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庫爾斯克蘇賈地區,烏軍組建了3個營級突擊群,還調動大量西方國家提供的武器裝備,在鄰近的蘇梅地區,烏軍也在組織類似的突擊群,俄軍利用導彈和火箭彈,對烏軍集結的地點進行猛烈轟炸,據俄軍報告,已有約130名烏軍喪生,在沒有制空權和俄軍猛烈轟炸下,烏軍依舊在加緊兵力的重新整編,雖然反攻的具體方向尚不明確,大概率會選擇貝爾丁、大索爾達斯科耶或馬來亞洛克尼亞作為突破口。
維克托羅夫卡戰場上,俄軍的推進速度對烏軍北方后勤中心馬來亞洛克尼亞造成威脅,這里是唯一支撐北部戰線的西部屏障,如果維克托羅夫卡若失守,烏軍的防線將岌岌可危,為應對俄軍的猛烈進攻,烏軍已經增派了大量兵力,力圖穩住防線。
整個庫爾斯克戰場上,最激烈戰斗發生在波格列布基地區,這里的戰斗幾乎是24小時不停歇,戰斗的強度和頻繁程度幾乎達到了頂峰,在南部的馬赫諾夫卡,戰斗局勢出現了戲劇性的轉變,1月19日,烏軍第129國土防御旅剛剛部署到庫里洛夫卡,原本接到命令準備向馬赫諾夫卡南部展開進攻,但他們卻拒絕執行這一命令,被俄軍的無線電攔截獲知,俄軍趁機發起了反攻,由于烏軍內部指揮出現混亂,俄軍成功奪回了馬赫諾夫卡60%以上的領土。
即便俄軍在戰線上持續推進,但普京計劃在特朗普就職前趕出庫爾斯克烏軍的命令,已經完不成了,但萬沒料到的是,特朗普在簽署的最新命令中,90天內美國不會對外進行任何援助,這讓在生死線上掙扎近三年的烏克蘭,未來充滿太多的不確定性。
如果美國失去對烏克蘭,不會導致在全球戰略上的大規模失勢,烏克蘭在宗教或文化上的吸引力相對有限,且在全球戰略格局中,烏克蘭的地位遠不如格陵蘭島,雖然頓巴斯有豐富的石膏礦和鐵礦,不是美國所迫切需要的戰略資源,即便俄羅斯控制了這一地區,不會對美國乃至歐洲形成特別大的威脅。
可格陵蘭島有豐富的自然資源,還控制著最重要的北極航道,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導致北極冰層融化,航運路線發生了明顯變化,如果美國能掌控格陵蘭島,不僅可以控制資源的開采,還能有效威懾俄羅斯北方艦隊及戰略轟炸機,假如俄羅斯愿意支持美國獲得格陵蘭島的控制權,那特朗普極有可能作出妥協,放棄對頓巴斯地區的控制權。
因為特朗普一直秉承著“美國優先”的口號,致力于將美國重新塑造為全球領先的大國,目標非常明確,一方面要減少外來人口,另一方面致力于消除美國面臨的內外挑戰,將墨西哥的毒品販運集團列為恐怖組織,全面開發美國本土的能源資源,降低通貨膨脹和恢復制造業的輝煌。
力圖讓美國重新成為世界制造業的中心,挽救汽車工業來振興經濟,提出將美國宇航員送上火星,并計劃在星際旅行中插上美國的旗幟,并立即結束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努力推動俄烏沖突的解決,要求所有北約成員國增加軍事開支到5%,連日本、韓國等國也要支付更多的“保護費”,要求對外進口商品加稅,激勵制造業回流美國,同時在國內減稅,這一些列措施的目的,就是讓美國實現經濟上的獨立和強大。
但特朗普為何如此著急在上任百日內訪問中國?這跟目前世界格局的變化密切相關,美國、歐洲和俄羅斯之間的緊張關系日益加劇,西方世界的“三國爭霸”已逼近臨界點,去年底,法國總統馬克龍也曾急切表態希望訪問中國,特朗普今年的急切表態和馬克龍的愿望如出一轍,表明西方大國之間的博弈已趨于僵局,急需尋找到解決困局的突破口。
特朗普的戰略布局,是希望改變外交政策,來實現某種“戰略收縮”,將重心轉移回美洲,可最大的不確定因素就是中國的態度,如果中國不支持,美國的戰略將無法順利推進,無論是俄羅斯、歐洲還是美國,都必須時刻關注中國的態度,這讓中國成為了西方版“三國爭霸”的一個關鍵變量。
歐洲在這一博弈中處于相對弱勢,在特朗普重新回歸后,歐洲的戰略地位變得岌岌可危,馬克龍既不可能求助于俄羅斯,也無法完全依賴美國,但在過去的努力中,未能展示出足夠的誠意,結果未能如愿訪華,特朗普是否能成功訪問中國,關鍵在于他是否能夠展現出足夠的誠意,特別是在亞太地區的政策調整上,如果特朗普能放松對亞太的干預,合理分配利益,這無疑是解決西方內部矛盾的關鍵所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