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李東陽 來源 | 首席營銷官
最近,“洋抖難民”交貓稅的熱潮,誰成想,除了交貓稅火了,熊貓稅也火了,不愧是國寶,略微出手就是頂流。不信你看,咱們游泳運動員張雨霏在小紅書號召“交熊貓稅”的筆記評論區,就有很多人曬出手機里的大熊貓照片,足見如今喜歡大熊貓的人,一點也不輸貓貓狗狗的“鏟屎官”。
不僅如此,網友對大熊貓的寵溺已經不滿足于交熊貓稅,不少人已經在云喂養一只名叫“淘淘”的大熊貓了。
1月17日是中國大熊貓保護日,淘寶借勢發起了一場公益計劃「淘淘的竹跡」,以期借助平臺的影響力,呼吁大眾保護大熊貓生態環境,助力野生大熊貓棲息地的建設,云喂養淘淘就是這項公益活動的其中一個玩法。
當全國人民都在準備迎接新年時,淘寶能夠關注到如此小眾的公益節點,并撬動如此大規模的人群參與,在蛇年到來之際,讓善意和溫暖傳遞,不得不說,這屬實是歲末年初營銷中的一股清流。
國寶+皮影戲的創意組合,
探尋非遺文化的公益價值
很多人都知道大熊貓被稱為“國寶”,還可能有人不知道,大熊貓已經是珍稀野生動物。在上世紀80年代,由于大熊貓的數量只有約1100只,一度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瀕危動物”。而經過我國對大熊貓群體以及大熊貓棲息地生物多樣性的保護,不久前召開的2024全球熊貓伙伴大會上宣布,其野外種群數量已經增長到約1900只,IUCN更是將大熊貓從“瀕危”等級下調為“易危”,可以說成績斐然。
而在保護大熊貓這條公益道路上,淘寶就是一個深度參與者。如今被大眾云喂養的淘淘,出生于2010年,在2011年2月20日被淘寶終身認養。而且,淘淘是第一只野培成功且實現了子孫延續的大熊貓,這對于大熊貓種群數量的提升是有里程碑意義的。
淘寶的用心體現在此次用非遺文化皮影戲進行創意的營銷策略上。
非遺,作為我國各族人民創作的文化藝術遺產,和大熊貓一樣,同樣面臨過瀕臨失傳的嚴峻形勢,正是得到相關部門的重視和保護,才得到傳承和延續,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
換句話說,大熊貓和非遺文化都是在國家和社會關懷下得到保護的,帶有非常鮮明的公益性標簽。而在中國大熊貓保護日,淘寶攜手因《黑神話·悟空》爆火的非遺傳承人陜北說書熊竹英,用一段非遺皮影戲講述“淘淘”的故事,何嘗不是大熊貓和非遺之間的惺惺相惜,用非遺皮影戲呼吁大眾關注野生大熊貓的棲息地情況,讓淘淘這樣的大熊貓能更好地繁衍生息,也可以讓大眾對這場公益活動產生更強共鳴感。
深入挖掘“淘淘”的IP效應,
以人格化敘事提升大眾喜愛度
提到關于動物的公益營銷,不免圍繞生存環境惡劣、疾病、傷害等話題,以求贏得大眾的同情心,但過于同質化的苦大仇深式宣傳語境,很容易讓大眾脫敏,并不利于公益的推廣和傳播。
反觀淘寶此次的「淘淘的竹跡」公益計劃,一直走的是輕松、溫情的基調,力求將一個憨態可掬、有人格化一面的淘淘呈現出來,贏得大眾的喜愛,而不是憐憫。
在淘寶看來,當淘淘成為一個出圈的IP,人們對它的關注才會更持久,對大熊貓生態環境的重視也會更持續,這樣才能保證公益營銷效果的長遠性。而皮影戲大片《淘淘的竹跡》,就將淘淘的人性具象化了。
通過皮影戲以及熊竹英的陜北說書,片子向人們重現了淘淘放歸竹海13年跌宕起伏的“熊生”,每一個瞬間,都是淘淘的真實經歷。從第一次在媽媽的幫助下學會爬樹,到在山間因為思念媽媽哭唧唧,從躲避山野虎狼的膽怯,到成為一代“功夫熊貓”,從獨自冒著風雪覓食,到談戀愛、當老爸、當外公,熊貓家族逐漸壯大……
整個片子看下來,淘淘已經不僅是一只可愛的大熊貓,它還勇敢、強大、不向困難低頭。當淘淘的形象逐漸立體豐滿,屏幕前的“親媽粉”已經更加母愛泛濫,對淘淘的喜愛又加深了。
有人已經腦補出淘淘和女友華研談戀愛時的對話,有人給淘淘送上了真摯的祝福,愛意幾乎要溢出屏幕了。
與此同時,淘寶還拓寬了淘淘的IP邊界,量身打造了一款名叫"淘淘寶貝"的限量紀念公仔。設計上,淘寶賦予了"淘淘寶貝"很多有記憶點的標簽:臉上的傷疤細節,是淘淘野外冒險留下的勛章;淘淘的頭套,“撞臉”了淘寶吉祥物淘小寶,圓圓的腦袋,尤其是頭頂不羈的小揪揪,都顯得更加俏皮可愛。
對于年輕人來說,公仔代表著情緒價值,可以帶給他們情感寄托,也可以提升他們對一個IP的忠誠度。淘寶打造的這份“淘淘使用說明書”,詳細介紹了不同場景下淘淘帶給人們的陪伴,加深了淘淘寶貝和用戶的情感羈絆。
所以,上線以來,"淘淘寶貝"公仔已經收獲了不少網友的喜愛,到淘寶云養淘淘,抽中一只"淘淘寶貝",已經被很多人加入新年愿望清單。
此外,淘寶還讓淘淘的“熊生時刻”用定格在了線下,讓走過的人都能欣賞這幅光影大片,在大熊貓的故鄉,淘淘的故事吸引了更多人拍照打卡。某種程度上,淘淘這屬于“衣錦還鄉”了。
重要的是,潛移默化中,已經有不少網友開始自發關注大熊貓保護,積極科普大熊貓放歸的意義,這才是淘寶此次公益營銷的更大價值所在。
多主體互動釋放公益影響力,
淘寶平臺價值的獨特體現
最后,讓我們把目光落向淘寶。作為深耕了電商領域20多年的平臺,淘寶沉淀的龐大用戶和商家,就是其公益營銷背后強大的后盾支撐。
一方面,品牌聯動做公益,助力公益效果實現多方共贏。
此次的「淘淘的竹跡」公益計劃,淘寶并不是單打獨斗,而是聯合了西鴿酒莊、衛仕寵物、華馳千盛、荷仕蘭、犀牛搬家等12個品牌商家共同參與。淘寶聯動這12個品牌共創了「淘淘的竹跡」淘內專題會場,通過設置公益寶貝,每一單都會直接貢獻一定比例的金額捐贈給SEE基金會"守護大熊貓”。這不僅讓整個公益營銷落到了實處,品牌也可以借此提升產品銷量,拉升大眾的品牌好感度。
另一方面,借助公益IP小流浪旅舍,更多用戶得以卷入到公益行動中。
此次淘寶APP內參與淘淘云喂養活動的IP小流浪旅舍,其實就是淘寶2022年3月推出的公益互動產品,其目的是為了線上互動養寵,線下幫助流浪動物。
近三年來,小流浪旅舍吸引了大批熱愛小動物的公益人士,為眾多流浪的“毛孩子”捐助寵糧等物資,讓它們能夠健康成長。
這次,當“毛孩子”變成了大熊貓,愛心依然在延續。趣味性的喂養玩法,再加上有機會在線下偶遇大熊貓、贏得“淘淘寶貝”公仔等極具誘惑力的福利,吸引了大批用戶自發參與其中,大大提升了公益的社會影響力。
一個人做很多不是公益,很多人做一點點,才是真正的公益。此次的公益計劃「淘淘的竹跡」顯然就是這樣,淘寶更像是一個公益發起人,平臺、商家、用戶等都是參與主體,每一方各盡所能,但目的是明確的,都是為了借助中國大熊貓保護日這個契機,向“國寶”大熊貓傳遞人類的友好和善意。
在網友的自發玩梗傳播過程中,我們會發現,這種友好的傳遞已經開始走向國際化。有博主為了吸引更多“歪果仁”交熊貓稅,使用了雙語字幕介紹淘淘的故事;有博主則拿出了表情包神圖,希望拿下涌入小紅書的洋抖難民。
當這場「淘淘的竹跡」公益計劃的畫風開始轉向“熊貓外交”,顯然不在淘寶預料之中,但這其實放大了淘寶此次公益營銷的意義,無論是人與大熊貓之間的和平共處,還是不同國家網友之間的友好交流,溫暖、普世、善良的公益底色都沒有變。
行業資訊、案例資料、運營干貨,精彩不停
【添加備注:進群】↓↓↓
*編排 | lan 審核 | free
全文完。更多資訊,盡在【首席營銷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