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讓更多的青少年加入非遺保護、傳承、傳播的隊伍,乘著“春節”成功申遺的春風,中國旅游出版社擬于2025年下半年出版非遺主題青少圖書《非遺非常美(上下冊)》(暫定名)。圖書擬以圖文并茂的形式編纂,聚焦和捕捉中華民族傳承實踐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精彩瞬間,為青少年群體呈現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旺盛生命力,讓孩子們從小愛上非遺、保護非遺。為了將更多鮮活的非遺圖像呈現給讀者,《非遺非常美》圖書編委會現面向全社會征集相關內容的攝影作品。
中國旅游出版社為文化和旅游部直屬出版單位,深耕出版業50年,通過文化、文博、文旅主題圖書的出版,弘揚傳統文化,講好中國故事。
一
征集部門
中國旅游出版社《非遺非常美》圖書編委會
二
征集時間
自發布之日開始,2025年3月31日止
三
征集內容
《非遺非常美》項目名錄所列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攝影作品
四
入選作品回報
1. 入選作品均編入圖書,單幅稿酬人民幣100~300元(視圖片質量浮動),每位作者贈送出版圖書不少于兩本。
2. 優秀作者可成為中國旅游出版社特約攝影作者,享出版社其他圖書優先約稿。
3. 入選作品的作者在“圖片作者欄”進行署名。
4. 優先邀請作者參加中國旅游出版社舉辦的非遺相關活動。
五
征稿細則
1
全國攝影愛好者及非遺愛好者均可投稿。
2
投稿作品必須是《非遺非常美》項目名錄所列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彩色;每人投稿數量不限。投稿作品不得對原始畫面的內容進行增加或刪減。如在后期制作中對影調、色彩等適度調整,需以不違背拍攝對象客觀真實屬性為準。
3
作者將真實個人信息及作品名、所拍攝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稱、拍攝時間和簡短文字說明,連同攝影作品,發送至電子郵箱ichcttp@163.com。主辦方承諾不會泄露投稿人非公開信息。在線提交的作品須為JPG或TIFF文件格式,分辨率不低于3840×2560,JPG格式大小不低于2MB,TIFF格式不低于50MB。發送成功后,工作人員將進行初步審核。
4
作品確定被采用后,出版社將與每位作者簽訂《圖片使用協議》,并發放相應稿酬。圖書出版后將向作者寄送樣書。主辦方有權在主辦單位官網、圖書相關宣傳、項目衍生品開發利用、出版社其他出版物等場合中永久使用被采用作品,并不再支付報酬。作者參選即視為同意上述授權,具體授權細節以《圖片使用協議》約定為準。
5
投稿者應保證其為所投送作品的作者,并對該作品的整體及組成部分均擁有獨立、完整、明確、無爭議的著作權;投稿者還應保證其所投送的作品不侵犯第三人的包括著作權、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等在內的合法權益并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6
本征集不收參加費,不退稿。投稿作品在發送過程中損毀,相關損失及后果由投稿者自行承擔。
7
本征稿啟事解釋權屬于中國旅游出版社。凡投稿者,即視為其已同意本征稿啟事之所有規定。
六
聯系方式
聯系人:中國旅游出版社 王老師 張老師
電話:010-57377151,010-57377155
七
附錄
《非遺非常美》
圖書征集攝影作品項目名單
昆曲、古琴、書法藝術、篆刻、南音、京劇、粵劇、剪紙、黎族織錦、云錦、侗族大歌、西安鼓樂、皮影戲、泉州提線木偶戲、藏戲、春節、端午節、長調民歌、呼麥、羌年、熱貢藝術、送王船、麥西熱甫、十二木卡姆、格薩爾、花兒、制茶技藝和相關習俗、朝鮮農樂舞、媽祖信仰、傳統木結構建筑營造技藝、水密隔艙、中醫針灸、蠶桑絲織技藝、龍泉青瓷制作技藝、太極拳、藏醫藥、二十四節氣、宣紙制作技藝、木拱橋營造技藝、中國珠算、雕版印刷、活字印刷術、伊瑪堪、瑪納斯、年畫、苗族銀飾制作技藝、蘇繡、潮州木雕、泥塑、竹編、面人、英歌、秧歌、高蹺、廣東舞獅、傣族孔雀舞、信天游、華陰老腔、藏族民歌、彝族海菜腔、秦腔、豫劇、川劇、高甲戲、京韻大鼓、評書、快板、生鐵冶鑄技藝、大漆髹飾技藝、弓箭制作技藝、風箏制作技藝、自貢井鹽深鉆汲制技藝、香云紗制作技藝、號子、蒙古族勒勒車制作技藝、蘭州黃河大水車制作技藝、坎兒井開鑿技藝、毛筆制作技藝、制墨技藝、制硯技藝、中藥炮制技術、黃酒釀造技藝、老陳醋釀造技藝、汝瓷燒制技藝、少林功夫、八卦掌、傳統箭術、華佗五禽戲、詠春拳、黎族樹皮布制作技藝、赫哲族魚皮衣制作技藝、客家圍屋、女書習俗、壯族歌圩、秦淮燈會、傳統面食制作技藝、廣東涼茶、江格爾、苗族蘆笙舞、苗族古歌
歡迎大家
踴躍投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