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豆瓣開分 7.8 的《國色芳華》已經成為高開暴走的開年熱劇。 這部以唐代為背景的電視劇,通過細膩的手法,描繪出一幅生動的盛唐眾生相。由楊紫演繹的何惟芳一步步蛻變的過程也成為了追劇的動力之一,劇中對于唐朝服飾文化的深入挖掘,更是成為了另一大亮點。
何惟芳
故事剛一開篇,由楊紫飾演的何惟芳便迎來出嫁之時。身披紅綠珠繡婚服,頭戴寶髻花冠,兩側分別佩戴了金釵鈿頭,耳后則是長流蘇步搖。每走一步,金釵搖曳,流蘇輕擺,散發著魅力與風情。
大婚出轎,何惟芳手持一把團扇,以扇遮面,這個細節體現了 唐代盛行的卻扇禮。 扇面之下的妝容也下足了功夫, 白皙的面中,細長的柳葉眉,眉心精致的花鈿,嘴角面靨修飾,非常符合唐代的審美觀念。
婚后婦人形象的裝扮滿是低調隱忍,而這也是因為一場本質是交易的婚姻,導致何惟芳只能寄人籬下,扮演“好妻子”形象。
去福云觀祈福,何惟芳穿著的衣裙更為樸素。藍灰色的齊胸襦裙,單肩掛披同色系披帛,色系偏低又內斂。
這套造型的暗紋襦裙花紋,整體黃綠搭配,襯托出端莊的氣質。半翻發髻搭配粉色絹花,短柄金釵和一側步搖,盡顯優雅。
隨著劇情的發展,逐漸發現劉家丑惡的真實面目,開始謀劃逃離,而玉露的死亡讓她徹底對劉家失望,決心離開。此時造型也變得愈加成熟艷麗了起來。青綠色漸變長襦裙搭配桔紅色披帛,佩戴彩色珠串壓襟,發髻高梳,妝容飽和度也偏高。
而后的霸氣復仇穿著也是更為華麗,顏色更加鮮艷。
以養花賣花為生意,從長安的街邊小販,一直做到花滿筑店鋪開業,一步步的蛻變與女性之間互相扶持的美好情誼,生意逐漸紅火,而這一幕恰好是何店主的開張盛況。這時何惟芳身穿繡滿牡丹花紋的華服,頭戴牡丹發飾,勝意作為牡丹的好友,服飾雖不是那般奢華,但也十分講究。
吉安縣主 李幼貞
縣主李幼貞的出場亦是透出唐代官員家眷的身份尊貴,以紅色為主色調的大袖襦搭配對襟大袖衫,高髻配紅妝,無不體現其高貴的身份。而她偏圓潤的臉型也是盛唐時期的審美主流。
這套有著金線刺繡披帛、牡丹頭飾、金質項飾、雍容的大袖和繁復貴重的首飾都表現出她的身份尊貴。
另一套騎馬時的造型,雖沒有太多金銀飾品,但也采用艷麗的紅色配以黑色,以凸顯出她的高貴端莊。
丫鬟 玉露
何惟芳身旁的侍女玉露也是讓人印象深刻。發型還原了大唐的雙垂髻,其特點就是把頭發分成兩部分,在左右耳朵部分各盤卷一髻垂下的發式。這還原度,是從博物館中“跑”出來的吧!
雖是丫鬟,但與何惟芳情同姐妹,也是劇中觀眾的“嘴替”。面對劉家直接表達不滿,可惜在一場混亂中,為了保護何惟芳,早早下線,也成為觀眾心中的“意難平”。
朱福、秦勝意
身為平民百姓,她們兩位的造型更加簡單,多以實用為主。服飾顏色多為麻布或葛布的本色,即使染色,也多為靛藍、青黑等易于染制的顏色,妝容則以自然為主。
在眾多古偶都在卷特效、卷 CP 的時候,《國色芳華》偷偷卷起了服化道和畫面構圖。每一處力求還原唐代的服飾細節,甚至妝容發髻都盡可能還原文物書籍,成就了極致考究的唐風美學。
襦裙
襦裙是唐代最常見的服飾之一,由短襦或衫與長裙搭配而成。襦裙的特點是上衣短至腰部,裙子長而多褶,通常用絲綢等輕薄面料制作。
唐代襦裙的腰線設計獨特,高腰設計不僅使女性身材顯得修長,還體現了當時“以胖為美”的審美觀念。肩上的披帛也是唐代女性服飾的一大特色,其長度顏色各不相同,也是起到一種裝飾作用。
衣服的顏色更是絢麗奔放,衫襖等多有紅、紫、緋、綠等顏色,襦裙多以紅綠、紅黃等相間的顏色。
發髻
女性的發髻是當時妝容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劇中單出現的發髻就包含單髻、雙垂髻、雙丫髻、高髻等十多種。劇中像縣主較為尊貴的女子,發髻高聳復雜,往往搭配鳳冠,鑲嵌各種珠寶。
相比之下,平民女子的發髻較為簡單,多梳雙丫髻、雙垂髻,沒有過多的裝飾。
“三白妝”
妝容方面還原經典的“三白妝”。唐代女性注重白皙的底妝,認為白皙的皮膚是美的象征,多會使用白粉、玉粉等來打底,使膚色顯得更加明亮。額頭、下巴、鼻梁這三處的著重涂白,更會凸顯面部的立體度。
花鈿
眉間的花鈿也是極為精巧的額間裝飾?;ㄢ毜钠鹪纯梢宰匪莸酱呵飸饑鴷r期,顏色有紅、綠、黃三種顏色,以紅色為最多。到了唐代,花鈿發展到鼎盛,成為女子妝容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除了造型、妝容上的用心,《國色芳華》也試圖從女性視角講述故事。在追劇的時候,你真的會一遍又一遍地愛上何惟芳。
以牡丹之名,象征著堅韌與力量。她為救病重的母親,不得不接受一場與劉家利益交換的婚姻,而在這場注定悲劇的交易中,經歷了被欺騙和身邊人慘死之后,牡丹決定反抗這個不公的環境,去追求自己的自由與未來。
從一個被動的角色,逐漸蛻變為可以依靠自己生活的強大女性,即便是身邊有蔣長揚這樣有權有勢的人,但她的目標始終是獨立與自強。保持清醒與獨立,不在意別人的眼光,盡量釋放善意...她想要的,永遠是要活下去;她做到的,是努力做好能做好的一切。
除了女主之外,劇中也不乏一些讓人感動的女性形象。五娘就是一個極具代表性的角色,她不僅是劇中女主角何惟芳的摯友,也是眾多命運坎坷女性的縮影。
長期生活在王擎的暴力和壓迫下,五娘身心俱疲,逐漸失去反抗的勇氣。而后被牡丹救下,跟隨牡丹,開啟了新的人生,何惟芳也為她改名為秦勝意,寓意“萬事勝意”,希望她能擺脫過去的陰影。
李幼貞則是代表了生活在王權富貴之下的女子形象。 外表看似溫婉柔弱,實則心思縝密、手段高明。 一個為了愛情變成“白切黑”的角色,不惜使用各種手段,甚至毀掉自己的名節,但她同樣也是清醒的,階級之下遵從自己的內心。
當然這部劇也跳脫出“英雄救美”的橋段。在牡丹面臨危險之時,幫她化險為夷的不再是男主,而是以姐妹相稱的丫鬟玉露、一直受到丈夫王擎虐打的五娘、出手借錢的蕓店主、鬧事勸架的孫大娘、愛打抱不平的朱福、遇刺時出手相助的蕭雪溪。
同樣,心懷善意的牡丹,也會助五娘擺脫丈夫的控制,與姐妹們合作開店。同為女子的她們,即便自己身處險境,也會盡力援助,彼此幫助。
女性之間的互幫互助,不僅讓她們在困境中找到了希望,更讓她們在彼此的支持下,共同成長。這種互相體諒、互幫互助和惺惺相惜,顯得尤為閃光動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