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太深了,我們干脆把雪刮開,將玉米撒在地上,撒寬一點,這樣黑頸鶴和其它候鳥才能看見、好覓食。”近日,在陽關山棲息地,巡護員李洪勛一大早就和同事冒著風雪,背著玉米,前往投食地進行人工攤雪投撒。往日鳥類覓食的天堂 —— 淺灘和草地,已被厚厚的冰層和積雪覆蓋,他們的行動迅速為寒冬里的黑頸鶴等候鳥送上了口糧。
巡護員在黑頸鶴棲息地投食
陽關山是草海越冬候鳥七大棲息地之一,與溫家屯相鄰。李洪勛介紹,這里的黑頸鶴數量逐年增多,今年達到了 300 多只。凝凍天氣,每次人工投食都需要 100 斤玉米,爆冷天氣時還要增加投食量,全力保障鳥兒們不會挨餓。
巡護員在給紅嘴鷗投食
不僅是常年飛抵草海的 2000 多只黑頸鶴,今年在草海首次與市民互動的 300 多只紅嘴鷗也備受關注。為了讓更多鳥兒平安越冬,草海管理委員會管護大隊巡護員吳廣榮,這兩天不停在黑頸鶴和紅嘴鷗的投食點之間忙碌奔波。“我每天喂完黑頸鶴,都要到江家灣碼頭喂 300 多只海鷗,每天投喂 10 斤海鷗糧。把它們喂好不挨餓是我最開心的事情。” 巡護員吳廣榮笑著說。
除了陽關山和江家灣碼頭,草海保護區還根據不同鳥類的棲息習性和分布區域,在劉家巷、朱家灣、王家院子、倮落山、胡葉林、溫家屯、吳家巖頭等棲息地設置了多個投食點進行人工投食,并密切監測候鳥進食情況,確保黑頸鶴等候鳥在冬日里 “口糧” 無憂。
巡護員在給紅嘴鷗投食
“接下來,我們會密切關注天氣變化,遇到惡劣天氣,根據草管委的安排,及時到各個投食點給黑頸鶴和其他候鳥投放玉米等食物,全力守護這些珍貴的‘濕地精靈’安全越冬。” 吳廣榮堅定地說。在威寧草海,人與候鳥和諧共處的美好畫面,正溫暖著這個寒冷的冬天。
來源:天眼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