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前的國防和軍隊改革中,軍校系統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調整,整體面貌和院校架構可以說是煥然一新。其中,最為明顯的一個變化就是全軍的軍校數量(含武警院校)從軍改前的79所降為了如今的44所,不過與這一變化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海軍在軍改后所下轄的軍校數量仍為8所,數量沒有發生調整變化。當然了,這并不是說海軍院校在軍改中沒有調整改革,而是因為軍改中,海軍撤銷了3所軍校、同時又接收或新增了3所軍校,一增一減剛好使得數量不變。接下來,小圣就為大家介紹一下相關情況,供大家參考了解。
此番軍改前,解放軍海軍下轄8所軍校,分別是正軍級的海軍指揮學院、海軍工程大學,副軍級的海軍大連艦艇學院、海軍航空工程學院、海軍航空兵學院、海軍潛艇學院、海軍陸戰學院,以及正師級的海軍蚌埠士官學校。
然后,介紹一下軍改中海軍系統院校都有哪些調整變化。
1、海軍陸戰學院被撤銷:海軍陸戰學院的前身是正師級的“海軍兵種指揮學院”(更早些時則是叫作“海軍廣州艦艇學院”),學院位于廣州。2011年6月,經海軍總部批準命令,以原海軍兵種指揮學院為基礎開始籌建“海軍陸戰學院”,并于2013年3月11日完成正式更名,學院級別也升格為副軍級。海軍陸戰學院成立運行后,面向海軍陸戰隊、海軍岸防部隊培養初中級指揮軍官和軍事參謀,負責承擔海軍師以下部隊機關預任參謀培訓、水下特種作戰指揮與技術培訓、陸戰岸防領域輪訓等任務。
2017年,根據海軍陸戰隊的發展建設需要,海軍陸戰學院被撤銷,退出軍事院校序列、改建為海軍陸戰隊某訓練基地。
2、海軍工程大學下轄的勤務學院在軍改中獨立出來、于2017年8月單獨組建為正師級的海軍勤務學院(本部位于天津,在北京、天津和河北三地同時辦學,屬勤務類初級任職教育軍校)。而海軍工程大學的級別也降為了副軍級,學校性質是多兵種專業類高等教育院校,面向社會報考,被譽為“海軍軍官的搖籃”。
3、原先隸屬解放軍總后勤部、后短暫由軍委訓練管理部代管的第二軍醫大學,在軍改中轉隸海軍序列,并于2017年改編更名為海軍軍醫大學,副軍級建制。目前,海軍軍醫大學駐地位于上海,下轄海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即上海長海醫院)、海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即上海長征醫院)和海軍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即東方肝膽外科醫院),三所醫院均為副師級,另領導管理著正師級的海軍特色醫學中心。
4、原海軍蚌埠士官學校在軍改中更名為海軍士官學校,學校被譽為是“海軍士官搖籃”,覆蓋海軍軍士水面艦艇方向全部培訓類型,級別是正師級,校區位于蚌埠,既培養技術技能類軍士也培養指揮管理類軍士。
5、軍改中,以原海軍航空兵學院、原海軍航空工程學院為基礎,同時編入相應的飛行訓練部隊,組建了副軍級的海軍航空大學,并于2017年7月正式成立運行。大學被譽為是“??镇溩拥膿u籃”,也是全軍唯一同時擁有海灣和機場的軍校,目前主要是面向海軍航空兵和海軍岸防兵兩個兵種培養海軍初中級指揮軍官、技術軍官。據公開資料顯示,海軍航空大學的教學培養領域包括航空飛行與指揮、航空作戰保障、航空裝備保障、航空勤務保障、岸防作戰指揮、導彈技術保障等等方面。
綜上所述,在此前的軍改中,海軍撤銷了海軍陸戰學院、海軍航空兵學院、海軍航空工程學院,新增了海軍航空大學、海軍軍醫大學、海軍勤務學院,并對海軍士官學校、海軍工程大學進行了一定的調整,至于海軍指揮學院、海軍大連艦艇學院、海軍潛艇學院則基本維持不變,而這也就是目前的海軍院校力量格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