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網上有很多上了年紀的人特別懷念從前,常常念叨從前有多好,甚至有人喊著要回到從前。如何理解這種現象呢?易中天教授提供了一個答案,我覺得比較有見地,但同時也有一點個人想法。
易中天教授的這段視頻,應該不是最近的,應該是網友搬運過去的視頻。在這個視頻里,易中天解釋了為什么有些人懷念從前,以及這種對從前的懷念存在什么問題,概括起來就是不滿加錯覺。
易中天教授說,人都有一個共同的心理,就是一旦不滿意現在,他就一定會懷念從前,一定會向往從前,說從前怎么怎么好,說現在怎么怎么不好,對現在表示不滿。這種說法我認為是直抵靈魂的。
中國有句話,叫作“好漢不提當年勇”,之所以會有這種說法,其實恰恰反映出“好漢愛提當年勇”。這是人普遍心理:當前無勇,感到失落,引發回憶,想起當年。但易中天指出這種回憶有問題。
這種回憶有什么問題呢?易中天教授說,人在這種情況下,即對當前不滿回憶從前的時候,記憶是經過篩選的。怎么篩選?就是只記得過去的好處,不記得過去的壞處,而過去的好處也是被放大了的。
我認為易中天教授這種說法很有道理,不過還略有點不同意見。我認為,這種人在回憶過去的時候,不可能對壞處一點都想不起來,而是想起來也覺得那是小問題,不重要,或者能想出理由為其辯解。
這種現象,就像一個官員回憶自己執政時期的事情時,總是喜歡向別人講自己做了什么貢獻,做了什么好事,而在談到錯誤時也總會為自己找出理由,為自己的錯誤進行辯解,所以總體上自己是優秀的。
這個道理其實并不深奧,所以很多人一聽就明白,都非常支持易中天教授的觀點,紛紛點贊,留言稱贊,不吝美詞。不少人與我有類似說法,認為易中天的觀點“看透人性”,“說到本質”,“客觀深刻”。
當然,易中天教授這樣的言論,之所以受到稱贊,其實就是與反映現實有關,而因為反映現實,所以自然也會受到反對,乃至攻擊。更何況,易中天教授本來就存在爭議,以前就有些觀點受到過反對。
對于易中天教授的這個觀點,反對的人說他是老公知,說他是日本人,說他是西方精英代言人,說他是地主階級的孝子賢孫。也不知到底以哪一個為標準,意見很不統一。奇怪,居然沒人說是16億。
最后再補充一點我的個人想法。我覺得,現在網上的懷念從前之風,存在真假之分。有一部分人并不是真的懷念從前,只不過把“懷念從前”當成流量密碼,他以懷念以前,吸引從那個時代過來的人。
所以,當有人說大集體如何好的時候,并不表示他真的想再過上大集體的生活,他只不過在引流,因為這能引起很多人的回憶——向往從前的人與排斥從前的人,都被吸引過來了,然后他看著雙方互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