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教師,我們更應該深入產業一線,了解企業需求、行業發展、技術革新,通過提升自身技術技能,才能更好助力以技能轉型為特征的教學改革,為企業培養更多‘出校就能干,進企就會做’的技能型人才。”河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礦產資源與建工系教師尹枷愿說。
近日,學院派遣專業教師、輔導員赴開灤集團公司所屬企業開展為期兩周的實踐鍛煉。通過前期謀劃與精心組織,學院遴選了涵蓋多職稱、多教研室的19名專業教師(其中青年教師占90%),點對點深入開灤唐山礦業分公司等4家企業,廣泛參與設計、維護、施工等崗位進行實踐鍛煉,實現教學理論與生產實踐的深度融合。
“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這次實踐讓我深刻感受到了自己的專業在礦業領域中的實際應用。在這里,我看到了各種大型機械設備在礦山開采、礦石加工等生產環節中的重要作用。這些設備不僅要求精度高、性能穩定,還需要能夠適應復雜多變的工作環境。這讓我更加明白了專業學習的目的和意義!”教師李亮說。本次赴唐山礦的教師重點熟知施工巷道措施和施工工藝,學習礦山機電設備系統安裝與調試,掌握故障診斷與處理。
赴企業實踐教師直接參與項目,通過參與解決企業實際問題,教師們不僅掌握生產一線最核心技術,還豐富積累了的動手實戰經驗,有效提升了實踐教學水平。為保障教師“真入企、入真企”,學院領導班子前期開展廣泛調研,與開灤集團進行詳細溝通制定方案,送教師入企。
“學院有這個得天獨厚的優勢,讓我們能夠在李永海大師工作室跟隨大師們學習變壓器、變頻器的維修與檢修,見識到一張圖紙如何變成龐大的機械,我收獲良多”教師王馨說。本次赴東歡坨礦的教師全面了解煤礦電氣系統的基本組成,包括供電系統、控制系統、照明系統,學習自動化控制系統在煤礦中的應用以及自動化控制系統維護,進一步提升實習實踐教學質量。
學院建立健全職業教育教師企業實踐制度體系,全面修訂配套管理辦法,全面學習新技術,系統掌握新工藝,鼓勵教師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承擔企業職工教育與培訓、產品研發、技術改造與推廣等工作。
為響應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綠色能源技術應用,學院張洋等4名教師來到開灤中浩化工有限公司技術部,學習了產品合成工藝,反應器、換熱器、精餾及DCS控制操作等內容,在實踐中改進教學方法,積極開發校本教材,與企業員工共同就課程開發、實踐教學、服務企業技術升級、技術技能培訓等方面開展實踐研討,發揮“1+1>2”的工作合力。
“帶著教學中的問題或課改任務,到企業邊實踐,邊做教科研,以求理實一體,其成果反哺教學,實現學生受益和自身的專業化成長。”赴開灤建設集團的教師王晨開展交流時說。教師們在鍛煉技藝的同時,豐富擴充教學案例,將專業精神、職業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培養一批產業急需、素質優良、一專多能的技術技能人才。
此次實踐活動是學院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推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舉措。學院在開灤集團的大力支持下充分發揮校企一體辦學優勢,推動教職工隊伍緊跟行業動態,通過深入企業實踐,及時了解企業用人需求和行業標準,將企業一線生產實際融入教學,切實提高技能型人才培養質量。
職業教育以人為本、技能為先、合作為要,學院黨委在第一次黨代會上明確提出確立以技能立校統領的五大辦學方略,聚焦工學結合、知行合一。近年來,學院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將推動“雙師素質”教師隊伍建設作為“一號工程”,提升新教師的專業技能和實踐教學能力,在推進教師企業實踐培訓工作規范化、制度化的同時,進一步夯實學院與企業開展深入合作基礎,推動了產教融合深度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