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開心啦!在這里我認識了很多新朋友,我們一起寫作業、畫畫,老師還會講故事呢!”在嶗山區東城國際社區文化“兩創”社區書院,四年級同學孫佳佳高興得向記者展示他的畫作。
東城國際社區兒童在文化“兩創”社區書院學習傳統文化知識
非遺皮影、創意手工、國學研讀、主題冬令營……1月20日,記者探訪嶗山區多個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發現這里已經成為寒假公益托管的主陣地,豐富多彩的活動安排讓孩子們既能樂學也能玩嗨,有效緩解雙職工家庭假期“看護難”的問題。
寒假“趣”哪?
來新時代文明實踐“秘密基地”
“我這個是孫悟空”“我這個是唐僧”“我這個是武松”……伴隨著一聲聲興奮的呼喊聲,一個個栩栩如生的皮影人物在孩子們的手中誕生。1月20日,記者在嶗山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舉辦的“非遺潤童心 繪影妙趣生”活動現場看到,來自南宅小學的孩子們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剪裁、上色、組裝操作桿等環節獨立完成了皮影人物的制作,不僅讓他們對非遺文化有了更加直觀的認識和了解,也激發了他們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和傳承意識。
為了讓孩子們度過一個思想有引領、安全有保障、健康有呵護、情感有撫慰的快樂寒假,嶗山區依托各類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通過開展非遺研學、安全教育等系列活動,讓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成為孩子們學習的多彩“冬日大課堂”,切實做到孩子“假有所托”。
南宅小學學生在嶗山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制作自己的皮影人物
“和奶奶一起參加文化‘兩創’培訓班,我的寒假周記就這么寫!”在嶗山區下葛場村文化“兩創”培訓班現場,幾位小朋友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孩子們和自己的長輩們一起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練習拍打養正操,現場充滿歡聲笑語。“老朋友”憑借豐富的生活經驗,為“小朋友”進行指導;“小朋友”則憑借新穎的思維和創意,為培訓班注入了新的活力,成為所有人心中“最美好的寒假記憶”。在嶗山區,文化“兩創”與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不僅有效促進代際交流,增強社區凝聚力,也成為推動“朝夕美好”的強大動力。
“一老一小”在下葛場村文明實踐站跟隨老師學習盤扣技巧
官方帶娃?
高校志愿者解除家長“后顧之憂”
“托、管、教”集中發力,是嶗山區寒假托管班的一大特色。為了寓教于樂,嶗山區通過邀請駐地高校大學生開展寒假社會實踐活動,讓大學生們用青春和熱情為孩子們的趣味假期“加餐”。“以后我想當一名人民教師,這次報名來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一方面可以陪伴孩子們,在作業、活動等方面給予他們指導,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和孩子交流中積累經驗,以便今后更好地開展教育工作。”中國海洋大學在讀研究生周忠惠說。
嶗山區東韓馨悅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將大學生社會實踐能力提升與青少年兒童自我成長平臺搭建進行有益結合,組織開展假期托管營,讓托管營不僅成為學習的延續,更成為孩子們探索社區、發展興趣、享受成長的樂園。值得一提的是,托管營采用公益形式,設置作業托管、安全教育、科學科普、思想道德教育、志愿服務、樂趣課堂等豐富的文明實踐活動,既“托”也“管”還“教”,讓孩子們在這個冬日收獲知識、收獲快樂。
東韓馨悅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假期托管營
社區工作人員王春茹說,“孩子們和家長對成長營的托管服務都非常滿意,每期的報名公告一發出去,大家都踴躍報名,期期滿營,不少家長希望托管營一直辦下去。”
多彩筑夢
文明實踐不負所“托”
寒假剛開始,嶗山區春光山色社區的孩子們就加入了“春光少年·強國有我”軍事主題冬令營活動,通過軍事化訓練,讓青少年在身心得到鍛煉的同時,更深入地了解現代軍人的精神風貌,為未來的學習和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春光山色社區青少年參加春光少年·強國有我冬令營活動
沙子口街道兩百余名學生及家長也走進海爾家電博物館參加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研學活動,講解員不僅向大家介紹了家電產品從歷史到現代的演變過程,技術創新的成果,還巧妙融入傳統文化元素,使得孩子們在欣賞現代科技魅力的同時,深刻感受到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的和諧共生。
沙子口街道學生在海爾世界家電博物館認真聆聽講解
下一步,嶗山區文明辦將繼續圍繞文明實踐工作新的總體思路,緊扣新戰略目標,在陣地擴展提升、資源統籌協同、服務為民惠民、組織長效保障上持續發力,推動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提檔升級、提質增效,讓各級文明實踐陣地真正成為居民們的“精神加油站”,向“全民文明實踐”的3.0版邁進,合力打造文明實踐的“嶗山模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