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年,“天門發布”傳來喜訊:該市出臺系列鼓勵生育政策后,2024年出生人口同比增加1050人,增幅達到17%,出生人口8年來第一次“由降轉增”。
這系列鼓勵生育政策,最實在的當然是現金補貼,及時且到位。
那是不是給夠錢,大家就會生二胎、生三胎了呢?
這個問題,男女想法可不同,不同地域的要求,還真不一樣。
1
天門市給了哪些補貼,讓大家這樣樂于生娃?
天門在哪里?估計大家都還一臉問號。
但這個17%增幅的出生率,說是震驚全國也不夸張呀。
天門,地處江漢平原北部的天門,因境內天門山而得名,身處華夏腹地的湖北省五線小城市。
在2024年之前,天門的出生人口持續7年下滑。在“二孩”效應釋放后,天門2016年的出生人口還有18528人,之后逐年減少,到2023年僅有6004人。
(圖/智谷趨勢)
天門原本就是棉花大市、輕紡名城,人口是經濟發展的基礎,天門缺人,跟大城市搶不過人、拼不過經濟,那就抓“生育”。
天門發錢催生的力度,對比它的財政收入來說,放眼全國都是一騎絕塵的。
“領完補貼買一套 80 平的新房只需自己再貼 8 萬元?!?/strong>(當地房價均價4000元/㎡。)
“最高甚至能拿超28萬?!?/strong>
說實話,天門ZF給的每一項福利補貼,都是真正考慮到有二胎、三胎生育意愿家庭的核心需求的。
第一,“錢”到位了。
生育二孩家庭可享受9.63萬元補助,生育三孩可享受16.51萬元補助。
最讓其他縣市有生育意愿家庭眼紅的是:補貼疊加后的總數。
全部7項政策補貼、優惠疊加在一起,實際最高可達22.51萬元。如果是雙職工教師和醫務人員,購房補貼可以加到12萬元,生育三孩,疊加鼓勵生育政策獎補后,實際最高甚至能夠拿到28.51萬元。
從孕婦胎寶寶開始,產檢費補貼就給夠:可享受基因篩查減免費用1000元,分娩補助300元,一次性生育獎勵3000元,產假補助4800元。
目前,天門市已經投入了3900多萬元用于鼓勵生育的獎勵。
重點是補貼到賬也很及時,“都還沒出院,昨天辦的卡今天補貼就到了……”社交平臺上,有天門寶媽曬出自己的銀行到賬截圖。
(圖/短視頻平臺截圖)
另一位寶媽也在視頻上,曬出了天門ZF總計10100元的生育獎勵補助。她同時拿到了18萬元的購房補貼。
(圖/社交平臺截圖)
還可再疊加進城農民、產業工人、引進人才每人每套6萬元的購房補貼。
就是說,在平均房價4000元/㎡的天門,如果買一套80平米的新房,只需要自己再貼8萬元就能全款購入了。
鼓勵生育是見效很慢的,但天門有一個意想不到的效果——拉動樓市。
這哪里只是生娃送錢呀,這分明是生娃送房嘛!
天門新生寶寶和產婦,天門ZF也是關愛到家的。天門的新生寶寶落地就有出生證、出生即參保、1個工作日內可領到增頁戶口本,母嬰出院前可領到一次性鼓勵生育補助。
每個產婦分娩后都能拿到生育榮譽卡。
生育補貼會打到產婦的銀行卡內。行動不便的產婦,銀行工作人員會直接去病房為其辦理。
第二,關照給夠。
三孩“五個一”,是天門市為每位三孩媽媽發放的專屬福利——一束鮮花、一張生育榮譽卡、一次購房認購券、一站式服務、一次免費接送。
情緒價值一下給拉滿,還有個別村ZF還送上了大禮包:面霜、濕紙巾這些剛需用品,深得人心。
(圖/短視頻平臺截圖)
更讓天門職場媽媽感動的是,天門市為生二孩、三孩的媽媽量身定做了職稱評定規則:優先申報評審、縮短申報年限、量化打分加分。
第三,天門從上到下抓“生育”。
天門市是市委書記親自抓生育。
2024年,天門市ZF把“鼓勵生育”列為全市五項重點工作之一。
給全市16.5萬名已婚育齡婦女做了生育意愿調查,推出了《關于鼓勵生育的七條意見》,細化了各項鼓勵生育的政策。
天門企業也不甘落后,在天門市人才市場上,評價“良心企業”的最新標準是:有沒有生育補助。
例如,天門市民營企業莊品健實業有限公司就提出了實實在在的現金補助:
0歲至1歲(含)的員工子女每月補助1000元;
1歲(當事人)至6歲(含)的每月補助700元;
6歲(明確)至14歲(含)的每月補助500元。
(圖/智谷趨勢)
(圖/智谷趨勢)
天門市生育鼓勵政策這么有效,那其他城市學一學,能有用嗎?
2
天門市鼓勵生育政策,其他城市可照搬嗎?
天門市這項政策是老公發給我的,作為男性,已有倆娃(我家雙胞胎),他覺得這項政策太好了,他原話是:“這補貼力度,普通人也會愿意生了!”
我意見是政策會偏向教師和醫務人員,是好的對的。
但沒想到老公的回復,也難怪,估計大多數男性還是這樣想的。
我回復有點狠:“不是女的沒算清楚賬,或者頭胎好帶,爸爸或者婆家管了頭胎的,就算再給錢,誰生呀?!?/strong>
為了驗證我的想法,我好奇問了一個閨蜜,閨蜜老公曾經催生過二胎。
閨蜜的回復跟我想法一致:“不生了,太累了!20萬太少了!”閨蜜生活在中部省會城市,當地旅游業發展不錯,這幾年也不缺流入青年人口,也不會那么迫切需要新生人口帶動。
“主要還是老公和公婆不給力,錢倒是其次?!?/strong>閨蜜估計說出了大多數已婚已育頭胎的女性的心聲。
大家一定要問:“那娘家給力,不就成了?”
閨蜜娘家是真給力,現在住房是閨蜜娘家的,孩子也基本是外公外婆帶大的。外公外婆年歲高了(70歲),確實力不從心。婆婆因為這胎是孫女,反正不樂意來幫忙。
閨蜜懷孕后被迫離職(需要保胎),生育后帶了1年孩子,后來是白天工作、晚上管孩子。
老公沒事就自己跑到鄉下去釣魚,孩子學習不輔導,衣服洗衣機洗了也不會主動晾曬。
這樣的生活,還指望來個二胎?
閨蜜也提到了補貼數額的刺激度,開玩笑說:“給100萬嗎?給100萬可以生一個。”
在天門市,生育二胎、三胎的疊加房產補貼,最高可達24萬,自己再加8萬,可全款購買當地一套80平米的新房。
育媧人口的《中國生育成本報告2024》顯示,全國家庭0-17歲孩子的養育成本平均為53.5萬元。上海平均養育成本最高,養1個就得101萬元。
要補貼多少錢才夠刺激已婚已育女性的二胎、三胎意愿?估計各地都會不同。
而一句“來了都是深圳人”就能留下人才的深圳,留下了千千萬萬“考一代”的北京和讓人想要千方百計留下的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從來不缺人,更不缺人才。
(圖/智谷趨勢)
3
與其惦記會不會發補貼,不如轉頭多帶帶孩子,多做做家務
看到天門市的補貼,會不會心癢了?是不是想,要是我們當地也給個實實在在的補貼,大家的二胎、三胎也會提上日程安排了?
其實男人與其惦記生娃會不會發補貼,不如轉頭多帶帶家里的第一個孩子,多做做家務,多主動輔導孩子的功課。
而不是什么“大寶也能做不少事了”,想要磨了老婆,還得磨自己家第一胎的孩子。
其實不是所有地區都缺人,也不是所有地方都沒人生。
我在長沙市區生活,我家雙胞胎出生在近年來生育最高峰的2016、2017年,他們小時候真的同齡玩伴特別多,就小區里總有孩子。但這幾年,基本看不到沒上幼兒園的0-3歲的孩子了。
但前陣子,去了趟親戚家(長沙縣星沙),那里的小區滑滑梯附近、小沙坑附近,滿滿的都是在玩的1-6歲的孩子。不少媽媽,都帶著2個孩子。
相隔不到10幾公里的地方,差異就有這么大。
右右媽媽說
孩子怎么養,生不生,生幾個,應該是家庭共同理性決策后的結果。
補貼有沒有,有多少可以讓你愿意生二胎或三胎,歡迎大家在評論區報出所在地域和補貼金額。
比如我閨蜜說的就是:湖南省長沙市,100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