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幼貞是寧王的愛女,知安縣主,視同正二品。她出身高門,榮耀尊貴,卻為了劉暢自降尊嚴。
李幼貞曾與劉暢相戀,寧王看不上劉暢,逼兩人分開,并且利用權力將劉家趕出長安。
寧王讓李幼貞嫁入武家,而劉暢亦在之后按父母安排娶何惟芳進門。
夫君去世后,李幼貞與花鳥使蔣揚到劉家一行,其實也是為了與劉暢聚舊。
在劉家的水玉亭,李幼貞與何惟芳聯手,將自己與劉暢在水玉亭中卿卿我我的一幕展示在眾賓客面前。
尊貴的縣主,為了與劉暢在一起,不顧名節。所有人看到這里,都以為李幼貞愛極了劉暢。其實不然,在愛之上,還有另一層深意。
李幼貞確實是愛劉暢的,即使嫁入武家,也心念劉暢
李幼貞曾與劉暢相戀一段時間。兩人相戀時,在輕聲低語之間,劉暢為她撫琴,為她作畫,情濃意蜜。
兩人互送飾品作為定情之物。劉暢送了李幼貞連環玉佩,意為即使玉碎,人心也不分離。
在寧王面前,寧王說劉暢家的品階與地位,配不上李亦貞,給不了她幸福。
李幼貞看到父親如此,立馬說自己只要和劉暢在一起,不在乎身份地位。
當時,劉暢未考取功名,無法給寧王一個明確的前程答復,只是回答說會對李幼貞好。
寧王對劉暢的回答嗤之以鼻,直接將他趕了出去,不久便將李幼貞許配給門當戶對的武家。
李幼貞在嫁給武家時,即使心中不愿,只能服從安排。但是,她心中還是掛念劉暢,讓人暗中收集劉暢的消息。
李幼貞經歷一段婚姻后,對劉暢的愛上升為控制
在夫君去世后,李幼貞終于又有機會與劉暢重燃舊情。
此時,劉暢已娶何惟芳。但是,劉暢曾與李幼貞有一個誓言,為了愛情,互守彼此。李幼貞被逼嫁人,而劉暢即使娶了何惟芳,也并未踏進何惟芳的房。
李幼貞無時無刻讓人留意劉暢的一舉一動。
她知道劉暢將自己的畫,掛在房間中,日夜對畫思念。她也知道,劉暢娶了何惟芳,也并未與她產生愛意。
劉暢如此舉動,讓李幼貞心中更加歡喜。李幼貞迫不及待地想逼劉暢的父母處理何惟芳,說何惟芳會拖劉暢的后腿。她還讓劉暢趕緊休掉何惟芳,說她對仕途無益。
李幼貞利用權力,步步緊逼,想控制劉暢的樣子,卻將劉暢嚇退了。
在劉暢心中,李幼貞已變了一個樣,心中反而對獨立自強的何惟芳漸漸地產生情愫。
女子立世艱難,李幼貞為愛爭取的舉動,也是女子自強的體現
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正如蔣長揚所說一樣,“男子朝三慕四,只道人之常情。而對女子來說,卻毀其一生。”
女子想要獨立自強太艱難,世人對女子多有苛責,一有點風吹草動,就會損壞女子名節。
而損壞名節的女子,常會被人嫌棄,找不到合適的夫君,更會被人唾棄。
第一段婚姻中,由于武家高門顯貴,寧王也需要武家的支持,李幼貞頗為委屈。在武家,李幼貞整日與婆母、妯娌、甚至貴妾周旋。
經歷了這段婚姻,李幼貞明白到,若不是自己是縣主,早已在武家被碾碎。她終于明白權力的重要性。
李幼貞慢慢地從天真的心性變得更加成熟。在當時,靠愛就能得到愛情,得到寧王的支持,是不可能的。必須要有足夠的理由,讓寧王相信,自己的選擇是對的,是對寧王的幫助的。
李幼貞才會出一招進退不得的策略,讓私情公之于眾,逼劉家,也可逼寧王。
在寧王面前,李幼貞又說出劉家品階不高,想努力往上爬,才會對寧王更加聽從。從利他方面出發,讓寧王同意自己與劉暢的婚事。
寧王說,幼貞啊,你成婚三年,斷事通透了不少,懂得顧全大局了。就依你了。
李幼貞高興萬分,立馬傳書讓劉暢到長安。她終于為自己爭得了婚姻自由。在舊社會中,爭得婚姻自由是對女子的尊重,也讓劇的立意更加高遠。
初看李幼貞,是為愛癡情。再愛李幼貞,其實是女子爭取自由的不易。
若不是身為縣主,李幼貞亦難以擺脫家庭的束縛,父母指婚,無法反抗。
經歷了世間的蒼涼,她成長為獨立自強的女子,希望能自主地掌握自己的命運。
對于婚姻,寧王曾想讓她與蔣長揚一起,她曾說過一句話,“我心匪石,不可轉矣。這一次,無論父王如何地威逼,我都不會妥協的。”
她終于為自己爭得了一口氣。
卻因為權力在手,她有點過于心急了,讓劉暢只感受到控制,感受不到愛意。也由此導致兩人開始離心。這也是她始料未及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