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有人專門收藏人腦:揭開灰質奧秘的科學家

0
分享至



? Graham Poulter/Oxford University

利維坦按:

這還真是一個充滿悲傷的事實:生前遭受過各種不幸的人,反而在死后若干年保存下了完整的大腦組織。而這一切,都要從一位從事過殯葬行業、頻繁遭受叢集性頭痛的分子古生物學家說起。

35歲的亞歷山德拉·莫頓-海沃德(Alexandra Morton-Hayward)曾是一位殯葬師,后來成為了分子古生物學家。在駕駛一輛租來的沃克斯豪爾汽車穿越三個國家、開了五個小時后,她在比利時平原上遭遇了一場傾盆大雨。雨刷全速擺動,弗蘭德斯的綠色田野變得模糊。

在她身后放著一個黑色的野餐冷藏箱。24小時之內,里面就會裝滿人類的大腦——不是現代的標本,而是曾在中世紀就對這片土地開始思考的大腦,并奇跡般地保存至今。

幾個世紀以來,考古學家一直對某些古代遺骸的發現感到困惑,這些遺骸缺乏所有軟組織。在牛津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莫頓-海沃德,目前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大腦標本收藏,其中一些標本距今已有8000年的歷史。此外,通過深入研究幾百年來的科學文獻,她整理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案例目錄——超過4400個保存完好的大腦,年代可以追溯到12000年前。利用質譜和粒子加速器等先進技術,她正領導一項新研究,試圖揭示某些人類大腦為何能夠比巨石陣或吉薩大金字塔存續更久的分子秘密。

這項研究不僅可能解開過去的謎團,還可能揭示當代的奧秘。莫頓-海沃德提出,損害我們大腦的分子過程可能反而有助于在死亡后保存大腦——這一發現可能重塑我們對衰老和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理解。

在那個暴風雨天,莫頓-海沃德啟程前往比利時一個中世紀墓地,收集最近挖掘出的37個大腦。她在聊天時流露著同情和幽默,談論切割腦組織時顯得輕松自如。在殯葬行業工作時,她處理了數千具遺體,一邊搬運器官、排放體液,一邊輕松地說話,就像這些“客戶”仍然活著一樣。

隨著雨勢加劇,莫頓-海沃德放慢了車速。她感到一種不安的預兆,一種她稱為“狼人”的病癥正在逼近。臉頰開始發燙,她一只手離開方向盤拍了拍臉頰。“我能感覺到臉在發熱,”她喃喃道,“我需要吃藥。”另一場風暴正在她自己的頭骨內醞釀。她每晚都會遭受叢集性頭痛(Cluster headache)的折磨,這種痛苦就好比用冰錐反復刺眼或被棍棒猛擊眼部。長時間在惡劣天氣中駕駛的疲憊引發了比平時更早的癥狀復發。

“這是已知人類最痛苦的疾病之一,”她說,“它被稱為‘自殺性頭痛’,因為40%的患者最終只想結束這種痛苦。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對自己的大腦始終是有意識的。有時,它感覺比我實驗室里的那些大腦還糟糕。”

通常情況下,大腦是我們最脆弱的器官。在失去血液或氧氣供應幾分鐘后,神經損傷開始出現,隨后是分解。死亡后數小時內,大腦中的酶開始從內部分解細胞,這一過程被稱為“自溶”。幾天內,細胞膜破裂,大腦液化。最終,血腦屏障也會失效,微生物進入,享用這場營養豐富的“盛宴”——這一令人作嘔的過程被稱為腐敗或通俗意義上的“腐爛”。如果尸體暴露在外,還可能吸引蛆蟲、昆蟲或嚙齒動物啃食殘骸。很快,只剩一個空洞的頭骨。然而,在水下或地下,分解速度會減慢(埋得越深,分解越慢),但大多數尸體在5到10年內會骨骼化。

正因為如此,科學家們長期以來未能認識到,有時大腦可以在沒有任何防腐、冷凍或礦化的情況下保持數千年完好。幾代人以來,發現的古代大腦通常被視為奇異的好奇心,隨之遺忘或干脆丟棄。如今,這種情況開始改變。

在牛津的實驗室里,莫頓-海沃德用外賣容器和塑料袋裝滿了兩臺冰箱的大腦標本。更多的標本放在室溫條件下的板條箱里。她的辦公桌上方,餅干罐、小瓶子和玻璃片里也存放著大腦樣本。她的收藏如此龐大,以至于一些標本已被轉移到異地存儲——足夠填滿另外三臺冰箱。考慮到其他地方的標本悲劇性損失,她特意購買了一臺發電機以防停電。(1986年,在佛羅里達州,一個8000年前墓地埋葬的大腦標本因冰箱停電而被毀。)


牛津大學地球科學系分子古生物學家亞歷山德拉·莫頓-海沃德。? Alicia Canter

過去五年里,莫頓-海沃德從全球科學家手中收集了600多個大腦。她的最大收獲(450個大腦)來自英格蘭西南部的一個墓地,那里埋葬了18至19世紀的濟貧院、精神病院患者和戰俘的遺體。幾十個大腦則來自費城一處萬人坑,據稱是埋葬了黃熱病疫情的受害者。最古老的腦組織樣本來自一位不幸的瑞典人,他的頭部被砸碎、切下并插在桿子上,這一事件發生在8000年前。“根據我的經驗,人們很樂意把標本送給我,”她說,“有些考古學家對軟組織真的很反感。”

在實驗室里,她打開了一個塑料容器,小心翼翼地取出了她的“展覽犬”,這具她稱之為“Rusty”的標本——一具來自貧民墓地的紅褐色大腦,深深的溝回清晰可見。“他是我的最愛,”她說,雙手戴著手套將其托在手中。“抱歉,可能有些甲醛的味道。”


莫頓-海沃德收集來自世界各地的大腦。? Alicia Canter

這些大腦有一個奇特的共同點:許多來自在痛苦中結束生命的人。莫頓-海沃德解釋道:“坦白講,我們發現這些保存完好的大腦的地方,很多都是充滿苦難的所在。”

莫頓-海沃德對大腦的迷戀可以追溯到一個非常具體的時間點——那是她自己的大腦開始折磨她的時候。在圣安德魯斯大學攻讀考古學時,她開始患上劇烈的頭痛,醫生找不到任何原因。最終,MRI掃描發現了一種罕見的異常情況:她的部分大腦坍塌到脊柱進入顱骨的孔洞中,這是一種稱為小腦扁桃體下疝畸形(Chiari畸形)的罕見病癥。

在圣安德魯斯的最后一年,莫頓-海沃德接受了一次精密的手術以緩解大腦壓力。但頭痛并未消失。“它影響了我做的一切事情,”她說,“每一個清醒的瞬間。”最終,她退學并陷入抑郁。“我不知道為什么會如此痛苦,我感覺完全無用,就像徹底失敗了一樣。”

結果證明,她還患有另一種大腦疾病:叢集性頭痛,這是一種被認為是醫學上最痛苦的疾病之一。在《神經病學與中風期刊》(the Journal of Neurology and Stroke)中,一名患者將叢集性頭痛描述為“閃電風暴般的痛苦”,讓“你的眼睛仿佛真的會從頭上爆出來”。這種頭痛通常每天固定時間爆發,給患者帶來持續的恐懼,并常引發焦慮、抑郁或創傷后應激障礙等二次病癥[1]。

叢集性頭痛患者的自殺率約為普通人的20倍。(莫頓-海沃德的兩種疾病之間的確切關系仍不明確。“我們對大腦的了解太少了,這令人驚訝,”她說,“有時候我覺得這很可怕,但有時候又覺得這很令人安慰。”)

隨著時間推移,莫頓-海沃德的痛苦變得難以忍受。她曾嘗試自殺,但醒來時發現自己在醫院。“我一直是個實用主義者,”她低聲說道,“我想,‘這不奏效,那就試試別的吧,試著活下去。’”


實驗室中的莫頓-海沃德。? FEBS Network

從大學退學后,她輾轉于不同的工作:創傷護士、悲傷咨詢師、洗碗工和婚禮策劃師(她發現這讓人非常沮喪,因為她認為新人更關心餐桌布而不是婚姻本身)。她迫切想嘗試新的事物,申請了位于羅徹斯特的一家殯儀館的職位。這家殯儀館由一位從15歲起就從事這一行業的驗尸官經營。面試進行得很順利,館長帶她四處參觀。他領她進入靈堂,一個安靜的房間,里面有窗簾和柔和的音樂,供家人向逝者告別。令莫頓-海沃德意外的是,她看到了一具打開的棺材,里面是一位年長女性的遺體。“館長雙手撐著棺材邊,與我交談,”她回憶道。這是她第一次看到尸體。“我并沒有感到震驚,但我覺得,這很奇怪。我更驚訝于他明顯的從容。”她后來意識到,這是一種測試,測試她是否能在和遺體打交道時感到自在。答案是肯定的。“這是我做過的最有趣的工作,”她說。

接下來的五年里,莫頓-海沃德照料了5000多具逝者遺體。她幫助安排追悼會,為逝者穿衣,縫合因尸僵導致的面部變形,將塑料眼罩放在眼瞼下讓遺體看起來像在安詳入睡,還學會了防腐技術——在股動脈上切開以排干體液,然后注入防腐劑。她自身的痛苦經歷讓她對死亡和痛苦有著深刻的同理心。“當有人去世時——無論他們多大年紀,也無論是否在意料之中——都是毀滅性的,”她說,“葬禮策劃師常常成為悲傷、憤怒和挫折的焦點,因為你告訴家屬他們需要放手并埋葬親人。但這種憤怒總會轉變為感激。”


莫頓-海沃德手里拿著一顆保存了1000年的人類大腦。? Graham Poulter/PA Wire

她開始思考遺體的奧秘。“你知道他們最愛的回憶、顏色和類似的事情,然后你將他們放在停尸臺上,手里握著他們的大腦,你會想:這些記憶究竟儲存在何處?”她對死亡和腐敗,以及如何用科學方式研究這些事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從未覺得自己是個科學家,這也是我為什么決定回學校的原因,”她說。

盡管健康狀況不佳,莫頓-海沃德還是在2015年通過開放大學注冊了在線課程,完成了本科學位。她曾因退學而感到羞愧,但現在開始通過學習找回自信,并憑借關于斯雷布雷尼察(Srebrenica)戰爭罪審判中法醫專家證詞的本科學位論文獲得榮譽學位和獎項。她開始覺得自己并非學術上的失敗者。或許她甚至可以在承受神經系統疾病的同時平衡科學事業?

2018年,她開始在殯儀館上夜班,同時攻讀倫敦大學學院(UCL)的生物考古學與法醫人類學碩士學位。“我厭倦了把人放進土里,決定開始把他們挖出來,”她笑著說。


2022年,莫頓-海沃德(左)獲得英丹協會獎學金。? University of Oxford

在研究生學習期間,莫頓-海沃德遇到了一個改變她人生軌跡的奇特發現。幾十年前,考古學家的一系列發現顛覆了她在殯儀行業多年形成的認知。她對死亡的另一面產生了興趣。

1994年,一位直言不諱的考古學家索尼婭·奧康納(Sonia O’Connor)被召至赫爾(Hull)的一個發掘現場,在那里挖掘出了一座中世紀修道院的約250座墳墓。發掘現場充滿了許多驚喜:古代內衣、患有梅毒的骨骼、一具巨大的棺材,其橡木板上保留了一個肥胖男子的印記——被主考古學家描述為“羅賓漢傳說中的修士塔克的典型形象”。


來自200年前的大腦組織。? Graham Poulter/PA Wire

但最讓挖掘人員震驚的是,當一個頭骨碎裂時,顯露出一塊灰褐色的物質。奧康納前來檢查這塊異常的標本時,發現這是一個縮小變色的器官,擁有兩個腦半球和典型的表面褶皺。“我當時想,這是一塊大腦!”她回憶道。但這似乎超出了常識:這具遺體已經埋葬了400多年。

在法醫專家唐·布羅斯韋爾(Don Brothwell)的幫助下(他還曾調查過巴爾干半島的大規模墓葬),奧康納發現現場每十個頭骨中就有一個保存著大腦。這些大腦呈縮小狀態,觸感像海綿或易碎物,大多為棕色或鐵銹色,并伴有黑色斑塊。保存最完好的大腦來自墓地中最潮濕的部分,許多大腦周圍的土壤還出現了神秘的橙色沉積物。這些大腦并非通過已知的脫水、木乃伊化或酸性水域的自然鞣制等方式保存的。除大腦外,其他軟組織均已消失。“如果你咨詢病理學家,他們會告訴你,大腦是尸體中最先液化的器官之一,”奧康納說道,“而我們看到的卻正好相反。”

奧康納咨詢的一些專家對此表示懷疑。一位專家甚至建議,她所謂的大腦可能只是某種真菌。然而,奧康納越深入研究,就越堅信自己的判斷。在互聯網尚處于萌芽階段的那個年代,奧康納只能找到少量關于保存完好的大腦的報告。18世紀晚期,法國當局在搬遷巴黎最大的墓地——臭名昭著的圣嬰公墓(Cimetière des Saints-Innocents)時,發現了一些已經存在數十年的大腦。“考慮到這種驚人的抗破壞能力,我們無法不感到震驚,”醫生米歇爾-奧古斯丁·圖雷(Michel-Augustin Thouret)在1791年檢查這些遺體后寫道。這些骨骼被轉移到現在被稱為地下墓穴的采石場,而那些大腦則基本上被遺忘了。


巴黎圣嬰公墓。? Photo 12/Alamy

1902年,澳大利亞裔英國解剖學家格拉夫頓·埃利奧特·史密斯(Grafton Elliot Smith)在一處埃及史前墓地中挖掘出近500座保存著大腦的墓葬。他遺憾地寫道:“解剖學家和人類學家似乎不僅對這一事實一無所知,甚至還否認其可能性。”

不久之后,奧康納得知英國、丹麥、荷蘭和美國也發現了保存完好的大腦。然而,這些驚人的發現大多未受到足夠的重視,甚至被直接丟棄,導致后來的學者每次重新發現這些古老的標本時都感到驚訝。

隨后,出現了最著名的發現。

2008年夏天,約克考古信托的考古學家團隊正在赫斯靈頓(Heslington)村附近挖掘一片鐵器時代的排水渠道時,發現了一顆面朝下埋在粘土中的深色頭骨。在清理這顆頭骨時,一名實驗室技術人員發現頭骨內有物體發出“咚”的聲音,隨后注意到一個黃色、海綿狀的塊狀物。巧合的是,這名實驗室人員曾是奧康納的學生,記得她關于保存完好大腦的講座。她立即打電話給前導師,隨后奧康納確認,赫斯靈頓的發現確實是一塊大腦[2]。

奧康納召集了一支跨學科的研究團隊,逐步拼湊出了一段令人毛骨悚然的往事,并在2011年《考古科學雜志》(the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上發表了一篇論文。研究表明[3],這具頭骨距今約2500年,屬于一名成年男性,他被斬首后扔進了一個小池塘中。除了一節小指骨外,其余身體部分都不見了,唯一留下的軟組織是大腦——這是英國發現的最古老的大腦。


這個特殊的大腦來自17世紀。? Alexandra Morton-Hayward

這一發現被媒體報道后,UCL的神經學家阿克塞爾·佩佐爾德(Axel Petzold)聯系了奧康納。他研究活體患者的退行性疾病,這些疾病通常涉及蛋白質病變。他推測類似的異常蛋白聚集可能也存在于赫斯靈頓大腦中,甚至可能幫助其保存。他說服奧康納提供一個樣本,在接下來的十年里,UCL團隊在這塊古老的大腦中識別出了800多種蛋白質——這是考古標本中發現的最多的一次。不知何故,這些蛋白質形成了頑固的聚集體,使大腦得以保存超過2000年。

對莫頓-海沃德來說,赫斯靈頓大腦的研究“令人嘆為觀止”。一個2500年的大腦完好無損,這一想法完全顛覆了她的認知。即使在冷藏的停尸房中,大腦通常也會在幾天內液化。如此古老的大腦如何得以保存?

她最終將碩士論文題目定為“古代大腦中的蛋白質保存機制”。不久后,她開始與奧康納合作。在疫情期間,莫頓-海沃德自學了蛋白質組學(研究蛋白質的學科),并開始匯總從17世紀起被保存下來的大腦的相關報告。她為自己的博士研究找到了方向:探究神經組織抗腐敗的細胞和分子過程,也就是說,揭示大腦保存背后的根本原因。

然而,在劍橋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時,她與導師鬧翻了,不得不努力將研究項目轉到牛津大學。一度,她擔心自己的新事業會因此崩塌。那是一段黑暗的日子——每晚還要承受叢集性頭痛的折磨。“許多學生可能無法應對她所經歷的病痛和挫折,”牛津大學古生物學教授、她的現任導師之一艾琳·索普(Erin Saupe)說,“她似乎從發現的過程中獲得了很多樂趣,這可能是推動她前進的動力。”

肉眼看,古代大腦與正常大腦非常相似,只是顏色變深、體積縮小。然而在顯微鏡下,可以看到神經纖維的殘留物——大腦結構框架的殘跡。“它就像一張蜘蛛網,”莫頓-海沃德說,“有很多空隙,這真的很奇怪,因為它們看起來很堅實。”

她的研究專注于解析死亡后保存大腦組織的分子過程。她使用質譜技術來識別古代組織中保存的氨基酸和蛋白質(其中最常見的是髓鞘堿性蛋白,它是神經元絕緣層的一部分)。她還將腦組織帶到英國國家粒子加速器——位于哈威爾的鉆石光源同步加速器(Diamond Light Source),進行了19小時的輪班實驗,用接近光速的電子轟擊組織,以識別與保存大腦相關的金屬、分子和礦物。

此外,她還進行了實驗,將死去的小鼠分別放入裝滿水或石英粉的罐子中,研究大腦在不同埋葬環境中的腐敗情況。六個月后,她觀察到髓鞘蛋白比例的增加——這些蛋白質在古代大腦中也大量存在。“我們發現,在缺氧、水分豐富的環境中,鼠實驗中的大腦更容易被保存,這很有趣,因為人類大腦的保存環境也恰好是這樣。”

這些分析都指向一個根本原因:一種被稱為“分子交聯”(molecular cross-linking)的現象[]。她推測,大腦中的蛋白質片段和退化的脂質與金屬結合,形成一種抗腐敗的海綿狀材料。交聯過程會排出水分——這解釋了為什么保存的大腦通常是縮小的——并形成耐久的聚合物,可以持續存在很長時間。由于大腦富含蛋白質和脂質,它為這種奇特的自然保存提供了“理想的混合物”,莫頓-海沃德解釋道。

這一過程由金屬,尤其是鐵來催化。實際上,保存完好的大腦富含鐵,在某些情況下鐵含量甚至高達25%。大腦中的鐵礦物使古代大腦呈現黃色、黑色、橙色或紅色,就像“Rusty”那樣。

在活體大腦中,鐵支持基本功能,如呼吸和電信號傳遞。但鐵也可能是危險的,因為它會隨著年齡增長而積累,促進一種被稱為“氧化損傷”(Oxidative damage)的現象。氧化損傷與衰老、阿爾茨海默癥和帕金森等神經退行性疾病以及其他腦部病變有關。事實上,莫頓-海沃德的研究表明,生命期間的氧化應激可能會啟動一種在死亡后繼續進行的過程,在某些條件下(如缺氧、水淹環境)產生更強的交聯。她注意到,許多保存的大腦來自那些以悲慘方式結束生命的人——比如在萬人坑中、因創傷死亡、或來自貧民救濟所和精神病院。

“任何形式的生理壓力——比如饑餓——都會讓你衰老得更快,壽命更短,她說。“也許這就是為什么我們在充滿痛苦和匱乏的地方發現了那么多大腦。”換句話說,生前加速衰老的過程在死后繼續進行。

結果是一種殘酷的諷刺——那些可能讓人生前喪失理智的因素,卻在死后幫助保存了一些大腦。


莫頓-海沃德實驗室里存放大腦的冰箱。? Alicia Canter

2024年3月,莫頓-海沃德在《英國皇家學會B輯學報》(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上發表了她研究的初步成果[5]。論文發表后,她花了幾天時間接受來自世界各地的媒體采訪,包括CNN、BBC、《新科學家》和《科學》雜志。“我們現在已經將這個領域發展成了一個嚴肅的研究課題,這真是太好了,”現已退休的奧康納說。她很高興看到莫頓-海沃德繼續研究下去。“有一位博士生愿意推動這一研究向前發展,這太棒了——她能理解化學、物理、遺傳學和所有這些領域。”莫頓-海沃德的導師之一、教授格雷格·拉爾森(Greger Larson)提到,她的一個“超能力”是“能夠聯系并結交各個不同領域的專家”:“很多人都在幫助她,但她顯然是這個研究的核心。”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莫頓-海沃德經歷了怎樣的痛苦才走到今天這一步。叢集性頭痛發作遵循一個可預測的模式,總是在深夜發作。她的眼睛和鼻子開始流淚,臉頰變得滾燙,同時感受到撕裂般的劇痛。她無法躺下:任何對后腦的壓力都會變得無法忍受。她的未婚夫理查德·托馬斯(Richard Thomas),牛津大學的一名地球科學博士后研究員,只能無助地旁觀。“這很可怕,”托馬斯說,“我完全無能為力。”

每三個月,莫頓-海沃德都會在后腦部位注射神經阻滯劑;疼痛在緩解之前會加劇一周。她服用曲普坦(一種擴張血管的藥物)來緩解疼痛。在工作繁忙時,她短期服用類固醇,但長期使用類固醇風險很高。在家里,她備有氧氣罐和迷走神經刺激器。“劇烈疼痛會對心臟造成影響,”她說,“因此我現在還需要服用心臟藥物。”或許她最好的防御措施是練習有意識的自我分離。“沒有什么可以緩解它,”她說,“唯一的辦法就是不去感受它,想象你不在自己的身體里。你把它放在自己之外。”

黎明破曉,“狼人”退去。“我有點失憶,”她說。“唯一能讓你繼續生活下去的方法就是忘記痛苦有多嚴重。我認為這是身體的本能反應。否則你根本無法堅持下去,你永遠不會躺下睡覺,知道痛苦即將到來。”

“我試圖讓她休息,而她卻說:‘不,我還有博士要做!’”托馬斯說。“如果是我,我早就放棄了。”他承擔起了照顧者的角色,包括確保她好好吃飯。“她會試圖全天候工作,”托馬斯說。“我想在遇到她之前,她幾乎只靠吐司和啤酒過活。”

這種不懈的節奏對她的身體造成了極大的負擔。去年,莫頓-海沃德經歷了嚴重的腹痛,但她選擇忽視。然而,這實際上是一種卵巢膿腫,感染蔓延至全身,導致敗血癥。她在醫院住了兩周,接受了輸血。“第三天,一個龐大的團隊匆忙沖進病房,顯得非常慌張,”她回憶道,“我的血紅蛋白指數低得讓他們以為我已經心臟驟停了。”


? Graham Poulter

2024年4月,就在論文發表后不久,莫頓-海沃德前往新奧爾良參加一個學術會議,并與未婚夫托馬斯度假。然而,旅程結束時,她開始咳嗽。在返回的航班上,她的呼吸變得微弱。抵達后,她直接前往急診室,發現自己患上了肺炎,再次住院治療。“我真的受夠了生病,”她說道。即使大腦和身體似乎聯合起來與她作對,莫頓-海沃德依然堅持前行。沒有人比一個曾身患重病、經歷生死之人更能理解時間的寶貴與緊迫性。

幾周后的一天清晨,剛剛與肺炎斗爭過的莫頓-海沃德拎起一個野餐冷藏箱,開始追尋更多樣本。在暴風雨的天氣里,她從牛津開車一路前往比利時。正如往常,她在夜間再次發作頭痛,這一次是在根特郊外的一家酒店。

次日早晨,吃早餐時,她掏出手機,看了一眼一張來自中世紀墓地的腦部照片。將冷藏箱放入車后,她驅車穿越比利時鄉村。長駁船穿過運河,堆滿集裝箱的巨型貨輪籠罩在碼頭上方。低地不僅是航運的黃金地,還因其潮濕的土壤成為保存大腦的沃土。今天,一個滿懷希望的“死神”前來收獲它們。

在這些平原上,人們不需要挖得太深就能找到人類遺骸。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數十萬人在這里喪生,這正如約翰·麥克雷(John McCrae)在一首著名詩作《佛蘭德斯的戰場》(In Flanders Fields)中所描繪的:“佛蘭德斯田野里,罌粟花在微風中搖曳,十字架整齊排成行。”

開車不久,莫頓-海沃德到達了一家名為BAAC的考古公司。考古學家南迪·多爾曼(Nandy Dolman)帶她進入一個堆滿死亡遺骸的大型倉庫。高高的貨架上擺滿了裝著數千具骨骼的紙板箱,這些遺骸可以追溯到中世紀。


? Graham Poulter

自2020年以來,這家公司一直在挖掘著名地標圣瑪爾定大教堂(St Martin’s Church)墓地的遺骸。為了給城市建設項目讓路,大約1300具遺骸被移走,其中許多都保存著腦組織。在之前的一次訪問中,莫頓-海沃德收集了55個大腦樣本,這次她回來取走最后的37個樣本,這些樣本被裝在貼有“Monster”標簽的塑料袋中(在荷蘭語中,“Monster”意為“樣本”)。

在樓上的會議室里,多爾曼詳細介紹了佛蘭德斯人墓地的情況,這些人可能生活在老彼得·布魯蓋爾及其兒子所描繪的時代。她認為,這些保存完好的腦組織跨越了數百年,最早可以追溯到12世紀。這些遺骸都進行了地理定位、拍照和數據記錄,包括性別、年齡估計以及頭骨是否包含大腦。多爾曼展示了骨骼的照片,這些骨骼帶有明顯的藍色和紅色染色痕跡——鐵的存在標志,鐵被懷疑是催化腦保存的關鍵因素。“這些文檔和元數據,真是頂級水平,”莫頓-海沃德說道。

隨后,多爾曼透露了一個驚喜:新發現的腦組織中,包括20名兒童的腦組織。莫頓-海沃德張大了嘴巴和眼睛,驚訝不已。此前,她的600個保存完好的腦組織樣本中,只有一個屬于未成年人。這些兒童是否也經歷了極端的神經壓力和加速的大腦老化?比如饑荒期間?還是有其他機制在起作用?正如無數科學家發現的那樣,每一項進展都帶來更多的疑問。“我明天會整理這些筆記,然后逐一檢查我的‘怪物’們,”她告訴同事,在告別之前說道。她面前還有跨越三個國家的漫長旅程,希望在“狼人”發作前趕回家。

在佛蘭德斯的田野上,草叢在停車場旁隨風搖曳,莫頓-海沃德回到車邊,帶著30多位已逝靈魂的遺骸,這些人幾個世紀前曾凝望著這片平原上的日落。他們為何能夠保存如此之久?永存的大腦是否是他們苦難的回報?曾靜默于墳墓之中,如今他們將再次發聲,這一切得益于一個同樣經歷苦難但依然堅持不懈的人。

參考文獻:

[1]medcraveonline.com/JNSK/why-cluster-headaches-are-called-quotsuicide-headachesquot.html

[2]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305440311000690

[3]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journal-of-archaeological-science

[4]royalsocietypublishing.org/doi/10.1098/rspb.2023.2606

[5]royalsocietypublishing.org/journal/rspb

文/Kermit Pattison

譯/gross

校對/tim

原文/www.theguardian.com/science/2024/oct/22/ancient-brain-collector-alexandra-morton-hayward-heslington

本文基于創作共享協議(BY-NC),由gross在利維坦發布

文章僅為作者觀點,未必代表利維坦立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愛德華茲談湖人主場:和丹佛相比 這里不算什么&氛圍很輕松

愛德華茲談湖人主場:和丹佛相比 這里不算什么&氛圍很輕松

直播吧
2025-04-21 18:02:16
婚戀市場,如今已經徹底淪為女兒國模式

婚戀市場,如今已經徹底淪為女兒國模式

加油丁小文
2025-04-19 03:03:25
“半價拿貨?沒門!” 溫州鞋企霸氣回應美國的背后,藏著這些破局大招

“半價拿貨?沒門!” 溫州鞋企霸氣回應美國的背后,藏著這些破局大招

新民晚報
2025-04-21 15:27:09
打了22分鐘,0+0+0+0+0!歷史首人!湖人血崩!被以下克上!

打了22分鐘,0+0+0+0+0!歷史首人!湖人血崩!被以下克上!

籃球技巧教學
2025-04-21 11:30:02
“別放過宮教授,但也別放過這個男生!”師生聊天記錄暗含疑點

“別放過宮教授,但也別放過這個男生!”師生聊天記錄暗含疑點

熙熙說教
2025-04-20 21:20:29
太好了,深夜消息直接炸鍋了,明天A股必讓股民大吃一驚!

太好了,深夜消息直接炸鍋了,明天A股必讓股民大吃一驚!

悠然安晴
2025-04-21 13:08:05
為留住小7歲黑澤,林志玲50歲拼死懷二胎,拎4萬包過日本闊太生活

為留住小7歲黑澤,林志玲50歲拼死懷二胎,拎4萬包過日本闊太生活

扒星人
2025-03-02 10:15:31
上港本輪爆冷輸蓉城僅一天!就上訴足協要求重賽,同時給武磊出頭

上港本輪爆冷輸蓉城僅一天!就上訴足協要求重賽,同時給武磊出頭

我就愛說足球
2025-04-21 10:29:06
破案!青島生死戰韋瑟斯龐突然棄賽的原因找到,現場球迷說出實情

破案!青島生死戰韋瑟斯龐突然棄賽的原因找到,現場球迷說出實情

后仰大風車
2025-04-21 08:26:17
尼姑拿千年佛像鑒寶,專家直言是贗品,尼姑笑問:你可知貧尼是誰

尼姑拿千年佛像鑒寶,專家直言是贗品,尼姑笑問:你可知貧尼是誰

燦爛夏天
2025-03-27 16:48:30
當星二代混進《蠻好的人生》,演技爛得像混子,孫儷再強也沒用

當星二代混進《蠻好的人生》,演技爛得像混子,孫儷再強也沒用

糊咖娛樂
2025-04-21 11:28:18
“AI孫悟空”驚艷大阪世博會,訊飛星火大模型彰顯AI硬實力

“AI孫悟空”驚艷大阪世博會,訊飛星火大模型彰顯AI硬實力

產業眼
2025-04-14 16:39:33
自貢、綿陽、遂寧、樂山最新人事

自貢、綿陽、遂寧、樂山最新人事

魯中晨報
2025-04-21 18:40:09
李連杰:后事─切從簡,不用立碑也不辦喪事,樹葬海葬都無所謂

李連杰:后事─切從簡,不用立碑也不辦喪事,樹葬海葬都無所謂

人間頌
2025-03-22 15:16:27
聽說中國不玩了,特朗普慌了,內部出現逼宮,再不跟中方談就晚了

聽說中國不玩了,特朗普慌了,內部出現逼宮,再不跟中方談就晚了

科技講者66
2025-04-20 15:36:59
足壇奇跡!9打11,贏2-0!亞洲杯冠軍誕生,他們為這一刻等待13年

足壇奇跡!9打11,贏2-0!亞洲杯冠軍誕生,他們為這一刻等待13年

侃球熊弟
2025-04-21 00:33:51
只差最后3.7公里!一艘萬噸巨輪,突然高速沖向臺島, 臺軍防不勝防

只差最后3.7公里!一艘萬噸巨輪,突然高速沖向臺島, 臺軍防不勝防

揚子的故事屋
2025-04-18 17:09:40
晚上7點,國足收官戰!主場放重慶,更有利于巴林贏球,12分=出線

晚上7點,國足收官戰!主場放重慶,更有利于巴林贏球,12分=出線

天光破云來
2025-04-21 01:24:27
“合理執法”引爭議!上海交警被指暴力執法!網友諷刺好警察

“合理執法”引爭議!上海交警被指暴力執法!網友諷刺好警察

六目先生
2025-04-21 09:36:15
從頭到尾皆可替換?41歲韓庚新劇這一鏡頭,狠狠打臉多少流量明星

從頭到尾皆可替換?41歲韓庚新劇這一鏡頭,狠狠打臉多少流量明星

鄉野小珥
2025-04-21 14:54:01
2025-04-21 20:08:49
利維坦
利維坦
末世與未來古怪糾纏的小行星
1758文章數 53326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科技要聞

多款重磅!寧德時代新品充電5分鐘跑520公里

頭條要聞

特朗普行政令又"盯上"海鮮 稱存在200億美元貿易逆差

頭條要聞

特朗普行政令又"盯上"海鮮 稱存在200億美元貿易逆差

體育要聞

不愛踢球的巴西人,成了乒乓球世界冠軍

娛樂要聞

網曝鹿晗關曉彤分手細節 或與結婚有關

財經要聞

特朗普還沒炒掉鮑威爾 就把美元嚇崩了

汽車要聞

與眾06 新的命名方式意味著新的產品序列即將到來

態度原創

藝術
家居
本地
公開課
軍事航空

藝術要聞

故宮珍藏的墨跡《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這才是地道的魏晉寫法

家居要聞

黑白紋理 簡約低調空間

本地新聞

云游湖北 | 七仙女都愛的山水,雙峰米酒一口上頭

公開課

李玫瑾: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軍事要聞

特朗普喊話俄烏:別打了 先談生意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昌市| 德州市| 察哈| 白城市| 兴海县| 青龙| 沁水县| 清徐县| 阿合奇县| 汨罗市| 亳州市| 诸暨市| 两当县| 新邵县| 临朐县| 巨鹿县| 深泽县| 诸暨市| 河西区| 龙游县| 罗源县| 永泰县| 道真| 乳源| 亚东县| 公安县| 淮安市| 西城区| 习水县| 新泰市| 海淀区| 公安县| 读书| 晴隆县| 奉化市| 英超| 安溪县| 横山县| 宁化县| 巫山县| 建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