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近日更新了其備受關注的“自由升降”(Liberty Lifter)水上飛機項目的最新進展。該項目旨在開發(fā)一種能夠有效執(zhí)行軍事任務的大型水上飛機,目前由波音旗下的初創(chuàng)公司極光飛行科學公司負責研發(fā)。盡管項目仍在推進并獲得資金支持,但原型機的首次飛行時間已從此前預測的2027-2028年間推遲至2029財年。
DARPA表示,考慮到國防部當前及未來可預見的任務需求,水上飛機在諸多領域都具有顯著優(yōu)勢,例如更快速的沿海人員和后勤運輸,以及高效的搜索和救援行動。尤其是在太平洋地區(qū),眾多需要防衛(wèi)的島嶼缺乏機場、港口或其他基礎設施,難以快速有效地部署部隊和物資,這使得水上飛機的重要性凸顯。
“自由升降”項目旨在通過技術創(chuàng)新,設計、建造、測試一架與洛克希德C-130“大力神”運輸機大小相當?shù)膶嶒炐惋w機(X-plane),從而驗證其可行性,并為未來的低成本生產(chǎn)和部署奠定基礎。此前,DARPA曾考慮以波音C-17“環(huán)球霸王III”運輸機作為參照,但最終選擇了尺寸相對較小的C-130,這表明項目在追求高性能的同時,也更加注重成本效益。
DARPA強調(diào)了水上飛機在太平洋潛在沖突中的戰(zhàn)略價值。太平洋地區(qū)島嶼眾多,地理環(huán)境復雜,許多島嶼缺乏必要的陸地基礎設施,嚴重制約了傳統(tǒng)海空力量的部署和行動。而水上飛機則可以克服這些地理限制,直接在水面起降,為部隊和物資的快速投送提供了一種靈活高效的解決方案。
DARPA在推進“自由升降”項目的同時,也關注到現(xiàn)有水上飛機在性能上的局限性。例如,日本的新明和US-2水上飛機在航程和載貨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因此,“自由升降”項目設定了更高的性能目標,力求在航程、載重等方面超越現(xiàn)有同類機型,以更好地滿足未來軍事任務的需求。
“自由升降”項目目前正處于方案可行性演示階段。DARPA的目標是完成演示驗證后,將項目成果提交給國防部。屆時,國防部將根據(jù)演示結(jié)果,決定是否啟動批量生產(chǎn)的競標。如果項目進展順利,并最終獲得國防部的認可,那么“自由升降”水上飛機有望在未來成為美軍重要的軍事力量組成部分,尤其是在太平洋地區(qū),將發(fā)揮重要的戰(zhàn)略作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