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在成都召開。會議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省委十二屆五次六次全會、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精神,總結2024年工作,研究分析當前面臨形勢,安排部署2025年重點工作。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鐘承林出席會議并講話,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高潔主持會議。
總結2024
9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會議充分肯定2024年工作取得的成績,面對各種不利因素影響,全省生態環境系統負重前行、攻堅克難,推動各項重點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一是堅決扛起生態環境保護政治責任。推動美麗四川建設、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等部署落地落實;推動優化整合設立省生態環境保護和督察工作領導小組,書記、省長擔任雙組長,明確5個重點領域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扎實開展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
二是圓滿完成第三輪央督迎檢工作。省委、省政府高規格成立迎檢領導小組,組織14個省直部門拉條掛賬排查整治突出問題;認真辦理6051件群眾信訪舉報件,滿意率較上輪提高11個百分點。
三是大氣環境質量顯著改善。一是細顆粒物濃度創歷史最低。PM2.5年均濃度29.8微克每立方米,有數據記錄以來首次低于30微克,同比下降10.2%,下降幅度歷年最大;優良天數率89.6%、同比增加3.8個百分點,重污染天數同比減少38天。二是達標城市創歷史最多。全省有16個城市PM2.5濃度達標,歷史上達標城市數量最多。三是重點城市排位創歷史最好。全省15個重點城市在全國168個城市排名中,有13個城市進位。
四是水環境質量繼續保持全國第一方陣。345個國省考核斷面水質優良率連續2年達100%,Ⅱ類占比穩中有升;主要污染物濃度持續降低,長江總磷平均濃度較2020年下降28.4%。
五是土壤安全基底持續筑牢。累計完成風險管控和治理修復地塊63個;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能力達到每年671萬噸;“白名單”制度拓展至川渝滇黔湘陜6省市;高質量推進川渝“無廢城市”共建,建設各類“無廢城市細胞”1400余個。
六是美麗四川建設加快推進。推動出臺全面推進美麗四川建設的實施意見,加快15個先行縣、7個培育縣建設;有序推進“三江兩湖一河”水美工程、美麗幸福河湖建設;生態保護修復監管不斷加強;全省2024年啟動辦理損害賠償案件1982件;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普及宣傳初步形成四川路徑。
七是服務高質量發展積極有為。法規標準體系不斷健全;碳市場累計成交額突破10億元;執法監管持續優化,推行“輕微不罰、首違不罰”;全省15.6萬家固定污染源納入排污許可管理;爭取中省環保專項資金同比增長17.7%;環評改革試點穩步推進;全省優質高效完成項目環評審批5793個。
八是環境安全防線不斷鞏固。建成14個溫室氣體自動監測站;整合編制14條重點流域突發水污染事件應急處置方案,首次開展全省環境應急綜合大比武;妥善處置6起一般突發環境事件,全年未發生較大及以上突發環境事件;承辦首屆部省(市)聯合環境應急演練。
九是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推進。嚴格履行主體責任,推進機關紀委實體化建設;守牢意識形態安全底線;在全國率先建立經責審計協作機制,開展聯動巡察市縣局試點;加大正風肅紀反腐力度,扎實開展黨紀學習教育;有力推進干部人才隊伍建設。
分析形勢
人民群眾的期望越來越高,必須在解決問題上下足功夫
會議指出,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仍處于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歷史階段,必須清醒認識到,完成“十四五”目標任務壓力巨大,幾項主要指標與“十四五”收官任務比還有較大差距。2025年PM2.5要達到29.5微克以下,優良天數率達到92%,重污染天不超過11天;水環境質量方面還未實現真正的穩定達標;土壤污染源頭防控壓力大;固危廢綜合利用率不高;完成降碳目標壓力大;對綠色發展存在認識偏差,工作中存在長期努力方向和短期經濟利益的矛盾;人民群眾對生態環境的期望值越來越高,對環保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挑戰。
會議指出,在看到困難和問題的同時,也要看到生態環境工作還有許多有利條件和積極因素,仍處于戰略機遇期和干事創業的窗口期:黨中央、國務院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視是最大的底氣、多年攻堅形成了一套務實管用的打法和“政策工具箱”、中央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有利于推動今年各項工作、增量政策持續加力增效。
會議指出,必須在解決問題上下足功夫,沒有強烈的問題意識,沒有過硬的斗爭精神和本領,是不行的。一定要變壓力為動力,樹牢大局觀念、增強法治意識、提升科學思維、踐行實干精神,在發現問題、結合實際、制度建設上持續用力,增強工作主動性、積極性,以高水平保護支撐高質量發展。
部署2025
抓好7項重點工作,高質量完成“十四五”目標任務
會議強調,2025年是全面落實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任務、深入推進美麗四川建設的關鍵一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全面收官、研究謀劃“十五五”規劃體系的承上啟下之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總體要求是,聚焦美麗四川建設,以更高標準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更好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推動生態環境質量穩中向好、持續改善,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守護好巴蜀大地的青山綠水,譜寫美麗中國四川篇章。重點要抓好這幾項工作。
(一)不折不扣完成“十四五”目標任務。大氣污染防治繼續堅持優先治標、持續治本、標本兼治,深入開展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以降低PM2.5濃度為主線,加快推進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協同減排,持續提升各地大氣治理能力;水環境質量守牢全國第一方陣地位,確保345個國省考斷面水質持續達優良;土壤環境質量保持總體穩定,全面推進受污染農用地溯源排查,持續提升危險廢物“三個能力”,完成重金屬減排5%的目標任務;科學治污基礎能力穩步提升。
(二)認真做好中央督察整改“后半篇”文章。科學編制整改方案,從嚴從實抓好整改;舉一反三,全面排查整治同類型、關聯性、衍生性問題,做到整改一個問題、解決一類問題、堵塞一批漏洞。
(三)深入推進美麗四川建設。扎實推進試點建設,積極爭取四川納入美麗中國先行區建設;加快打造示范樣板,形成一批在全國有影響力的美麗城市、美麗鄉村建設示范標桿;積極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全民行動,深入開展“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系列活動;持續健全美麗四川建設保障體系,加快實施美麗四川建設八大工程。
(四)堅決守住環境安全底線。強化生態保護修復統一監管,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完善監測網絡體系,開展監測數據質量提升、打擊監測數據弄虛作假等專項行動;完善環境風險防范體系建設;持續提升核與輻射監測預警和應急能力。
(五)更加主動服務高質量發展。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深化環評改革創新;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加強溫室氣體排放管控;深入實施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繼續做好重大規劃和重點項目的環評服務保障;落實優化營商環境助推高質量發展12條舉措。
(六)積極謀劃“十五五”規劃。聚焦污染防治攻堅、藍天保衛戰、碧水保衛戰、生態修復和環境應急,系統謀劃儲備一批具有全局性影響、與國家重大戰略匹配的重大工程項目;研究提出“十五五”規劃基本思路;充分銜接國家規劃,高質量編制四川“十五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
(七)努力建設生態環境保護鐵軍。深入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扎實開展以案促改促治,常態開展政治巡視和內部審計監督,持續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全面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守牢意識形態安全底線。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加快鍛造政治強、本領高、作風硬、敢擔當、能奉獻的生態環境保護鐵軍。
會上,書面傳達了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精神,傳達了田慶盈副省長批示精神;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機關黨委書記陳秋綠通報了2024年度全省生態環境系統受表彰(表揚)情況,獲獎代表上臺受獎;大氣處、督察辦,綿陽、樂山、達州市生態環境局,省監測總站、駐德陽市監測站作經驗交流發言;行政審批處、科技與財務處,成都、南充、遂寧市生態環境局,省環科院作書面發言。
會議以電視電話會議形式開至市縣兩級。廳領導班子成員,一級二級巡視員,各市(州)生態環境局主要負責同志,駐廳紀檢監察組副組長,廳機關各處(室)、各監察專員辦和直屬單位主要負責同志,駐市(州)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站主要負責同志等在主會場參加會議。
來源:四川生態環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