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有一座號稱“最難打”的城市,抗日時期,日軍曾號令40萬精銳部隊,持續三年激烈攻城戰,付出巨大代價,最終卻只留下了11萬遺骸。這座英雄之城便是長沙,那么,究竟是什么,讓這座城擊碎了日本的“美夢”?
中國大后方最關鍵的戰略屏障
長沙地處湖南省東側,東與江西接壤,呈東西狹長分布,總面積11819平方公里。該市地處長瀏盆地西緣,湘江從該市自南向北穿過,該市扼守湘江水道,通過湘江以及東側瀏陽河、撈刀河,西側靳江河等支流,可北進洞庭湖,入長江,同時溯流可進入湘潭、衡陽等地區,處于湘江水系中樞位置的長沙,也因此成為連接南北,控制水路交通的關鍵節點,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
東漢末年,赤壁之戰后,劉備便是順著湘江水系,將勢力范圍擴大到江漢平原,長沙更是成為劉備與孫權爭奪錦州的主戰場之一。
同時長沙地形復雜,該市平原面積占全市總面積的17.26%,丘陵面積占19.34%,受湘江水系影響,形成了馬鞍形地貌,且地勢起伏較大,湘江兩岸是地勢平坦的沖擊平原。
其東側屬于湘贛邊沿陣勢山系的大圍山,主峰七星嶺海拔高達1607.9米,這里也是長沙的最高點。東北部是幕阜-羅霄山系北段部分,西北部則是雪峰山余脈的東緣地帶,周圍群山環繞,地勢險峻,是天然的地理屏障,并在湘江作用下,形成一個開口向北的漏斗形地勢,內部平原地區則非常適合囤積兵力。
到了近代,長沙更是成為我國大后方最關鍵的一道戰略屏障,抗戰時期,隨著上海、南京、廣州、武漢等城市的接連失守,民國主力后撤,將重心轉移至長沙,長沙憑借獨特的軍事防御體系優勢,成為抵抗日軍最關鍵的一個戰略據點。
長沙保衛戰—鋼鐵意志鑄豐碑
1939年4月,民國軍隊確定守衛湘北和贛北的基本戰略方針,日軍則為穩住對武漢的占領,開始嘗試攻入長沙的可能。9月第一次長沙保衛戰開啟,吸取了南昌戰役的教訓,我國軍隊破壞了包括 湘贛公路、湘鄂公路等一切可供日軍運輸物資的道路。
在可利用的交通路線被切斷后,日軍要想入城,面臨多重困難,首先湘江、撈刀河、汨羅江等湍急的水系縱橫交錯,相當于直接切斷了日軍的補給線,導致日軍的坦克、裝甲車、炮兵等重型機械化部隊很難跨江通行。岳麓山、大圍山等崇山峻嶺,為我國軍隊實施游擊戰術提供了便利條件,同時山中的高大樹木遮天蔽日,又阻擋了日軍飛機在空中的偵查視野,導致日軍在空中也很難發揮優勢。1939年10月,日軍未能完成“以戰迫降”的戰略目標,最終迫使其回到原陣地。
1941年8月中旬,日軍在湘北集結兵力,加強后勤補給,增派了更多兵力,準備第二次攻城速戰速決。我國軍隊總結第一次會戰的經驗,制定詳細的作戰計劃。9月第二次會戰爆發,我國通過誘敵深入和反擊戰術,在日軍攻入長沙城后,利用城內蜿蜒曲折的復雜街道,展開巷戰,經過頑強抵抗,最終成功抵御日軍的猛烈進攻,10月日軍再一次以失敗告終。
1941年12月中旬,日軍向岳陽方向集結兵力,我國軍隊判斷日軍準備第三次攻入長沙,于是開始調集兵力在寧鄉、益陽、淥口、株洲等地區集結待命。12月24日,第三次會戰爆發,此次會戰日軍攻勢更加猛烈。長沙會戰主指揮官薛岳創造了一種“天爐戰術”,通過實現在預定作戰區設置多個據點形成交叉火力網,分段逐漸消耗日軍兵力,并在決戰區內,進行反包圍圍殲,經過一個月的激戰,1924年1月16日,日軍第三次攻城又一次失敗。
在這三次會戰中,為了拿下長沙,日軍投入40萬精銳部隊,采用“分兵圍攻”的方式,試圖從多個方向包圍長沙,但三年三場會戰,憑借長沙天然的地理優勢,以及中國人民頑強的斗志和智慧,最終令日軍損失11萬余人,慘淡收場。
長沙會戰是抗戰進入相持階段后,民國軍隊在正面戰場上抵抗日軍侵略所取得的重大勝利,在有力保衛了湖南廣大腹地和我國西南戰略大后方安全的同時,還成功挫敗了日軍士氣,鼓舞了中國人民的抗戰信心,這場會戰更是成為抗戰勝利的一座豐碑。
在此過程中,不僅展現了我國軍隊的英勇無畏,長沙城市里的百姓也是戰爭勝利的締造者,他們自行組成義勇隊,協助軍隊提高警戒,婦女們扛起工具,挖戰壕設置路障,老人和兒童則充當信息傳遞員,隨時傳遞日軍動向。幾乎每一個人都參與其中,成為長沙會戰中最堅不可摧的民防工事。
如今已是抗戰勝利80周年,長沙這座見證崢嶸歲月的城市,挺起的是中華兒女不屈的脊梁,象征的是華夏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
在新時代中國的長沙,依舊肩負著重要使命。2023年長沙GDP達到了1.43萬億元,經濟實力在中部地區僅次于成都。
該市制造業實力強勁,工程機械、新能源汽車、先進儲備材料等產業優勢明顯,同時,長沙北可入中原,南可抵兩廣,西進川渝,東連長三角,結合發達完善的交通體系,長沙成為我國承東啟西、連接南北的重要樞紐。
近年來,在一帶一路倡議加速推進背景下,長沙正在加大力度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在此過程中,長沙也將面臨更多發展機遇,成為引領帶動整個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