興地說:“福字、窗花、春聯,再掛上大燈籠和小辣椒,家里年味兒一下就來了。”
新春給家里購置幾盆鮮花,也是很多家庭的習慣。在大集的鮮花攤位前,不少消費者正忙著選購。精心挑選后,市民趙秀蘭買了蝴蝶蘭、海棠、杜鵑,“過新年了,家里有點鮮花,也是為新的一年增添一縷芳香和喜慶。”
新年要有新氣象,不少趕集的消費者在服裝區流連選購。剛買了一身紅色秋衣秋褲的李大姐說:“新年要開始了,給家人買身紅衣服,討個吉利,希望家人都平平安安、紅紅火火。”
清真美食聚人氣
大集好逛更好吃。于家務回族鄉是通州區唯一的少數民族鄉?。?于家務大集最具特色的就是清真美食。筋道醇香的醬牛肉、軟糯可口的糖卷果、酥甜的炸糕、外酥里嫩的炸松肉、酸甜可口的糖葫蘆……總有一樣美食滿足你的胃。
“我們這個大集形成于上世紀90年代初期,一直延續到現在,目前有280個攤位,擺攤出售的食品都是清真的,因為我們這個大集就在于家務村里。”大集管理員張國華介紹道,“別說十里八村了,就是牛街、常營那邊兒的市民,也經常到咱們于家務大集來買東西,都說咱們大集上賣的東西地道、實惠。”
趕于家務大集,新鮮的牛羊肉必定不能錯過。在大集上,擺攤10年的何艷明,就因為售賣的牛羊肉肉質新鮮、無水無膠,朝陽區的多家飯店選擇在這里直接供貨。
牛直接從內蒙古拉過來,飼養幾天再處理,宰殺的前一天就不再喂食喂水了,這樣才能保證肉質新鮮、干爽。“每天我們最少都能賣出兩頭牛,每頭至少700斤。”何艷明說,很多顧客提前打電話預訂,就怕買不到,因為牛羊肉上架幾乎都會“秒空”。
這些美食攤位您別錯過
1
糖卷果
色澤誘人,軟糯可口,一口咬下去,紅棗的香甜、山藥的綿密、果仁的香脆瞬間在舌尖綻放,甜度恰到好處,滋補又解饞,滿滿的老北京風味,這就是“老北京小吃十三絕”之一的糖卷果。
大集上,楊太英的攤子前,各色美食一字鋪開,顧客買得最多的,還要屬糖卷果。“別看這么小小一卷,做起來可講究、可麻煩了。”楊太英做糖卷果堪稱一絕,“山藥去皮剁碎,大棗去核切碎,兩種料拌勻后加水、面,攪拌均勻,用油皮將拌勻的料裹好,上籠蒸。蒸好要趁熱捏成三角狀長條,涼后切成小手指厚的塊,入七成熱的油鍋,炸成焦黃色時撈出。”快人快語的楊太英一邊把糖卷果做法傾囊相授,一邊貼心地囑咐大伙兒,買回去的卷果可以用電餅鐺切成小薄塊兒直接煎,吃的時候撒點白糖、桂花,味道更絕。
楊太英今年44歲,老家在河北省邯鄲市大名縣,在于家務大集擺攤已經13年了。因為她制作的食品味道好、價格實惠,不少人都成了回頭客,“平時一個大集能賣出十多斤糖卷果,過了臘月二十,銷售會翻倍,有的飯店也從我這里訂貨。”
除了糖卷果,楊太英攤位上的醬牛肉、燒雞、牛肚兒、蹄筋兒也深受熟客們喜愛。她指著自家攤上剛出鍋的燒餅:“我們家燒餅2塊錢一個,用的醬都是咱自個兒家磨的芝麻醬,您買上燒餅,配上我們家的醬牛肉,就大口炫吧。”
醬牛肉75一斤,牛肚50一斤,整套的羊雜30至35元……除了大集,平日楊太英也出攤,就在于家務商業街十字路口附近。她笑著給自己打廣告:“春節初五休假,過了正月十五又開門了,愛吃這口兒,您就來于家務大集找我。”
2
清真大拼鍋
香!在集市口附近的臨街攤位上,何棟宇把幾口大鍋搬出來,打開鍋蓋,飄香的味道瞬間吸引了不少人。“師傅,來點牛板筋、牛肉丸子,再來點豆泡和海帶。”開門即開張,這就是棟宇清真大拼鍋的魅力。
何棟宇就是于家務村的本村人,在商業街上開了一家特色燒烤店,平時也會在大集擺攤。前不久,他的攤位上除了特色燒烤外,還增加了清真大拼鍋。“我都是從牛羊肉店拿來的新鮮牛羊肉,自己處理得更干凈、更仔細,大鍋慢燉不熄火,種類也多,特別受大家喜歡。”店前攤位上,八口大鍋一字擺開,鍋蓋打開,熱氣騰空而起。牛板筋、燉肉、筋頭巴腦、牛肉丸子、燉豆泡、海帶……葷的素的應有盡有。“葷的58一斤,素的18一斤,純干貨,免費加湯。”
因為味美價廉,每次大集,他的清真大拼鍋都能賣到見底兒。打電話預訂的顧客也越來越多,“還得多備些貨,電話訂貨的人特別多,年前還得好好忙一忙。”
3
干炸丸子
丸子象征著合家團圓。炸牛肉丸子,作為一道傳統年菜,以其外酥里嫩、香氣撲鼻的特點,成為許多人年夜飯上的必備之選。
于家務大集上,何培軍的攤位并不起眼,但是因為炸的丸子酥脆好吃,小攤上顧客來來回回就沒斷過。油鍋里,圓嘟嘟的肉丸子在滾燙的熱油中翻轉,經過幾輪翻轉,丸子定形,變成了金黃色。撈出來晾一會兒,金黃色的外皮愈發誘人,一口咬下去,肉汁四溢,蔥姜肉餡和各種香料的香氣交織,回味無窮。
正在攤前試吃的何麗群嘗過一個丸子后,果斷下單。“小時候家里過節,我爸媽都會提前炸丸子,串門的親戚來吃飯,炒幾個熱菜,丸子簡單一加工就是一道硬菜,端上桌大伙兒都愛吃。”正是有著這樣的“丸子情結”,長大成家了,她也一直延續著父母當年的傳統做法,逢年過節,都會提前備上一些炸丸子。
在于家務大集擺攤已經好幾年了,何培軍憑借著丸子,吸引了不少回頭客。“一種是牛肉丸子,一種是胡蘿卜香菜的,年前大集,每次都能賣出上百斤。”何培軍笑著說,平時他也會出攤,就在農貿市場門口,7點多出攤,一擺就是一天。想給家里備點丸子的,您可以來于家務集大集轉轉。
4
切糕、年糕坨
黑龍江的米、新疆的棗,切糕攤主金霞夫婦已經做了27年的年糕,一直堅持用最好的料、做最好的糕。“我們是買回米來自己磨面。在大集出攤,也是現炸現賣,全都十塊錢一斤,就要讓大家伙吃個新鮮。”金霞笑呵呵地說,她和家里人靠著這個年糕攤,結交了不少朋友,也攢下了不少生意。她的攤位上,年糕、切糕、年糕坨,種類齊全。
“我小時候最愛吃的小吃就是小棗兒切糕,甜而不膩,黏黏糯糯的口感簡直讓人欲罷不能。”剛在攤前買了一塊切糕的劉皓亮忍不住咬了一口,他說:“小時候在村門口聽見賣切糕的叔叔吆喝,我準會纏著爸媽去買一塊,這個味兒就和小時候一模一樣。”
為了能做好切糕,金霞兩口子沒少在選材上下功夫。為了保留住最好的口感,這么多年來,他們對選材用料有了不少心得,“黑龍江的江米和小黃米最好,新疆和田的小棗又甜、肉又厚,用它們才能做出最好吃的年糕和切糕。”金霞一一點評用料。
攤位上,白切糕、黃切糕新鮮漂亮,寓意年年高的“年糕坨”擺放整齊。金霞說:“年前還得多準備些材料,讓大家能在我們于家務大集,嘗到好吃的年糕,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都‘年年高’。”
北京城市副中心報記者:田兆玉
攝影:北京城市副中心報 常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