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接收關于酒咔嚓的最新資訊!
美國政府醫療總監呼吁在酒精飲料上添加癌癥風險警告標簽,稱酒精是美國第三大可預防的癌癥原因,每年約導致10萬例癌癥病例和2萬例癌癥死亡 。
消息一經公布,法國人頭馬君度集團股價大跌5%,美國波士頓啤酒公司股價下跌近4%,百威英博和帝亞吉歐等大型酒類公司股價也紛紛走低,跌幅普遍超過2%。
據調研數據,按照銷售額測算,美國酒類市場的總銷售額約 900 億美元,若消費減少 26%,將對行業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酒精:少量就安全嗎?
不容忽視的警鐘 科學研究明確表明,酒精與多種癌癥之間存在緊密關聯。很多研究文獻顯示,酒精可通過損害DNA、增加炎癥、改變激素水平以及使其他致癌物更易被人體吸收等多種機制引發癌癥。
Murthy指出,即便每天飲用一杯或更少的酒,也會增加乳腺癌、口腔癌和喉癌等癌癥的患病風險 。 酒精對公眾健康的危害不容小覷,尤其是對青少年群體。世界衛生組織2022年的指導意見強調“沒有所謂的安全飲酒量”。目前,雖僅有愛爾蘭和韓國等少數國家在酒精飲料上標注癌癥警告,但這一舉措凸顯出國際組織對酒精危害的重視。而在美國,當前法律僅要求酒類產品標注酒后駕駛和孕期飲酒的風險警告,以及一般性的健康問題警告,顯然在對酒精致癌風險的警示方面存在不足。
政策變革下的酒業:
癌癥警告標簽一旦實施,對酒類行業的收入和就業將帶來顯著影響。從短期來看,消費者對帶有癌癥警告標簽的酒類產品可能會產生抵觸心理,從而導致酒類產品銷量下滑,進而影響行業收入。
銷量的減少還可能致使企業削減生產規模,最終影響就業崗位數量。面對這一潛在危機,酒類生產商可能會采取一系列應對措施。一方面,加大在無酒精或低酒精飲品領域的研發和推廣力度,以滿足消費者對健康飲品的需求。當前,無酒精啤酒和烈酒越來越受歡迎,年輕一代更傾向于使用大麻等非酒精替代品,這為酒類企業指明了新的發展方向。另一方面,企業或許會加強營銷活動,強調產品的安全性和適度飲酒的理念,試圖減輕消費者的顧慮。
未來酒類行業將朝著更加健康、多元化的方向發展。越來越多的年輕美國人逐漸減少飲酒,預示著健康飲酒將成為行業趨勢。這就要求酒類企業不斷創新,推出更多低酒精度、高品質的產品。政府也可能出臺進一步的監管政策。
除了酒瓶上的癌癥警告標簽,或許還會對酒類廣告的投放、銷售渠道等方面進行更嚴格的管控。這將促使整個酒類行業重新審視自身的發展模式,以適應不斷變化的政策環境和市場需求。盡管目前美國衛生部門的這一提議在國會的前景尚不明朗,但無論最終結果如何,都無疑給酒類行業敲響了警鐘,促使其在健康與經濟之間尋求新的平衡。
如果中國白酒也貼上警告標簽?
短期消費心理沖擊:消息剛出時,消費者會產生一定程度的恐慌與擔憂,部分注重健康的消費者,尤其是年輕消費者和高知群體,可能會在短期內減少白酒購買量或選擇其他飲品。
長期消費習慣變化:長期來看,消費者可能會更加理性地看待白酒消費,在社交、宴請等場合,白酒的消費場景可能會逐漸分化,部分消費者會更傾向于選擇低度酒、果酒等相對健康的飲品。
行業監管趨嚴:監管部門會強化對白酒行業從生產到銷售全流程的監管,白酒企業在產品質量把控、成分標注等方面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加速行業創新:企業會加大在健康化、低度化產品研發方面的投入,推動白酒行業向多元化、健康化方向發展。
經濟方面,按照百威英博、Brown-Forman 等股價跌超 2%,帝亞吉歐、保樂力加、Molson Coors 股價均跌超 3%。A 股 20 只白酒股在 2023 年度總市值為 38428億元,若按平均 3% 的跌幅來估算,中國整體白酒股的市值損失約為1200 億元。當然小編相信未來3-5年內應該不會出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