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2024年,作為國內領先的芯片IP設計與服務提供商,安謀科技堅持以自研業務技術創新與Arm技術授權相配合,憑借自身優勢與不懈努力,成為產業發展進程中的關鍵力量。本期,我們有幸邀請到來自安謀科技銷售及業務發展負責人趙永超先生,他分享了對于2024年的行業回顧以及2025年的展望。2025年,半導體行業在砥礪前行中,或將迎來曙光初現。
2024年,AI驅動的轉型浪潮
2024年,半導體行業在AI、智艙智駕等高性能計算趨勢的推動下,正經歷著一場深刻的轉型與升級變革。IP行業處于半導體產業鏈的最上游,需要對下游主流市場乃至新興技術趨勢保持敏銳洞察和快速響應能力。
趙永超先生表示:“以生成式AI為代表的大模型技術在云邊端場景的“全面開花”,成為了這一年產業發展的顯著特征之一。越來越多的AI推理工作從云側向端側遷移。在這一過程中,端側AI逐漸嶄露頭角,為PC、手機、智能機器人、智能汽車等多終端領域注入了全新的發展動能,成為了推動行業發展的新引擎。”
在這一轉變過程中,全球超過99%智能手機所采用的Arm CPU依然占據著重要地位,是現階段端側AI推理最主流的算力平臺之一。在安卓平臺上,大量的輕度AI任務如智能語音助手的語音識別、簡單的圖像分類等,都主要依賴Arm CPU來完成。趙永超先生表示:“這是因為Arm CPU在通用性和能效比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能夠在滿足AI任務需求的同時,保持較低的功耗水平,從而延長移動設備的續航時間。”
而GPU則憑借其強大的并行計算能力,在一些中算力、高精度的AI場景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別是在圖像處理、AI計算等需要大規模并行計算與數據吞吐的任務中,GPU表現出色。在最新的Armv9架構和Arm Kleidi軟件開發平臺的加持下,Arm CPU和GPU在AI方面實現了大幅性能提升。Armv9架構引入了一系列新的指令集和技術特性,使得Arm CPU在AI計算上更加高效;而Arm Kleidi軟件開發平臺則為開發者提供了更便捷的工具和優化手段,進一步挖掘Arm CPU和GPU的AI性能潛力。
當面對高算力、低功耗的AI應用場景時,專門用于加速AI應用的NPU無疑成為了AI算力的核心載體。安謀科技自成立以來便前瞻性地布局自研“周易”NPU系列,并持續投入大量資源進行迭代升級。目前,“周易”NPU已能夠滿足多樣化的AI計算需求,并且在與國內外多款主流大模型的兼容適配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
通過Arm技術與安謀科技自研業務產品的有機結合,安謀科技創新性地打造了多元化且高質量的異構計算解決方案,為端側AI技術的普惠應用提供了核心智能計算平臺,有力地推動了AI技術在各個終端領域的廣泛應用和深入發展。
2024年安謀科技聚焦三大方面,共建本土端側AI“芯”生態
2024年,安謀科技聚焦產品創新、技術落地、生態構建等三大方面重點發力,并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矚目的成績。
在產品創新方面,安謀科技推出了多款自研新品。首款“玲瓏”D8/D6/D2 DPU及全新“玲瓏”V510/V710 VPU,針對不同的應用場景和性能需求,為智能計算領域帶來了更精準、高效的解決方案。
Arm技術授權訂閱模式在2024年正式落地國內。一經推出,便吸引了包括全志科技、兆易創新等頭部芯片廠商在內的數十家國內客戶的青睞與選用。這種創新的授權模式以靈活、便捷且極具性價比的產品組合和服務支持,助力國內半導體產業高效創“芯”。
在技術落地方面,安謀科技立足領先的Arm技術和完善的自研產品矩陣,助力本土客戶打造出兼具高性能、低功耗與高可靠性的優質芯片產品。
“此芯P1”AIPC芯片便是證明之一。它異構集成了Arm CPU、GPU以及安謀科技自研的“周易”NPU等產品,實現了多種計算單元的優勢互補與協同工作。紫光同芯THA6系列MCU以及搭載安謀科技自研“星辰”處理器與“山海”安全解決方案的博通集成BK7236芯片,也在2024年均成功通過了相關國際權威安全認證。芯擎科技“龍鷹一號”智能座艙芯片的出貨量已達百萬量級,并被定點應用于數十款主力車型中,為智能汽車的芯片應用樹立了標桿。
在生態構建方面,安謀科技除了持續推進生態伙伴計劃外,還加強與現有合作伙伴的緊密合作。2024年,安謀科技聯合了多家行業內的領軍企業共同成立了AIPC和EdgeAI聯合實驗室。該實驗室的首批發起單位涵蓋了芯片、操作系統、終端制造、大模型及AI應用等國內AI產業的全鏈路。此外,安謀科技還與國內領先的AI創新研發機構——智源研究院正式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在AI技術研發、人才培養、應用推廣等多個方面展開深度合作。
2025年中國半導體發展:機遇與挑戰并存
2025年,中國半導體產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與挑戰,呈現出更加注重“價值務實”的發展趨勢,將重點聚焦于端側AI和智駕智艙等新興場景,切實推動生成式AI的技術落地和商業化應用,這也將進一步撬動AIPC、AI手機、智能汽車等領域的半導體技術革新。
在AIPC領域,PC作為重要的生產力工具,也將成為大模型落地的理想應用載體。趙永超先生表示:“隨著端側大模型的不斷發展,AIPC需要具備更強大的異構AI算力,包括CPU、GPU、NPU等計算單元的協同工作能力。同時,還需要操作系統乃至上層應用等全棧系統軟件的支持,實現軟硬件的高效協同。”
在AI手機領域,伴隨著國內外手機巨頭的紛紛加碼投入,生成式AI將從整體系統上對智能手機進行重塑,并將有望逐步普及至下一代中高端智能手機中。而作為驅動全球超過99%智能手機的計算基石,Arm架構將持續為AI手機的進階發展提供底層核心支撐。
在智能汽車領域,當前端到端大模型、艙駕一體、多域融合等趨勢顯著,算力作為汽車智能化的關鍵要素和基礎底座,已成為了眾多主機廠商與芯片設計公司眼中的“第一生產力”。而更多芯片和算法的加速“上車”,也對汽車芯片算力和軟硬件協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并為國產汽車芯片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
對于行業在2025年是否會完全復蘇,趙永超先生表示:“2024年,半導體行業已經呈現出一定的結構化復蘇態勢。而這輪生成式AI引領的技術創新熱潮從短線來看預計將延續熱度,進一步拉動市場對高性能芯片的旺盛需求,為2025年集成電路行業重歸增長之路奠定良好基礎。”
2025年安謀科技持續奮進
展望2025年,安謀科技肩負著“技術交叉和生態連接”的任務。趙永超先生表示:“一方面,我們會繼續將全球先進的Arm IP引入國內,助力本土客戶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優質產品。另一方面,緊貼本土市場需求深耕自研創新,構建完整且成熟的自研業務產品矩陣。”
自2018年獨立運營至今,安謀科技自研產品客戶數量已超過230家,本土客戶基于自研產品的芯片出貨量突破9億顆,自研業務核心技術專利數量達200余項。
趙永超先生強調,“2025年,我們將始終堅持在全球標準上打造本土創新,聚焦移動、終端、AIoT、智能汽車、數據中心等關鍵領域,為客戶和合作伙伴提供豐富成熟的產品組合及解決方案,深度賦能本土智能計算產業的創新演進。”
結語
2024年,安謀科技憑借自研業務技術創新與Arm技術授權的雙輪驅動,成為推動行業變革的中堅力量。這一年,在AI驅動的轉型浪潮下,安謀科技在產品創新、技術落地與生態構建三大方面獲得了亮眼成績。
展望2025年,中國半導體產業機遇與挑戰并存,安謀科技將繼續肩負關鍵使命,持續引入先進Arm IP并深化自研創新,在AIPC、AI手機、智能汽車等重點領域助力產業革新,推動半導體行業在結構化復蘇基礎上邁向新的增長階段,為全球半導體產業發展持續注入活力與創新動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