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狐說禪與佛頭著糞,大概應該是藝術界最為忌諱之舉也,弄不好就容易南轅北轍,讓人貽笑大方。好久沒畫畫了,畫了一張積墨的鷹,一盆意臨天池徐文長而寫意的梅花:
梅花嶺上梅
戒臺寺里枝
注入桂花酒
就有年滋味
頗有些許感覺,今天小年,正適與朋友小聚于天安門開國第一宴,贈送兩位最為尊重的朋友。記得范曾說其最滿意的作品,都由楠莉收藏,每年榮寶齋展出的都是行貨,不值一提。現在,楠夫人兼莉管家已駕鶴西去,小自己五十余歲的新小夫人,估計沒有楠大管家那么火眼金睛,也極有可能類似賈寶玉認為其佩帶的寶玉是什么勞什子,而不屑于留下一張所謂的精品。也就是說今年榮寶齋范曾畫展,說不定能有一兩張不是行貨,有三撿漏的可能。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贈人玫瑰,手留余香。還記得啟功先生曾送北師大清潔工書法作品之趣談:某日啟功先生散步,見一清潔工愁眉不展,長吁短嘆。問之得知,其小孩生患重病,無錢住院,故而愁吁長嘆。老先生叮囑在此稍后,急于返回,忙中尋得兩幅精品書法,欲與相贈。誰知那位清潔工卻愣在那里,心里甚至還想:
“~~送字給我有什么用呢?”
---孰不知這兩幅書法,完全可以解決其小孩治病住院的費用。這種大愛,讓人溫暖。和啟功先生不熟,也就是只見過一次,但其類似胡適之先生朋友式的微笑,讓人印象深刻。記不清了,啟功先生《千字文》好像就是應某位鄰居之邀而寫,并將這冊現在至少千萬冊頁,慷慨而贈。啟功先生說:送人就送自己最滿意的,不然就是對人不尊重。字如其人,人格高尚。這句話,一直在影響著我,任何事情都不敢敷衍。
好久沒有畫畫了,前幾天曾嘗試潑墨寫意,多少有點野狐說禪的味道,總算是沒有淪落江湖,自欺欺人。畫是寫出來的,字不能去畫出來,這是篤定的信仰。比如這幅積墨的鷹,也畫了好多遍。崔如琢先生說積墨法畫山水,可以追溯到五代時期畫家董源,在《瀟湘圖》就開始這種實驗與實踐。宋代的米芾、米友仁父子,繼承并創新了山水畫的積墨畫法。元代的黃公望和王蒙,墨的層次更加豐富深厚,日漸成熟。積墨花鳥則是由其率先出擊,而且,多有心得,大有斬獲。老楚同志積墨于鷹,其實,就是班門弄斧,但愿不是佛頭著糞,也就于心之慰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