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名氣不大,長征時保護軍委安全,建國后保管軍委印信,后授上將
在古代,手持虎符就能調動千軍萬馬,所以虎符的意義重大,需嚴密保管。在近現代,有一樣東西和虎符的作用一樣,那就是“中央軍委印信”。
印信可以調動軍隊,作用巨大,因此建國后主席專門作了批示,讓一個人來保管軍委印信,他就是開國上將李濤。
在上將中,李濤的名氣遠不及許世友,可為什么主席會選他呢?他當時擔任軍委作戰部部長,因此不止是軍委印信,軍委的文件、正副主席的印章也都由他保管。
這個職務這么重要,沒有能力是不可能勝任的,李濤就有這個能力。紅軍長征時,他就是軍委縱隊司令,這支縱隊負責保護中央的安全。
擔任過軍委縱隊司令的人還有劉伯承、葉劍英,足以證明李濤的能力。在他的軍事生涯中,幾乎一直在軍委工作,先后做過軍委秘書長,作戰部長,在主席身邊幫了不少忙。
葉劍英評價李濤說,他是軍委的重要人才,少了他不知道會是什么樣,能看出李濤在軍委的地位。解放戰爭剛開始時,李濤對國軍各部進行了匯總,編寫了一本《國軍戰斗序列》。
在這本書中,李濤詳細列出了國軍各部的番號、駐地、指揮官、武器等信息,給我軍制定作戰計劃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他統計了國軍總兵力有407萬,軍委就根據這個數來制定作戰計劃。
三大戰役打響后,雖然李濤不是決策者,但首長們都會打電話詢問他的建議,隨后由他起草軍委電令,然后下發到各個戰斗部隊。
1949年建國后,李濤先后擔任軍委作戰部長,中央軍委技術部部長、總參謀部第三部部長、政委等職,這些職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顯示了中央對他的信任。
根據資歷和戰功,在1955年李濤成為開國上將之一。1969年,建國20年的國慶時,李濤還登上天安門城樓,觀看了雄偉的閱兵式。
由于李濤對工作認真負責,經常操勞過度,身體最終承受不住了,一年后也就是1970年就去世了,時年65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