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敦邦水滸人物譜)
施耐庵與其徒弟羅貫中師徒二人活躍在元末明初,參與了張士誠的起義,在血雨腥風,波瀾壯闊的動蕩時代創(chuàng)作出兩部偉大古典名著。由于參與過起義戰(zhàn)爭并擔任過參謀,因此對戰(zhàn)事的理解,甚至對武學招式的細致刻畫,都明顯有別于和平時期的文人。
有看法認為,師徒共同創(chuàng)作了水滸,尤其是后三十回(百回本),與三國演義有相近的行文風格,百二十回本暫不討論。因此筆者也贊同前七十回由施耐庵為主,后三十回由羅貫中為主的看法。
如果此假設(shè)成立,那么張清的問題就容易解釋了:師徒二人對此人的定位意見不一致。
沒羽箭張清是在第七十九回中明確”只有飛石打?qū)⒌谋臼拢瑯尫ㄉ蠀s慢”,這個“慢”也可以解讀為對比飛石而言,但被張開打的無還手之力,則徹底被定性槍法不佳。在第九十五回,“張清手中那條槍,卻搠在松樹上急要拔時,搠牢了,拽不脫,被厲天閏還一槍來,腹上正著,戳倒在地”,也是因為槍法的弱點,遺憾謝幕。
然而在第七十回登場時,卻擁有驚艷表現(xiàn),這不但體現(xiàn)在飛石連打十五將上,槍法亦不俗,因為“燕順接住張清,斗無數(shù)合,遮攔不住”。注意截至此時,乃至大聚義定座次職位之前,是燕順定位張清,而不是張清定位燕順。
梁山上唯一一個真正同時被打壓座次和職位的,只有孫立。原因有二:一,出賣師兄犯江湖大忌;二,宋江打壓分化登州派。但除卻孫立,在沒有其他不利證據(jù)和因素的前提下,作者安排的職務(wù)排名,傳達了作者心中對眾人本事的認可程度的高低,總體而言沒有大紕漏,為首者均擁有過硬的實力。這些職務(wù)安排不止針對梁山,還有諸如十節(jié)度,蘇州八驃騎,遼國澶州四將,方臘四大元帥等。
燕順的職務(wù)排名是十六小彪第十一,與馬麟搭檔。馬麟與歐鵬、三娘一個檔次。清風山二當家王英與三娘斗十數(shù)合,心猿意馬又做光被生擒,如果不是動了邪念,正常交鋒即使不敵,相信可以支撐二三十合。在沒有文人的山頭,草莽以本事定座次,清風山既然以燕順為首,就有理由認為王英不強于燕順。三人合力十合之上打跑黃信,沒有明確證據(jù)體現(xiàn)黃信是一個成長型武將,且其在征遼國和方臘時有不俗的表現(xiàn),隱約接近搭檔孫立,對江南十二神中的二個均占上風,黃信的對手趙毅排名比孫立的對手范疇還高。那么這一戰(zhàn)不應(yīng)是黃信的黑點,而是清風山三人的亮點。這場三對一,燕順居中,上首王英,下首鄭天壽,站位不但是地位體現(xiàn),也是作戰(zhàn)時的需要,最弱的一個沒理由占C位。那么定座次職務(wù)時,燕順和馬麟做搭檔,位列十六小彪十一、十二,是合理的。
張清數(shù)合就以槍法擊敗燕順,隨即與董平纏斗,逼索超來【救】,說明董平并不占優(yōu)勢。這一戰(zhàn)與秦明花榮,董平徐寧,呼延灼楊志之戰(zhàn)相比,雖然回合數(shù)略少,含金量不足以與秦明花榮、董平徐寧、呼延灼楊志之戰(zhàn)相比,但從結(jié)果來看,都是五虎沒能拿下八驃,憑借截止此時的槍法和不俗的馬術(shù)與膂力,張清就完全夠資格入八驃騎,加上獨門暗器,儼然另一個花榮。
而后三十回急轉(zhuǎn)直下的描寫,有可能是兩位作者對其定位的意見不一:羅貫中認為,這樣的張清影響平衡性和其他勢力的游戲體驗,得削。施耐庵沒有發(fā)表意見,于是誕生了新版本大幅削弱槍法,以及不用飛石的獨松關(guān)張清。
最大受害者不是其本人,畢竟他還有一手飛石絕活,而是燕順,被反定位為十六小彪墊底,不如在呼延灼面前六七合氣力不加的周通。間接受害者有黃信。
這是水滸中一個不太嚴謹?shù)娜宋镌O(shè)定,給讀者一種先揚后抑的體驗,而且沒有鋪墊和過程,同時也是武評體系的一大遺憾。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