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4月6日的北京,初春料峭,可是在一所醫院中,卻顯得有幾分莊嚴肅穆。
因為就在今天,著名愛國人士,也是國民黨名將的張治中將軍,離開了人世,享年79歲,他一生中多次為國共合作奔走,可以說是我黨的老朋友了。
不過當這個消息傳回到中南海的時候,圍繞著張治中將軍的身后事,國務院的各級干部,卻展開了激烈的討論,經過了整整一個晚上,依然沒有達成一致。
而這就讓主持國務院工作的周總理,感到有些生氣,也頗為無奈。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才讓張治中將軍引起了如此巨大的爭議呢?
這其實還要從張治中將軍跟我黨的交往開始說起了。
1922年秋天,從保定軍校畢業后即加入滇軍征戰沙場,并立下赫赫功勛的張自忠,已然是聲名鵲起的軍界新星。不過他卻在此時做出了一個令大多數人大跌眼鏡的決定:暫時從部隊退伍,轉而前往上海大學讀書。
此時的上海大學,是新生的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黨共同建立的新式高等學府,里面任職的不少教師也都是我黨早期的革命元勛,如鄧中夏和瞿秋白等人。而張自忠也正是在這里,第一次接觸了馬克思主義。
敏銳的張治中,也隱隱約約感覺到,馬克思主義才是真正能夠拯救中華民族于危亡中的正確道路,不過還沒等他過多細想,兩年后的1924年12月,蔣介石的一封邀請函發到了張治中的手中。
這封邀請函的內容,是希望張治中能夠前往剛剛成立的黃埔軍校任職,在了解了黃埔軍校的宗旨后,過了一個月,1925年的1月,張治中便來到黃埔軍校,成為了黃埔三期生的代理總隊長。
而也就在這個時候,張治中第一次遇到了周總理,此時的周總理正擔任黃埔軍校的政治部主任,兩個人雖然年齡上差了整整八歲,可是卻意外投緣,在平時的軍隊訓練和課程結束后,兩人經常一起聊天,縱論國家大事。
彼此之間可以說越交流越相互欣賞,后來周總理還將另一位杰出的我黨干部惲代英介紹給了張治中認識。
不過可惜的是, 1927年4月12日,震驚全國的“四一二”反革命事件爆發,蔣介石開始大肆屠戮共產黨人和國民黨的進步力量。
國共第一次合作宣告破裂,周總理也離開了黃埔軍校,跟蔣介石分道揚鑣,而張治中面對這種境況,反復糾結和權衡之下,最終選擇了效忠蔣介石。
其實這跟張治中自幼接受的傳統儒家教育也有很大的關系,張治中一直以來都堅持“士為知己者死”的價值觀念,多次提到過:“中正先生提攜過我,與我有恩,我不能忘。”
周總理為此還曾經對張治中直言過:“文白兄,你對蔣介石的忠誠,其實是有些‘愚忠’在的。”可張治中卻只是笑了笑,不說話。
不過即使對蔣介石忠貞不二,可張治中的心中,放第一位的始終是家國天下,而他對于我黨的好感和善意,也從來沒有消失過。
因此從1927年到1937年,這“十年內戰”中,張治中打過軍閥馮玉祥,參與過淞滬抗戰,可從來沒有參加過國民黨對于我黨的圍剿和進攻。
也正因為這層關系在,到了抗日戰爭結束后的1945年8月,蔣介石專門派出了張治中前往延安,主導了國共兩黨的談判事宜。
在主張兩黨和平談判,攜手抵抗日寇這個問題上,張治中早早就表現出了自己的正直無私,早在1941年,“皖南事變”爆發后,張治中就給蔣介石上了一封“萬言書”,陳述國民黨對共產黨應該團結一致,未來爭取和平建國。
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張治中也多了一個美稱:“和平將軍”。
只不過,雖然在1945年的10月10日,《雙十協定》簽訂,張治中以為的和平即將到來,可沒過多久,蔣介石便暴露了他的真面目,悍然撕毀了《雙十協定》,對解放前大舉進攻。
張治中百般勸阻無效后,只能自請前往西北,坐上了冷板凳,無奈地看著國共內戰的愈演愈烈。
直到1949年初,蔣介石的勢力搖搖欲墜,他才重新想起了張治中,于是連忙委派張治中前往北平,與周總理進行和平談判,相交二十多年的老友,再次見面,彼此之間熱淚盈眶,兩只手緊緊握在一起。
幾天商談過后,結果雖不盡如人意,但是張治中也準備回到南京向蔣介石復命,可周總理卻想起了當年張學良的遭遇,于是他對張治中說:“當年我對不住漢卿,今天我不能對不住你。”,希望張治中能留在北平。
為此,周總理還專門囑咐機場的工作人員對張治中的行程百般拖延,最終沒能讓張治中走成,就這樣,張治中留在了大陸,在建國后還為多黨合作制的建立以及祖國統一做出了巨大貢獻。
照理說,張治中這樣的貢獻,在他去世后為他舉辦一個比較莊重而盛大的悼念活動,也是恰如其分的,那為什么國務院還會為了這件事爭論呢?
其實原因也很簡單,因為1969年的國內政治形勢是比較復雜和敏感的,而張治中畢竟曾經是國民黨的要員,還跟蔣介石的關系密切,對他進行悼念,有些同志會隱隱覺得不妥。
不過最終,周總理思慮再三,還是親自拍板決定:第一,悼念活動必須要搞,張治中是我黨一直以來的朋友,絕對不能對他有任何偏見,并且要通知他黨內外所有的朋友;第二,張治中的悼念活動,自己將親自前去,于朋友的角度,這是情;從黨和國家的角度,這是理。
因此,在1969年4月9號的時候,張治中的追悼會在北京如期舉行,周總理親自代表黨和國家前去悼念,要送自己這名老友人生的最后一程。回想起多年以來兩人交往的點點滴滴,周總理也不禁淚灑現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