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原著中,方臘并不是武松生擒活捉的,而是他的好兄弟魯智深生擒活捉的。魯智深雖然生擒方臘,立下不世之功,但他早已心灰意冷,不愿意跟隨宋江回京,接受朝廷封賞,他對宋江說道:“灑家心已成灰,不愿為官,只圖尋個凈了去處,安身立命足矣。”宋江退而求其次,勸說魯智深回京當一個名山大剎的主持,也是風光無限,然而再次被魯智深拒絕了,魯智深說道:“都不要,要多也無用。只得個囫圇尸首,便是強了。”
魯智深的意思已經很明確了,他既不愿意還俗為官,又不愿意當大寺廟的主持,只想著找一個地方,了卻后半生。魯智深成為第二個離開宋江的好漢(第一個離開的好漢是公孫勝)。
魯智深是在大庭廣眾之下和宋江辭行的,因此其他梁山好漢們也都聽到了魯智深的話,大部分人當時還沒聽懂魯智深暗示離開宋江的言語,只有5人秒懂,以各種形式離開,得到善終。
武松以殘疾為借口離開
魯智深離開宋江后,在杭州六和寺中聽到錢塘江潮起,他當晚便坐化了。武松目睹魯智深坐化,回憶魯智深辭別宋江時所說的話,感傷自己,他于是對宋江說道:“小弟今已殘疾,不愿赴京朝覲。”他還千叮嚀萬囑咐宋江千萬不要在入京名冊上寫他的名字。宋江更加絕情,看到武松已成殘廢,于是冷漠說了“任從你心”四字后,任由武松自生自滅。武松在六和寺中出家,最后活了八十歲。
燕青留了一張紙條不辭而別
魯智深坐化,武松留在六和寺出家,燕青看在眼里,他便私下里勸說主人盧俊義歸隱山林,度過后半生。但是盧俊義被功名利祿蒙蔽了雙眼,滿腦子都是回京接受封賞,升官發(fā)財,封妻蔭子,聽不進去燕青的勸說。燕青舉韓信的例子勸說,但是盧俊義依舊執(zhí)迷不悟。燕青迫不得已,只能自己一人離開。傳言燕青帶著李師師一起歸隱山林了,未知真假。
燕青看到魯智深和武松這兩位重量級人物辭別宋江費了一番功夫,想起射雁挨宋江訓斥的場景,他知道如果當面和宋江辭別,估計宋江不會給他好臉色,于是給宋江留了一張紙條,不辭而別。宋江看后,果然悶悶不樂,但是也無可奈何。
李俊以裝病離開,童威、童猛兩人以照顧李俊離開
燕青離去后,宋江大軍繼續(xù)向京城行進,到了蘇州城外時,李俊突然病倒了,在床上一病不起。李俊是水軍首領,地位很高,宋江于是親自探望,還讓隨行軍醫(yī)為其治病。李俊善解人意,對宋江說道:“哥哥休誤了回軍的程限,朝廷見責,亦恐張招討先回日久。哥哥憐憫李俊時,可以丟下童威、童猛,看視兄弟。待病體痊可,隨后趕來朝覲。哥哥軍馬,請自赴京。”
宋江聽后,心中不痛快,他不知道李俊究竟是真病,還是裝病,但他也無可奈何,只能留下童威、童猛兄弟二人照看李俊。原來李俊是裝病,詐稱中風,就是為了離開宋江。李俊很可能事先和童威、童猛兄弟二人聯系好了,順便帶走童氏兄弟二人,一起去了海外。李俊當了國王,童氏兄弟二人都當了大官,得到善終。
結語
有人說,林沖也聽懂了魯智深的暗示,離開宋江,留在六和寺。其實不然,林沖并非自愿留在六和寺中的,他早已忘了高俅害得他家破人亡,心心念念想要重返京城,繼續(xù)為官。然而天公不作美,林沖突然生病了,得了風癱,只能被迫留在六和寺中,由武松照顧,半年之后病逝。如果林沖是和李俊一樣裝病,那么他便不可能在半年之后去世,而是長命百歲。
因此,梁山好漢之中,只有武松、燕青、李俊、童威、童猛五人秒懂魯智深的暗示,以各種方式離開宋江,得到善終。后來,回到京城的27人之中,也有部分人懂了魯智深的暗示,辭官回鄉(xiāng),安度晚年,如李應、柴進、宋清、杜興、蔣敬等好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