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到嵩山 “春”滿校園
文/侯發山
2025年1月21日上午,當我走進嵩山路小學,濃濃的年味撲面而來,這里正在舉行義寫春聯贈送祝福的活動。
室外寒風料峭,嵩山路小學的活動室內卻氣氛熱烈、墨香四溢,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室內擺放的幾個案子前,鞏義書法界的數位大咖正在揮毫潑墨,筆走龍蛇,每一筆都蘊含著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尊重,每一劃都飽含著這片土地深沉的熱愛,每一點都洋溢著對即將到來的新年的美好期許?!褒堬w鳳舞升平世,燕語鶯歌大地春”;“銀蛇獻瑞千家喜,紫燕報春萬戶歡”, 描繪的是當今的“萬象更新”、“春滿人間”;“傳薪播火,雨潤桃李花千樹;塑魂啟智,風舉鯤鵬路萬程”,“桃李芬芳辛苦育新人,春風化雨甘霖惠子孫”,謳歌的是學校的“書香迎春”、“育才成林”……圍觀的老師、學生,欣賞著那些春聯,默念著那些春聯。我相信,他們跟我一樣,心里邊升騰起的有激動,有溫暖,有自豪,有自信,也有希望。
這些書法家中,有國家級書協會員周占龍、張平均、劉紅嬌、趙子輝,有省級書協會員韓建華、王曉明、程向陽、謝琛光等,也有嵩山路小學老師陳利樺(省書協會員)、劉躍利、楊松鋒、張建鋒,以及大峪溝鎮原中心小學的老師張茂林。讓我感興趣的還有嵩山路小學的幾位學生,四年級的楊蕊語、五年級的李卓耘、王夢琪等,他們都是劉紅嬌老師書法班的學生,一個個手握毛筆輕蘸墨水,然后在鮮艷的紅紙上揮灑自如,舉手投足間很有大書法家的范兒,有的剛勁有力,有的娟秀工整……眾所周知,春節已成為舉世公認的中華文化符號,春節寫春聯、貼春聯,是中國人的傳統習俗之一。曾幾何時,印刷對聯,甚至是電腦字體,充斥春聯市場。好在,還有我們的書法家和書法愛好者在寫春聯,在義寫春聯,還有祖國的花朵在練習書法,學寫春聯。鞏義市書協主席張平均說:“每年這樣的活動至少在半月以上,雖無報酬,但樂在其中?!壁w子輝說:“手寫春聯更有年味,更能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p>
嵩山路小學席景濤書記、校長孔維維等領導和老師們也在活動的現場,給書法家們打下手,展紙張,倒墨水,拿對聯……席景濤書記說:“我們開展這樣的活動,旨在通過寫春聯的形式,培養學生對我國傳統文化的熱愛和傳承,增強大家的文化自信,同時加強學校的美育工作,激發師生的創造力和公益精神?!?/p>
雖然在嵩山路小學只有短短半天時間,我卻收獲滿滿,除了新年的氛圍,還感受到了新春的氣息——相信那一個個“福”字,更像一枚枚紅紅的炮竹,必將引燃嵩山路小學的明媚春天。
作者簡介:侯發山,河南省小小說學會秘書長,鄭州商學院客座教授,鄭州市作家協會副主席,鞏義市作家協會主席。有小說集《康百萬》《河洛故事》《守燈》等二十六部。有七部作品被搬上熒屏。有二百多篇被收入中學生各類試卷。部分作品被譯介到海外。曾獲冰心兒童圖書獎、蟬聯第五、六屆全國微型小說一等獎、第八屆小小說金麻雀獎、第三屆曹雪芹華語文學大獎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