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寧實現盈利
隨著春節腳步的臨近,蘇寧也迎來了期盼已久的好消息。
1月20日晚間,蘇寧易購正式發布了2024年度業績預告,公告內容令人振奮。
據公告顯示,蘇寧易購在2024年成功實現了扭虧為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億元至7億元,而去年同期尚虧損40.9億元。
盡管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仍虧損12億元至14.5億元,但相比去年同期的51.7億元虧損,已有了顯著改善。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這是自2020年以來,蘇寧首次實現全年盈利。
圖源:蘇寧易購財報
蘇寧此次能夠成功盈利,得益于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
其中,國家支持家電以舊換新的政策起到了關鍵的推動作用。在政策的激勵下,蘇寧易購憑借全國性的店面布局和本地化的零售服務能力,取得了顯著的規模增長。2024年四季度,公司門店銷售規模同比增長高達64.6%。
與此同時,家電行業的整體復蘇也為蘇寧的盈利貢獻了力量。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限額以上單位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商品零售額達到了10307億元,同比增長12.3%,不僅超越了歷史峰值,更是首次突破了萬億元大關。
此外,蘇寧也清醒地認識到,盈利的道路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隨著以舊換新政策的結束,市場需求可能會出現短期回落,這對蘇寧易購等家電銷售平臺來說無疑是一次嚴峻的挑戰。
而為了應對這一挑戰,蘇寧也在2024年做了大量的努力。在線上線下以及供應鏈方面,蘇寧進行了深度的布局和優化。
為了提升主營業務的造血能力,蘇寧甚至剝離了其他非主營業務,如將物流資產天天快遞出售給浙江融躍速運。這一舉措雖然與當初收購天天快遞時的高昂代價形成鮮明對比,但也顯示了蘇寧堅定聚焦家電3C核心業務的決心。
圖源:蘇寧易購公告
在不斷瘦身的同時,蘇寧并沒有放棄對線下場景的挖掘。2024年上半年,蘇寧新開、改造升級了一批蘇寧易購Max、Pro等新型大型門店,這些門店在買家數、客單價以及毛利率方面都表現出了顯著的優勢。
此外,蘇寧還在社區、縣鎮市場基于完善的門店網絡布局,優化了門店結構并提高了門店的零售和服務能力。
同時,蘇寧還積極借助直播和即時配送等本地生活平臺來拓展獲客渠道。公司在美團平臺上線了“大家電外賣,最快2小時即送即裝”服務,并在抖音本地生活平臺中成為了家電3C行業的TOP1商戶。這些創新舉措不僅提升了蘇寧的品牌影響力,還為其帶來了可觀的銷售業績。
在供應鏈方面,蘇寧通過提升家電專供產品占比來優化銷售結構。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蘇寧的專供產品銷售占比達到了25.6%,較2023年有了顯著的提升。
同時,公司還實行了嚴格的費用管控并提高管理效率,使得總費用在2024年上半年同比下降了24.23%。
就此來看,蘇寧似乎正在向著更加輝煌的明天出發,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和體驗。
阿里會出售蘇寧易購嗎?
但事實真是如此嗎?目前還不敢妄下定論。
據了解,即便蘇寧實現了盈利,但在早年間,蘇寧易購的任性揮霍也使其背負了沉重的債務壓力。
據ST易購中報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總負債高達1122.77億元。這也表明,蘇寧易購要解除當前的危機,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
而為了擺脫困境,蘇寧易購在2024年將重心轉移到了線下市場。據公司方面披露,僅上個月,全國就有超過200家自營和零售云門店迎來開業和店慶活動,其中蘇寧易購Max、Pro店也計劃密集上新。
但線下的挑戰同樣不容忽視。在蘇寧易購大肆擴張門店的同時,競爭對手也在積極布局線下市場。
例如,去年6月,京東自營大店就有34家開業或升級,這些門店的經營面積普遍在萬平米以上,有的甚至超過了5萬平方米。
此外,小米之家也聯合了京東MALL、京東之家、京東家電專賣店等超過2萬家京東線下門店,以及超萬家小米之家線下門店,共同深挖家電線下渠道。
這無疑給蘇寧易購帶來了巨大的競爭壓力,使其生存空間受到嚴重擠占。
與“房東”的糾紛也是蘇寧易購面臨的一大難題,這可能導致公司陷入關店、開店再關店、再開店的惡性循環中。例如,2023年上半年,蘇寧易購就關閉了196家店,而新開店數量僅為55家,這顯然不利于公司的平穩發展。
除了線下市場的競爭壓力,蘇寧易購還受到價格戰的掣肘,盈利能力的提升面臨困難。
更為令人擔憂的是,蘇寧易購還可能面臨被大股東阿里拋棄的風險。
據了解,當前蘇寧易購的最大股東為杭州灝月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簡稱“杭州灝月”),其持有公司總流通股本的20.23%。
值得注意的是,杭州灝月隸屬于阿里系。具體來說,2023年11月,阿里網絡進行了存續分立,分裂為阿里網絡(存續公司)、杭州灝月、傳濱科技(杭州)有限公司以及傳航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此次分立后,阿里網絡原先持有的圓通速遞、美凱龍、麗人麗妝、分眾傳媒、千方科技、居然之家、美年健康等多家公司股份,均由新設的杭州灝月繼承,同時,杭州灝月還從淘寶手中接手了蘇寧易購(ST易購)的股份。
然而,令人關注的是,在接手眾多上市公司股份后,杭州灝月卻啟動了減持計劃,逐步拋售所持股份。
例如,去年11月27日,電商代運營企業麗人麗妝發布公告,宣布其第二大股東杭州灝月計劃通過協議轉讓方式,減持不超過7037.67萬股股份。若此次減持完成,杭州灝月將清空其持有的麗人麗妝全部股份。
圖源:麗人麗妝公告
這一舉動無疑給蘇寧易購敲響了警鐘。
回顧歷史,2015年8月,阿里與蘇寧首次建立戰略合作關系。當時,京東剛與永輝超市結盟,阿里隨即入股蘇寧易購,采用互為入股的模式。
在這場合作中,阿里以283億元戰略投資蘇寧易購,成為其第二大股東;同時,蘇寧易購也以140億元認購阿里新發行的股份。雙方旨在通過線上線下融合,提升效率,為全球消費者提供更優質的商業服務。
阿里入股蘇寧易購,部分原因在于看重其遍布全國的1000多家門店,旨在拓展零售業版圖,對抗京東物流,并深入下沉市場。
然而,自阿里入股以來,蘇寧易購的股價卻持續走低。特別是在深陷債務危機后,蘇寧易購在2021年虧損高達432.6億元,2022年5月被正式標記為“ST蘇寧”,截至2月26日收盤,股價僅為1.68元/股。
隨著電商行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阿里調整了戰略方向,聚焦于電商和云計算兩大核心業務,對非核心業務進行剝離,以優化財報表現。
在此背景下,蘇寧易購的處境顯得尤為艱難。
此外,高鑫零售的經歷更是為蘇寧提供了前車之鑒。在被阿里出售前,高鑫零售也剛宣布扭虧為盈。
然而,即便如此,高鑫零售仍未能逃脫被阿里出售的命運。去年10月,高鑫零售發布公告稱有買家有意收購其股份;而在今年年初,阿里就宣布以最高約131.38億港元(約合人民幣123億元)的價格出售所持高鑫零售的全部股權。
圖源:阿里巴巴集團
因此,即便蘇寧易購未來實現了盈利,也絕不能掉以輕心。從阿里的當前動作來看,對于那些業績不佳或與公司戰略方向不符的實體零售或非核心業務,阿里可能會考慮進行資本化處置或剝離。
蘇寧未來的命運如何?正如《道德經》所言:“夫物蕓蕓,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碧K寧能否尋得轉機,重煥生機,還需時間給出答案。
作者 | 吳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