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波在全省中級法院院長會議上強調
努力以公正高效司法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廣東實踐
1月20日,全省中級法院院長會議在廣州舉行,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張海波出席會議并講話。他強調,全省法院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政法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緊緊圍繞省委“1310”具體部署,更好統籌高水平安全與高質量發展,繼續按照“六個一”工作主線做深做實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努力以公正高效司法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廣東實踐。
會上,張海波傳達了中央政法工作會議、全國高級法院院長會議及省委十三屆六次全會、省委政法工作會議精神,結合貫徹落實省“兩會”精神,總結2024年工作,部署2025年工作任務。2024年,全省法院審結各類案件269.37萬件、訴前調解成功83.55萬件,審限內結案率91.13%,為近5年新高,存案數降至5年來最低,審結各類民生案件158.73萬件,以重整和解方式化解105家企業債務330.3億元,執行到位近2400億元,為務工人員追回25億余元工資,為4.5萬個家庭圓了安居夢。
張海波指出,人民法院作為黨領導下的國家審判機關,要切實擔起政治責任,做到司法工作方向由黨指引、司法工作基本原則由黨確定、司法工作決策部署由黨統領,把“兩個維護”“兩個確立”體現到法院履職盡責的實際行動上,把人民群眾滿意不滿意作為評判審判質效、改革成效的最終標準,秉持司法良知,融入引領法治進步、助推時代發展、滿足人民期盼、促進社會法治意識養成的時代內涵,“如我在訴”,明責、履責、盡責,用心用情解決好群眾的急難愁盼,做到解決問題到位、釋法明理到位、幫扶救助到位。
張海波強調,要切實擔起法治責任,深刻把握總書記關于“擔當好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要職責”的重要要求,扭住“一點兩地”全新定位,緊緊抓住市場一體化建設這個先導,牢牢把握服務三地居民這個歸依,為建設世界級的大灣區、發展最好的灣區貢獻司法力量。要緊緊抓住產業和科技兩大基石,大力保護新質生產力發展,促進經濟社會活動在規范下創新、發展。要堅持“兩個毫不動搖”,落實依法平等保護原則,聚焦“百千萬工程”,服務保障海洋強省和綠美廣東生態建設,讓廣東高質量發展的引擎更加強勁。要堅持寬嚴相濟、懲防并舉,治罪與治理并重,持續推進更高水平平安廣東建設。
“廣東是案件大省,目前司法供給與人民群眾的訴訟需求還有差距,需要我們抓好執法辦案第一要務。”張海波要求,要切實擔起審判責任,以審判質效管理為抓手,提升司法能力,做實定分止爭,努力追求一次性實質化解矛盾,真正實現案結事了、政通人和。要切實增強抓落實意識、聚焦抓落實的關鍵、錘煉抓落實的本領、完善抓落實的機制,把改革和管理貫通起來,一體抓實案件審理、服務治理、審判管理,不斷提升管理規范化、科學化、精細化水平。要找準服務大局的結合點,因地制宜促推高質量發展,為廣東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會上,廣州、肇慶、梅州、陽江、潮州等五家中院作了交流發言。
省法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萬國營主持會議并通報2024年全省法院審判執行工作情況,部署2025年“一降兩升三優化”工作,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李克儉宣讀獲得全國模范法院、全國模范法官名單,以及2024年全省法院“一降兩升三優化”綜合評價結果。會議為先進集體和個人頒獎,并為黃必良頒發了榮譽天平紀念章。院領導王海清、張春和、崔怡、王靜,陳明輝等出席會議。各中院負責同志,廣州互聯網法院以及深圳前海、橫琴法院負責同志,省法院各部門負責人參加會議。
交流發言
廣州法院
廣州法院攻堅推進前端治理、降存清積,以指標體系為抓手強化引領,通過數據會商“把脈”“體檢”“開方”,推動綜合提升審判質效。
一是緊盯“前端”源頭抓治理。健全“萬人成訟率”指標牽引、“總對總”訴調對接等機制,靠前解紛17.07萬件。依托司法大數據繪制的“法治地圖”為屬地鎮街提供糾紛治理參考,首創以示范判決引導、訴前測算調解等為核心內容的規模化解紛機制,做實矛盾糾紛預防化解。
二是咬定“降存”目標強攻堅。將“存案數降低”作為年度辦案核心指標,建立覆蓋立案排期、庭后合議、歸檔結案等各環節的審限精準約束機制,圍繞類案同判、防范程序空轉等抓實條線指導,促進審判質效整體優化。全市法院存案同比下降30.41%。
三是啃下“積案”骨頭破難題。針對涉民營企業、執行等案件定向開展專項清理行動,督促做實進度管理、防止“邊清邊積”,最大限度破難題、減存案,長期未結案件降至近十年新低。
肇慶法院
肇慶法院堅持建機制、抓管理、強隊伍,促推環境資源審判提質增效。肇慶市委、市政府向省法院專題報告,充分肯定環境資源審判工作成效。
建機制、聚合力,完善環境資源保護體系。建立涉環境資源案件“三合一”歸口審理和辦案系統“環”字號圖標全流程監管機制。與市政協、市檢察院、市林業局等部門建立跨部門聯動機制;與廣西梧州、賀州法院建立跨區域司法協作機制,形成聯合保護合力。
抓管理、促質效,壓實環境資源審判責任。建立“一張表指引”和“多條線指導”“錯題本”的會商與監督機制。加強長期未結案件監管和責任追究,對以“其他事由”延長扣除審限案件“掛號”督查。完善和創新審判質效綜合考評機制,對環境資源審判工作突出的法院和部門給予績效考核加分,激勵改革創新、爭先創優。
強隊伍、提水平,著力增強環境資源司法能力。連續四年開展“三個效果好案件”評選和經驗分享活動,引導干警樹立正確司法理念和價值導向。建立“法院+法學院”司法研究協作機制,“星星之火”調研案例人才庫,搭建平臺提高綜合素質。去年共有5個環境資源類案例被上級法院采用,1部微電影榮獲全國法院“金法槌獎”優秀獎。
梅州法院
梅州法院以綜合提升審判質效創先爭優為牽引,聚焦審判理念、審判責任、審判管理、品牌創新“四個維度”,構建立體化實質解紛工作格局。“一降兩升三優化”15項審判質效指標全部進入目標區間,11項指標創三年來最優值。
以樹牢“定分止爭”理念為前提,用好習近平法治思想宣傳教育基地、黨建文化活動中心,引導法官堅持“如我在訴”、善用法治思維、法治方式解紛,把“能調則調、當判則判”貫穿解紛始終,民事案件調解率23.90%。
以壓實辦案責任為關鍵,做優前端多元解紛、中端案件審理、后端職能延伸的“三端融合”解紛工作法,實現89.85%案件在第一審程序實質性化解。
以科學審判管理為保障,常態開展庭審文書“雙評查”,加強“四類案件”重點監管,全面推行“閱核制”,抓好審判數據全程監管、審判管理工作調度、季度審判數據會商研判,加大條線業務指導力度,有力促進辦案質量、效率、效果相統一。
以創新品牌為牽引,強化基層善治,深化“庭、站、點”融合共治機制、行政爭議全程協調解紛機制,積極參與綜治中心工作,用活“客家圍屋工作法”,推動基層矛盾糾紛就地解決。
陽江法院
近年來,陽江法院在省法院有力指導下,以“一降兩升三優化”為牽引,注重動態研判、跟蹤問效、人案雙管,著力推動審判質效穩步提升,全市法院法定審限內結案率、存案系數、上訴率、再審申請率、裁判發改率、案件比等質效指標同比趨優,穩定保持在合理區間并優于全省均值。
一是注重動態研判,找準數助決策“破題點”。端正指標“體檢表”定位,用好數據會商機制,深挖數據背后的發展趨勢和問題根源,著力發揮指標在揭示發展規律、發現問題瓶頸、檢視解決成效方面的作用,早發現問題早糾偏。
二是注重跟蹤問效,打好制度賦能“持久戰”。全面落實閱核制,推動個案監管向類案監管、前端治理轉化;全面推行辦案質量點線面分層提升機制,促進審判質量穩步提升;更加注重矛盾實質解紛,促進糾紛在最少程序化解。
三是注重人案雙管,樹立質效論英雄“風向標”。樹立“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主動抓,部門負責人積極管,審管辦統籌協調,法官自覺主動”大管理理念,激活關鍵節點關鍵人的管理效能;把評案與考人貫通起來,化指標背后的工作導向為適當的考核規則,以實績論英雄;一體融合推進政治素質、業務素質、職業道德素質建設,充分調動各層級主觀能動性,營造風清氣正干事創業氛圍。
潮州法院
2024年,潮州法院狠抓提質增效,審判質效在全省名列前茅,得到省法院主要領導和市委主要領導的充分肯定。
一是優化審判管理機制,做到科學謀劃推進。建立宏觀統領、中觀統籌、微觀督導等機制,構建多主體協同的“大審管”體系,實現全周期、動態化、系統性的科學管理。
二是優化源頭預防機制,促進糾紛訴前化解。探索“法官+協會”等創新解紛機制,健全涉地理標志、非遺等領域的全國、全省首創協作保護機制,優化訴調對接機制,前端治理成效良好,新收案件同比下降6.15%。
三是優化實質解紛機制,有效防止案件衍生。以案件閱核推動質量提升,上訴率優于全省均值。做實多元解紛,民事調解率同比提升5.15個百分點。加強判后答疑,申訴申請再審率下降到1.84%。統一裁判尺度,一審裁判被發改率(1.321%)同比下降0.86個百分點。
四是優化流程監管機制,合理壓縮辦案周期。加強審限監管、完善繁簡分流,平均結案時間(52.07天)同比縮短29.08%,審限內結案率96.58%。加快案件流轉,上訴案件移送時間(55天)同比減少17.44天。抓實案件清結,超12個月未結案件同比下降16.67%。
榮譽天平紀念章
黃必良
全國模范法院
深圳前海合作區人民法院
樂昌市人民法院
全國模范法官
鄭 穎 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三庭副庭長
石 佳 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廣州破產法庭審判員
朱莉娜 惠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刑事審判第二庭庭長
柯 穎 東莞市第一人民法院南城人民法庭副庭長
2024年度綜合提升審判質效工作
綜合優勝單位
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韶關市中級人民法院
梅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東莞市中級人民法院
江門市中級人民法院
陽江市中級人民法院
潮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廣州鐵路運輸中級法院
2024年度綜合提升審判質效工作
單項工作成效明顯單位
前端化解成效明顯單位
河源市中級人民法院
茂名市中級人民法院
肇慶市中級人民法院
清遠市中級人民法院
云浮市中級人民法院
實質解紛成效明顯單位
汕頭市中級人民法院
佛山市中級人民法院
汕尾市中級人民法院
廣州海事法院
案件流轉成效明顯單位
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
珠海市中級人民法院
惠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中山市中級人民法院
湛江市中級人民法院
揭陽市中級人民法院
廣州知識產權法院
2024年度綜合提升審判質效
“十佳工作機制”
1.執行事務中心實體化運行工作機制
——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執行局
2.全面提升重大刑事案件辦理質效工作機制
——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刑一庭
3.府院聯動+信息賦能 助推勞動關系糾紛前端化解機制
——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環資庭
4.證券虛假陳述“四位一體”解紛機制 打造訴前訴中全流程化解“高速路”
——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5.“制度細化+系統再造”全面落實案件閱核
——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
6.設立司法釋明中心 建立全流程司法釋明機制
——韶關市中級人民法院
7.以村居級萬人成訟率數據分析 服務助推基層治理精細化
——東莞市中級人民法院
8.創新輔導、分流、監管、銜接“四位一體”機制 力促市場化調解工作高質量發展
——江門市中級人民法院
9.做實判后答疑調解 做優實質解紛防衍生
——潮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10.以“發改案件五級復查機制”常態化深度評查 助推審判質效提升
——廣州知識產權法院
來源 | 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
編輯 | 蔡 冰
校對 | 羅冠明
審核 | 侯 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