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二十四,南方的小年。老話說:“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在北方家家戶戶送走灶王爺后,臘月二十四就輪到南方人民歡歡喜喜過小年了。盡管南北小年的時間有所差異,但民俗活動卻大同小異,這一天,同樣也是中國傳統中極為重要的“掃塵日”。
《禮記·曲禮上》記載:“戶樞不蠹,流水不腐?!?/strong>古人認為保持居所的清潔能驅散晦氣,迎來祥瑞。新年要有新氣象,臨近春節,選擇從這天起開始大掃除,把里里外外打掃得一塵不染,寓意著除“陳”(塵)布新,祈求新的一年里家人安康、萬事順意。過小年之際,這樣的傳統習俗可千萬別忘了。
什么時候開始掃塵?
老話說“二十四除塵日,七掃金,八掃銀”。這里的“七”與“八”并非現代計時法中的七點和八點。在古代,人們采用十二地支來記錄時間,一日分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個時辰。其中“七”與“八”分別對應的是第七個時辰午時與第八個時辰未時,換算成現代時間,即為上午11點至下午1點(午時)以及下午1點至3點(未時)。
為什么選擇這兩個時段?大掃除涵蓋拖地、擦桌、清洗雜物等繁重家務,而選擇午時與未時,正是因為這兩個時段陽光最為燦爛,氣溫相對較高。在這樣的環境下打掃,不僅殘留的水漬能迅速干燥,減少了家中濕滑帶來的安全隱患,溫暖的陽光還能為勞動中的人們帶來愉悅的心情,使得清掃工作更為順暢高效。因此這兩個時段被視為掃塵的“黃金時間”,故有“七掃金,八掃銀”之美譽。
還有另一種富有諧音寓意的解讀:“七”與“妻”諧音,“八”則與“爸”諧音。于是,“七掃金”被賦予了妻子打掃房屋最為“金貴”的美好寓意,而“八掃銀”則意味著父親參與清掃同樣值得稱贊,雖稍遜于妻子,但同樣能為家庭帶來“銀光閃閃”的清潔與溫馨。這樣的解釋,不僅增添了掃塵日的樂趣,也承載了家庭成員間相互尊重與協作的美好情感。
臘月二十四掃塵有什么意義?
在傳統文化中,塵垢被視為阻礙家運昌盛的“障礙物”,通過徹底的大掃除,不僅能夠清除物理上的灰塵,更重要的是象征去除一年的晦氣和不順,民間有句俗語叫“臘月不掃塵,來年招瘟神”,認為瘟神喜歡躲在家里臟亂差的地方,趁著小年各路神仙上天的時候,抓緊把衛生打掃一下,為來年營造一個清新、吉祥的生活環境,
還有一個有趣的小民俗,有些地方會在“掃塵日”用稻草專門做一把掃帚,打掃完衛生后放在角落,等到除夕夜燒旺火的時候,順便將這把掃帚給燒掉,象征燒掉了掃把星,新年迎接好運氣。
掃塵時有什么講究?
1、記得扔掉破損的餐具、枯萎的植物
在掃塵過程中,若發現家中有破損的碗碟或是枯萎的花草植物,應及時處理掉。破損的餐具象征破財運,因工作通常被稱為“飯碗”,故而碗在老一輩眼中是納財之物,新的一年可千萬不能再用破碗。
而枯萎的植物則代表著衰敗,這些都可能影響家中的氣場和家人的運勢。換上新的餐具,種植生機勃勃的綠植,寓意著迎接新生,開啟好運。
2、記得從里往外打掃
掃塵的順序也很有講究,一般應從房間的最里面開始,逐步向外清掃,寓意著將一年的晦氣、霉運統統掃地出門,不讓它們有任何回旋的余地。這樣的做法,既是對過去一年的告別,也是對新年美好生活的期待。
3、小心謹慎,不要打碎東西
在掃塵過程中,難免會碰到一些瓶瓶罐罐,請務必小心謹慎,避免打碎碗碟或其他物品。在傳統觀念中,打碎東西被認為是不祥之兆,可能會預示著來年會有破財或不幸之事發生。如果不慎打碎,應立即說上一句“歲歲(碎碎)平安”,以吉祥的話語化解不吉。
——老井說——
臘月二十四的掃塵日一過,新年的序曲就正式拉開了,進入“忙年”的階段,年貨沒采購的要抓緊了,車票沒定好的更要努力了,有錢沒錢都要回家過年,這喜慶和團圓的氣氛,只有在家里才能體會到。
我是市井覓食記,與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舊,興致盎然!每日更新美食菜譜,分享日常生活,關注我,享受舒適生活不迷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