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庹焉臻
在春節檔大軍浩浩蕩蕩殺到之前,1月的大銀幕罕見云集了不少“小而美”的影片,法國與瑞士合拍的《狗的審判》(Le procès du chien)便是其中之一。
《狗的審判》海報
該片最初亮相是在2024年戛納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由曾出演過《年輕女子》《酸雨蝕刻》的法國演員利蒂希亞·多施(Laetitia Dosch)自編自導自演。片中另一位挑大梁的演員是一只名為科迪的小狗,它在戛納狗狗金棕櫚獎的競逐中,戰勝《狗陣》里的黑狗小辛,一舉問鼎大獎。在2024年年底舉辦的第六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上,首執導筒的利蒂希亞·多施又憑借此片收獲了一座最佳導演獎。
影片的故事圍繞瑞士洛桑發生的一起關于狗咬人的訴訟案件展開。在律所郁郁不得志的律師艾薇兒,為了扭轉老板預備將她掃地出門的想法,接下了一宗棘手的官司:患有眼疾的達里什與小狗科斯莫相依為命,不料科斯莫咬傷了前來當保姆的葡萄牙移民洛琳,達里什被判罰款,而科斯莫面臨將被人道毀滅的厄運。
臨危受命的艾薇兒利用法條中只能有一方被告受罰的漏洞,打破狗只能作為主人附屬物件的不合理設定,將官司打到更高一級的法庭,并成為全民關注的社會熱點。由于動物學家提出從生物學角度來講,狗更容易咬女人的證言,案件成了動物保護團體與女性主義團體的眾矢之的,艾薇兒也彷徨于對受害者的同情和律師的職責之間。然而,在與小狗科斯莫實際相處后,她決定從全新的角度提出抗辯……
《狗的審判》劇照
在利蒂希亞·多施籌備《狗的審判》的拍攝時,發生過一件有趣的花絮。有一天,她偶遇了曾經合作過《索爾菲雷諾之戰》《淘氣的男孩女孩》的導演茹斯汀·特里耶,后者告訴她自己正在拍一部叫《墜落的審判》的影片,主要關于一場訴訟,主人公是女性,里面有狗以及視覺有障礙的角色。多施轉念一想,這不正是我想拍的電影嗎?!當然,《狗的審判》跟《墜落的審判》是完全不同的作品。首先是狗在這部作品里并非作為配角出現,也不像許多作品中作為某種隱喻的對象,而是實打實的主人公。
其次,兩部作品雖然都有不少法庭戲,但《狗的審判》并非如《墜落的審判》那般撲朔迷離。誠然影片一開場似乎也有意走此類作品慣常的懸疑路線,即圍繞科斯莫是否真咬了人展開。不過,在受害者洛琳意外主動曝露被毀容的臉龐之后,疑點便戛然而止,就此這部電影也脫離了俗套,變得更耐人尋味起來。
《狗的審判》劇照
影片的最大看點其實在于艾薇兒對于科斯莫或者說對于狗這種動物的認知的轉變上。第一次是在初級法庭中,她將狗從如同桌子椅子一般的人的附屬品的定義中剝離而出,認定它們是有自身意志的動物,由此為科斯莫帶來一線生機。不過,這次辯護多少帶有急中生智耍小聰明的意思。而后一次才是她真正了解狗這種生物,認識到它們并不只是作為陪伴人類的寵物存在,也保留了未曾泯滅的獸性。因此,在艾薇兒看來,感到威脅時撕咬對方正是它們的本能。而人類約定俗成的所謂溫順聽話的才是好狗,會咬人的就是壞狗,這種完全以人為本位的認知本身并不合理。
更主要的問題還在于:同樣是生活在這個地球上的生物,人類是否有權利因為動物展現出本能而審判它們,甚至對它們施以剝奪生命的極端刑罰?由此可見,這場所謂的“狗的審判”,實則是對人的審判,是對銀幕之外的你我的拷問。
至于科斯莫最后的命運,《狗的審判》沒有為了追求戲劇性而罔顧現實環境。除了動物的權益之外,這部電影還借由法庭辯護帶出對于移民的偏見、女性長期遭受的不公等社會問題。如果說有遺憾的話,就是法庭戲上的對壘還不夠火星四濺。雖然影片的確花了一些篇幅刻畫艾薇兒的對手——為洛琳辯護的政客律師羅莎琳,但她的形象被塑造得過于夸張和臉譜化,實際的辯才卻沒得到一星半點的表現。
《狗的審判》劇照
總體而言,《狗的審判》的節奏非常流暢,主人公的生活即景與法庭戲穿插交織,一步步揭開案件背后積重難返的問題所在。尤其作為一部長片首作,也展露出利蒂希亞·多施的未來可期。當然,扮演科斯莫的科迪也功不可沒。如果說牧羊犬梅西在《墜落的審判》中展現了超絕的方法派演技,那么科迪則是毫無表演痕跡的體驗派,它時而溫順,時而憤怒,時而乖巧,時而頑皮——就好像是一條狗原本的模樣。
聲明:我們是澎湃新聞文化娛樂部的微信公眾號,欄目官方微博為“澎湃有戲”,唯一的APP叫“澎湃新聞”。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有戲”欄目,未經授權,謝絕轉載。轉發朋友圈請隨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