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至,年味濃。作為中國傳統節日之一,因地域的不同小年的日期也有所差異。
古人過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之說,即指古代過小年的日期分為官家臘月二十三、民間尋常百姓臘月二十四、在水上生活的為臘月二十五。
傳承至今,處于政治中心的北方地區沿襲臘月二十三過小年,江浙滬等南方區域則在臘月二十四。而小年通常被視作忙年的開始,不論南方北方,一到小年就開啟了過年的節奏。
在小年這天,民間素有掃塵、祭灶、吃灶糖、剪窗花、置辦年貨、理發、洗浴等習俗,蘊含辭舊迎新、迎祥納福的寓意。
飲食方面也隨著年關臨近越發豐盛,各種油炸食物、大魚大肉、肉干果脯、特色糕點等大飽口腹之欲。
過年期間伙食太好也是一種負擔,葷腥肉類、油膩炸貨吃得多了難免覺得膩味,這時就可以適當飲用消食解膩的黑茶來緩解一下!
近年來,六堡茶是中國黑茶圈的一匹黑馬,其素以“紅濃陳醇”的特色、備受認可的祛濕功效、越陳越佳的品質頻頻出圈,泡、煮、悶皆宜,不失為過年消食去膩的好茶飲之一。
據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營養健康與食品安全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南方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等專家對六堡茶改善痰濕質的臨床實驗研究表明:六堡茶具有顯著調節腸道菌群的效果。
如下圖所示,相比貯藏了五年的老六堡茶,飲用六堡茶新茶的痰濕質人群體內腸道嗜膽菌顯著增殖,這將促進分泌更多的膽汁酸,降低動物性飲食帶來的心血管風險。
換而言之,過年吃多了葷腥、油膩的肉類食品,適當飲用六堡茶新茶更有助促進嗜膽菌增殖、增加膽汁酸分泌,可以起到一定的消食解膩作用。
或許有人會疑問:為什么六堡茶新茶效果更突出?這可能是由于六堡茶新茶中內含的茶多酚等物質轉化較少,對人體腸胃刺激性更強,帶來了更突出的促消化結果。
其實,除了不同年份的六堡茶會呈現不一樣的品質、功效,不同地方存放也會影響六堡茶的品質!接下來,不妨隨小懂一起看看不同存儲地的六堡茶到底有什么區別?
不同存儲地六堡茶有啥區別?
對此,廣西桂林茶科所為了驗證不同存儲地對六堡茶品質的影響差異,曾將同一批六堡茶分別在桂林茶科所(處理A)、廣西梧州茶廠(處理B)存放了6年之久。
為確保實驗數據的準確性,研究人員統一保證了兩地均為避光、通風、干燥等一致的存儲環境,不同的是雖同屬廣西省,具體地理位置不同的桂林與梧州,在氣候上有也存在一定差異。
兩地雖同屬亞熱帶季風氣候,不過在存儲實驗期間的溫濕度(氣溫、降水量)均存在區別。
其中,存儲期內桂林的年平均氣溫接近19 ℃,年平均降雨量1503.6mm;而梧州年平均21.1 ℃,年均降雨量1945.5mm。
上述實驗對各自存放兩地6年后的同一批六堡茶進行感官品質審評對比,結果顯示桂林存放的六堡茶干茶紅褐光潤,沖泡后湯色紅艷明亮、葉底黃褐明亮、有柔韌性。
而在梧州存放的六堡茶干茶呈現更暗的黑褐色,湯色為琥珀色,葉底偏紅褐。香氣方面,二者均陳化出陳香、檳榔香。品飲滋味則以桂林存的茶味醇厚,梧州湯質更濃醇。
為什么存放在梧州的六堡茶干茶及茶湯色澤更深,滋味更顯濃醇,這主要與不同地區氣候條件對六堡茶內含物質含量的影響有關。
首先來看看六堡茶中呈色物質的含量對比,如上圖所示:兩地存放的六堡茶茶黃素含量均較低、且相差不大,茶黃素是茶湯彰顯顯“亮”的主要成分,這與上述湯色的審評結果保質一致。
茶紅素、茶褐素則分別是茶湯發紅、顯烏褐的色素物質,無論是桂林還是梧州存放的六堡茶,均是茶褐素含量顯著高于茶紅素!具體對比之下,茶紅素含量為桂林>梧州,茶褐素為桂林<梧州。
在三種呈色物質中,茶褐素是兩地六堡茶含量差異最大的,梧州存儲的六堡茶茶褐素含量相比桂林存放的高了將近一倍。
這主要是因為存儲期間,梧州地區的溫度和濕度都顯著高于桂林,這就加速了六堡茶中茶多酚物質的氧化聚合,導致梧州存放的六堡茶中茶紅素更快轉化為茶褐素,干茶、湯色、葉底色澤自然更暗。
上述實驗還對比了呈味物質的差異,如直接影響茶湯飽滿度、厚度的水浸出物以桂林存放的六堡茶含量(41.4%)略低于梧州(41.6%)存放的六堡茶,因此梧州六堡茶湯感更偏濃醇。
茶多酚是茶葉中的呈澀味物質,其往往隨著茶葉存儲年份的增加呈現下降趨勢,因此在兩地存放了6年的六堡茶茶多酚含量都較低,且呈現桂林(10%)>梧州(8.6%)的區別,含量越低代表著茶中澀味越弱。
游離氨基酸是影響茶湯鮮爽度的重要成分,經過6年的陳放,兩地六堡茶中的氨基酸含量也都較低。
不過對比桂林存放的六堡茶,梧州的氨基酸含量明顯低了7.7%,這是受梧州較高的氣溫影響,氨基酸氧化效率更高、自然含量更低。
最后來看呈苦味的咖啡堿物質含量差異,由于其化學性質相對較穩定,不同地區氣候產生的影響不大,以桂林存放的六堡茶含量(3%)略低于梧州存放的六堡茶(3.2%)。
總體來說,梧州存儲的六堡茶與桂林的理化成分相差不大,但梧州茶樣在水浸出物和茶褐素方面含量較高,湯色更深,滋味更濃厚。
通過上述實驗顯示,在避光、防潮、無異味的情況下,不同地區貯藏的溫度和濕度對六堡茶的品質也有一定影響,以溫度、濕度更高的梧州六堡茶品質更優異。
其實,在國家標準中對黑茶存儲的溫度建議控制在25℃以下,相比濕度則比其余五類茶的要求更為寬松,相對濕度保持在70%以下即可。
這是因為黑茶屬于后發酵茶類,過于干燥的氣候、環境不利于后期存儲時內含物質發酵轉化。因此同樣溫度控制在25℃以下,濕度更高的梧州更有助六堡茶形成越陳越佳的品質。
在此,小懂不得不提醒一下北方茶友:過年期間飲用六堡茶解膩之余,也別忘了若是室內暖氣開得過高導致環境過于干燥,在存儲六堡茶的空間中注意適當增加濕度,更利于六堡茶陳化哦~
注:文中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參考資料:
[1]《六堡茶改善痰濕質功效評價及基于腸道菌群調節的祛濕機制研究》(食品工業科技),侯粲,肖杰,王黎明,陳潔瑜,趙曉山,范怡航,李頌,郝彬秀,應劍,張均偉。
[2]《不同貯存環境對六堡茶感官品質和化學成分的影響》,蔣桂文,《現代農業科技》2015年第14期。
▼點擊下方卡片 發現更多茶知識
1、
與茶友談茶、喝茶
群內不定時發紅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