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樹逢春
定分止爭繪就綠色楓景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平日里的相互照應,困難時的雪中送炭,都讓生活充滿溫暖與力量 。但是,鄰里之間,一草一木也有可能成為彼此矛盾的導火索。在蘇州市吳中區,宋女士與夏老漢就因一排枇杷樹產生多年糾葛。吳中法院秉持以調促和理念,深入勘查調解,終尋得平衡之法,讓鄰里重歸和睦,也讓綠色經濟與自然和諧共生。
枇杷樹旁起風波
蘇州市吳中區東山鎮,得益于太湖絕佳的地理位置,受太湖小氣候環境潤澤,植被蔥蘢,土壤膏腴,是中國傳統枇杷產區之一,“白玉”枇杷更是屢屢問鼎全國優果評比大賽。
這里的百姓也將種植枇杷樹視作自己的重要收入之一。夏老漢庭院東側,南北向便排列著一排枝繁葉茂的 “白玉” 枇杷樹。其中兩棵,是他年輕時親手栽下,四十余載的時光,讓它們從纖細幼苗長成如今的粗壯模樣,每到成熟時節,金黃的果實掛滿枝頭,不僅是夏老漢生活的重要經濟來源,更是他心底最珍視的寶貝。
為了照料這些枇杷樹,夏老漢精心搭建了鋼管架,老宅修建時還特意為它們更改方案,這份傾注了無數心血的感情,旁人難以體會。
可誰能想到,這些承載著美好回憶的枇杷樹,卻成了鄰里間矛盾的導火索。
宋女士
夏大哥,你家這枇杷樹,枝葉都長到我家這邊來了,把我家窗戶陽光全擋住了,屋里整天黑黢黢的,你就不能管管?
夏老漢
這枇杷樹我種了幾十年,一直都這么長,咋就突然擋你光了?再說,樹又不是我能控制它不長的。
宋女士
那行,這采光的事兒先不說。你看看你搭的那些鋼管,都伸到我家院子里了,我每次看到心里就憋悶,你就不能挪挪?
夏老漢
我搭鋼管是為了照顧枇杷樹,方便疏花、允果,又沒礙著你啥大事兒,你別這么斤斤計較。
宋女士
沒礙著事兒?那些枇杷葉,天天往我魚池里落,我每天都得清掃,累都累死了,你怎么就不體諒體諒我?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爭吵越來越激烈。
這些年,這樣的爭吵不知上演了多少回,矛盾也在一次次的沖突中越積越深。后來,村里、鎮上也來人調解,可矛盾的堅冰始終無法融化。
終于,宋女士忍無可忍。
宋女士
夏大哥,我真沒辦法了,這事兒看來只能交給法院來解決了。
夏老漢
行,那我們就法院見。
沒過多久,宋女士一紙訴狀便將夏老漢告上了蘇州市吳中區人民法院。
法院調解暖人心
面對這場棘手的鄰里糾紛,承辦法官深知,簡單的判決或許能解決一時的問題,但無法真正化解鄰里間的心結。于是,法官秉持著以調促和的理念,多次走訪勘查,深入了解雙方的生活狀況和心理訴求,開展多輪調解。
夏老漢對枇杷樹的不舍,是經濟利益與情感的雙重寄托,宋女士之所以這樣做也是出于生活的困擾。為綜合考慮雙方利益,尋求平衡之法,法院決定特邀精通農作物修剪、擅估經濟價值的人民陪審員共同參審。
于是,在盛夏時節,眾人實地查看枇杷古樹生長態勢,經細致觀察、精準預估修剪影響,提出兼顧雙方利益的科學方案與補償建議,終為僵局尋得突破口。
冬日和解繪新篇
冬日來臨,在法院指導下,枇杷樹修剪工作順利完成。修剪后的枇杷樹,依舊保留著大部分生機,對夏老漢的經濟收入影響微乎其微;同時,宋女士家的采光和魚池也不再受困擾。隨著最后一段伸進院子的鋼管被截落,這場持續多年的鄰里糾紛終于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宋女士
法官,若干年后,夏老漢家的枇杷樹枝葉再探入我院中,影響通風采光,我還能聯系您嗎?
夏老漢
先聯系我吧,我可以按此次法院所定方案修剪,若不行,再找法官。
宋女士
好,下次我們先自行溝通,盡量不麻煩法官。
在這片被太湖潤澤的土地上,枇杷樹依舊在歲月里舒展身姿,承載著綠色經濟的希望;而樹下生活的人們,也在法治與溫情的呵護下,重新找回了鄰里間的和諧與美好。
在這片土地上,綠色經濟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愿景,正悄然實現。
來源:吳中法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