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房段子』,您相見恨晚的房產軍師,目前已為10000+成都購房者提供了一整套房產買賣的解決方案。
我向來以實戰主義,穩中求進,并完全站在購房者的實際情況和需求的角度,輔以我在成都樓市超過13年摸爬滾打的經驗,給出最合理的買賣、置換、選籌和落地實操方案。
房段子購房咨詢團隊(幕后分析及數據+資格、社保、公積金、貸款合作團隊+新房、二手房買賣團隊),針對你的個人問題,一些簡單的可以直接免費回答。
復雜或者定制一些的問題,我們目前提供——
①單次咨詢(¥200元,單次問題及后續發散追問,限時1-2天);
武侯新城最六邊形戰士的兩個次新盤,就是武侯立交南側的陽光城檀府和金科博翠府。
都是差不多能級的開發商,差不多的地段,對預算三四百萬的剛改家庭而言,會拿著一起比較。
我前兩天溝通的一個會員,就很糾結,錯過了武侯西派臻境,再來看陽光城、金科,有點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為啥呢?
辯證地說,這兩個樓盤都有其共同的優缺點。
以陽光城檀府為例,優點是北二外學區房,家門口的小初高,非常省心。然后周圍也有地鐵3號線川藏立交站,武侯萬達等。
板塊整體以次新,成熟的界面為主,西貴南富加持下的武侯新城,一度是“豪宅第三極”。
樓盤本身也是2019年的次新房,其中不乏T2板式小高層,中庭環境,小區外立面顏值的維護保養也相當到位,跟得上當前的新房節奏。
但為啥還是覺得雞肋呢?
一方面是外部的情緒,一方面是內部的產品價格。
外部的情緒主要來自三環噪音,大家知道成都三環自開通之后一直是100碼的交通大動脈,除了口罩期間偶爾會安靜點,其他基本是沒日沒夜,不分春節暑假,365天*24小時無差別攻擊。
所以三環邊的陽光城自然也會受到噪音困擾,就算在小區中庭,也能感受到一些低頻噪音,靜下心來尤為明顯。受季風影響,有時候空中還會出現民航客機的航噪。
畢竟也是花大幾百萬買房的人了,所以肯定存在抗性。
另外雖然有川藏立交地鐵站,但開口都在三環內,所以坐地鐵需要跨過三環的天橋,步行距離五六百米倒還好,關鍵是需要爬坡,習慣了平原的成都人...
為啥不在三環外設出入口呢?理論上是有C口的,但需要等29號線開通后才開放,但第五期都沒申報,所以基本上是遙遙無期。
再者武侯萬達也慘淡經營,只能說有商業,但不能說商業發達,除非去三環內的大悅城。
至于內部的產品價格,小區只有6棟,但一棟樓有好幾個單元,一共17個單元,理論上都可以說有17棟了,不過好在都是17F的小高,但對應的是52畝地塊,3.0的容積率,所以要說很板式很改善也談不上。
為此,設計成了部分T2T3T4的小高層,面積段是108平套三雙衛(2T4),127平套四雙衛(2T2,部分臨三環),144平套四雙衛(2T3、2T4)和167平套四三衛(2T2,中庭樓王)。
單價最便宜的是哪個戶型?
挨著三環的127戶型,去年從價格3萬出頭,跳水到2.5萬左右,但接下來行情應該能恢復到2.7-2.8萬的樣子。
也就是說,350萬即可上車武侯新城板式T2次新房,還是標準的套四雙衛,前提是能接受三環噪音。
和陽光城還有中等戶型相比,金科博翠府則全系大戶型,買入門檻更高,150平套四雙衛,板式T2,總12F,成交單價2.8萬+,總價來到420萬關口...當時很多人也是沖著這個行情去買武侯西派臻境的。
至于金科179平的套四三衛,也是板式T2小高層,單價3萬+,總價來到了500多萬。
當然,金科也是臨三環的,基本面一樣。
所以現在問題來了——
1、陽光城的127平算不算性價比之選?
2、加錢上金科的意義大嗎?
3、能否等到武侯西派臻境二手破發?
4、單價低,贈送大的保利大國璟,會不會是更好的選擇?https://weibo.com/1551561845/P3s25mkiv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