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則蔚來汽車官方發布的視頻,收獲了大量點贊。在視頻中,幾輛蔚來的車型展示了一些危險場景的自動緊急避讓,其決策能力令人驚嘆。
其中展示的一個駕駛場景,是一輛以130km/h的速度行駛的車輛,突遇前車變道。此時,蔚來的自動緊急避讓AES功能在毫秒級的時間窗口下,自動換道繞行,躲避了一場高速碰撞,并且在轉向后緩慢剎車,從而給駕駛員留出更多的時間接管。還有一個場景,
另外一個場景,是車輛在65km/h的行駛速度下,突遇前方靜止車輛,可此時后方還有車輛正以80km/h的速度逼近。系統識別到存在被追尾的風險,果斷放棄AEB,通過AES成功避讓。
「目前,蔚來的『自動緊急避讓 AES』已經推送給NT.Banyan 榕平臺的用戶,它不僅可響應『行人鬼探頭』,還能實現『防追尾』。”蔚來智能駕駛產品經理章煒峰表示,在一些緊急場景下,由于危險目標出現得太過突然,留給車輛的剎車時間過短。
“即使觸發AEB功能,也有可能發生碰撞。”他表示,有經驗的司機,會在這樣的場景下,通過剎車加轉向的方式避免碰撞。自動緊急避讓AES正是能夠讓車輛自主完成這一系列動作,并且反應更快,控車更穩。
簡單來說,AES就是要通過「轉向」來解決「制動」剎不住的問題,也能有效提高智能安全的避險上限,甚至比人工判斷和操作更加準確。
觸發條件更加苛刻
「自動緊急避讓 AES」所面對的場景,一般來說比「自動緊急制動 AEB」更加危險,場景更加負責,觸發條件也更為苛刻。
例如,蔚來「自動緊急避讓 AES」可觸發速度區間是60-150km/h,覆蓋了五大場景,可以總結為「一追、二對、三橫、四切、五夾」。
1、高速追尾場景:自車速度70km/h以上,前方有靜止/慢行/急剎的汽車,或自車速度80km/h以上,前方有靜止/慢行的二輪車、行人。
2、對向逆行場景:自車速度80km/h以上,前方有對向逆行的汽車、二輪車、行人。
3、二輪車、行人橫穿場景:自車速度80km/h以上,前方有橫穿/斜穿/鬼探頭的二輪車、行人。
4、前車緊急切出場景:自車速度80km/h以上,前車緊急切出后,前方有汽車、二輪車、行人。
5、夾心追尾場景:自車速度60km/h以上,前車緊急制動,后車相對自車速度15km/h以上,自車存在被追尾風險。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蔚來對事故與潛在風險的數據統計,「夾心」場景占被追尾場景的比例達到35%。也就是說,它是「被追尾」場景中一個常見的細分場景,而且在三車連環追尾中,位于中間的車輛受到的傷害也是雙重的。
因此,蔚來專門針對「夾心」場景,進行了「自動緊急避讓 AES」響應的設計,這也是行業首個既可以避免前碰風險,也可以避免后向被追尾風險的「自動緊急避讓 AES」功能。
章煒峰表示,「自動緊急避讓 AES」功能,尤其是對「夾心場景」的重視,表現了蔚來對智駕系統的「全局思考能力」。「面對突發情況,駕駛員往往會猶豫是該踩剎車還是該打方向盤,猶豫過程中往往會錯失最佳的避險時間,而我們的智能安全服務系統判斷更果斷,控制更精準。」
如何平衡AES和AEB?
「AEB和AES會『打架』嗎?”這是許多C端用戶的疑問。實際上,合格的緊急安全系統,會讓AEB和AES相得益彰。
蔚來從真實場景出發,對AES進行高標準正向設計,并將其與AEB進行了深入融合,可根據場景自主進行兩者的最優解選擇,兩者協同工作,不把功能開關交給用戶決策。
總體來看,兩者之間的協同遵循如下原則:
當AES與AEB均可避免事故,但AES更有效時, AES就會介入。
當AEB無法避免事故、但AES可以避免事故時,自然會讓AES介入。
當AES無法避免事故,但AEB可避免/緩解事故時,AEB介入。
當AES、AEB均無法避免事故時, AEB則會介入。
這些邏輯看似簡單,但其實背后經過了大量測算和數據訓練,以及嚴謹的驗證。這些背后工作的復雜程度,
量產難點以及解法
這種更加需要顧及全局、實時響應,找準決策的智能安全系統,研發難度顯然也會更大。只是從蔚來「自動緊急避讓 AES」的觸發條件來看,便可知其復雜程度。
眾所周知,誤觸發的情況會極大影響用戶體驗,從而對系統產生不信任感。因此,對系統的驗證也需要更加嚴謹。然而,AES的驗證難度也要數倍于AEB,這也是目前行業內量產「自動緊急避讓 AES」功能寥寥的主要原因。
據了解,「自動緊急避讓 AES」是智能安全領域的最新成果,目前行業僅有包括蔚來在內的三家車企實現搭載。
該功能的量產難點主要有三個:驗證周期長、驗證成本高、對誤觸發有極為苛刻的要求。
傳統開發流程中,智能安全的功能驗證,需要使用路測車進行各種工況的真實測試。但這種測試的效率很低,想要充分驗證,就必須有大規模的路測車隊。
而對于蔚來來說,其在售全系車型因為具備群體智能的技術手段,可以大幅提升新功能驗證的效率。蔚來在「自動緊急避讓 AES」推送前,首先在云端進行了20億公里累積的事故數據的大規模測試驗證,并在車端全場景下進行6個月超過3億公里的功能運行測試,確保功能得到充分的復雜真實場景的長里程驗證,從而有效降低誤觸概率。
2024年,蔚來全球首個將端到端大模型技術架構應用于智能安全,包括將「通用障礙物預警及輔助 GOA」用于智能安全、將端到端大模型用于「自動緊急制動 AEB」等。
而在以AI手段解決了以中低速為主的城市場景安全的基礎上,蔚來繼續擴展中高速戰場,通過「自動緊急避讓 AES」的開發,以更高效率解決相對速度較高時的安全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