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9月,中央召開的十二屆六中全會決議決定: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將于1987年10月在北京召開。
此時,主持十二屆六中全會的政治局常委中,鄧小平、李先念和陳云三位都已進入耄耋之年。黨的領導集體必須盡快實現新老交替,這些問題,始終縈繞在他們的腦海中。
1986年10月,短短半個多月的時間,韓先楚、劉伯承、葉劍英三位開國元勛相繼離世,陳云公開出席了他們的追悼會,自此后一直未公開露面。
這不禁引起了外界的種種猜測,各種流言、謠言不脛而走,尤其境外輿論,紛紛預測中共領導層將在十三大時作何改變。
1987年3月,久不出門的陳云從北京悄然來到杭州,與干部群眾一起植樹。幾天后,薄一波也到了杭州,去看望陳云。
長期以來,薄一波一直把陳云當成自己十分尊重的老領導。
兩人相識于延安,相比于其他老戰友來說并不算太早。其中,薄一波并沒有參加紅軍長征,而是長期在華北白區工作,堅持領導兵變和暴動。而陳云,只參加了一萬二千里的長征,并未走完全程,中途便突然“消失”前往上海白區工作了,后又曾赴新疆、甘肅等地,全面抗戰爆發后,1937年11月,陳云才回到延安,任中央組織部部長,開始在全國推動黨組織發展和干部隊伍建設。
中共七大召開前,出席七大的代表們開始從四面八方向延安匯集。1943年,薄一波從太岳根據地來到延安,第一次見到了中央組織部部長陳云。
初次見面,兩人便來了幾次關于學習哲學和“養生之道”的促膝長談,薄一波受益匪淺,數十年后對談話內容都記憶猶新。
中共七大之后,陳云開赴東北,薄一波留在華北,兩人天各一方,但都肩負著重要的領導責任。
此后一直到新中國成立前夕,兩人才真正共事。
彼時,毛主席已率中央機關搬進中南海,百廢待興之際,經濟建設成為尤其突出的問題,全國財經形勢嚴峻復雜,為統籌全國財經工作,中央財政經濟委員會(建國后改為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財政經濟委員會,習慣都叫“中財委”)成立。
陳云擔任了中財委主任,薄一波為副主任,兩人配合默契,一個主抓大政方針,一個主做輔助決策和具體工作,在一起工作4年之久,具體領導了平抑物價、統一財經、調整工商業、統購統銷等一個又一個“戰役”,并取得了重大勝利,為新中國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作出了卓越貢獻,同時也在工作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他們二人,在工作中不僅攜手共進,互相支持,更為可貴的是,他們都敢于堅持真理,實事求是地發表意見,并勇于承擔這個責任。
1953年,當財政工作出現一些失誤時,薄一波不僅承認自己的錯誤,而且提出“永遠完全承擔這個責任”,而陳云卻主動提出,他也要負責任,并明確表示:“不能把薄一波同志幾年來在中財委工作中的成績抹煞了……”
對此,薄一波一直銘記于心,直言:“陳云同志當時的話,無疑起到了降溫和替我解圍的作用。”
其后,薄一波與陳云在國家經濟建設戰線上一直工作在一起,都是我國經濟戰線上的重要領導人。就他們之間的關系而言,薄一波總是把自己看成是陳云的助手。
一段風雨歲月中,薄一波和陳云都受到了錯誤指責。
1978年,新的歷史時期到來,在中央工作會議上,陳云首先提出讓薄一波等重新出來工作。在接著召開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上,陳云重新當選中央委員會副主席和中央政治局常委,并任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一書記。
此后,吁請陳云主持全國財經工作的呼聲越來越高,1979年3月,陳云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發言作推辭,表示他已不能再當財政委員會主任。陳云說自己要有“自知之明”:
“要我當財政經濟委員會主任是有問題的,一是體力上完全不行,隨著年齡的增高,健康狀況越來越差,已不可能像五六十年代那樣從事領導工作了。二是經驗還很有限。解放初期的經濟規模比現在小多了。現在這么大的規模,這么復雜的情況,應付不了。”
除此之外,陳云還坦誠地為過去領導經濟工作中的一些決策承擔了責任。他說:
“不要把我說得那么好,也有很多反面教訓。156個大型工程項目中,三門峽工程是經過我手的,就不能說是成功的,是一次失敗的教訓。我要有自知之明。”
而盡管陳云推辭,但當時中國經濟正處于從一場浩劫中解救出來,急需調整的狀態,經濟工作任重道遠,在大家的一致要求下,陳云最終還是答應了,并且第一時間想到了自己的老搭檔薄一波。
1979年3月,陳云與李先念一同致信中央,建議在國務院下設財政經濟委員會,作為研究制定財政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決定財經工作中的大事的決策機關。
不久,薄一波即被任命為國務院財政經濟委員會委員,同年7月又被任命為國務院副總理。
1982年,“中顧委”正式成立,一共存在了十年的時間,中顧委十年,薄一波作為主持工作的副主任,前5年是作為主任鄧小平的助手,后5年是作為主任陳云的助手。
1987年十三大召開前夕,由于久未露面,有關陳云“重病在身”的種種傳聞開始出現。
這時,陳云悄然現身杭州西郊被列為西湖新十景之一的云棲,同干部群眾一起植樹,還上了電視。
幾天后,薄一波到杭州看望陳云,談及植樹的事,薄一波興奮道:“我在電視里看你種樹使挺大勁哩!”
聽到老搭檔這樣說,陳云不禁自豪道:“臺灣報紙說我‘半身不遂’,香港報紙說我‘重病在身,臥床不起’,但老漢明明走路還可以嘛,還可以種樹嘛。”
薄一波明白了陳云的用意,不禁感慨稱贊道:“植樹辟謠,謠言不攻自破呀!”
如陳云自己同薄一波所說,他雖體弱多病,但卻奇妙地達成了一種“脆弱的平衡”,薄一波稱之為“久病延年”。
同年10月,十三大如期召開,陳云以大會主席團常務委員會成員的身份走上主席臺……
十三大結束后,陳云即和鄧小平、李先念一起,退出了中央工作的第一線。不過,陳云仍要參加中顧委工作。
1992年,中顧委撤銷。1995年,陳云病危,薄一波匆匆趕到北京醫院探望。離開醫院不久,薄一波便聽到了陳云逝世的噩耗。
回顧從中財委到中顧委,在共和國的經濟戰線上,薄一波與陳云始終緊密相連,他們為新中國經濟建設立下的赫赫功勛,以及二人之間的真摯情誼,將始終令人敬仰和懷念。
素材來源:
[1]楊明偉.鄧小平李先念陳云“交班”[J].黨建,2009,(05):54-55.
[2]劉明鋼.薄一波與陳云的不解之緣[J].文史精華,2004,(03):33-39.
[3]薄一波與開國元勛們[J].先鋒隊,2007,(05):30-43.
喜歡本文的朋友,可以點下“關注”,感謝大家的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