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晚間,渤海銀行發布公告稱,當日召開的2025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已經選舉出第六屆董事會董事,董事會完成了換屆。
公告顯示,渤海銀行第六屆董事會由15名董事組成,其中執行董事2名,非執行董事7名,獨立董事6名。
值得關注的是,渤海銀行新一屆董事會,執行董事僅包括董事長和行長,而在上一屆董事會,兩名副行長也曾擔任執行董事。
在董事會換屆之前,渤海銀行的高管團隊已于去年10月底完成組建,“一正五副”高管團隊全部為職業經理人,這在全國性股份銀行中“獨此一家”。
副行長退任董事
此次董事會改選前,渤海銀行共有3名執行董事,分別是董事長王錦虹、行長屈宏志及副行長杜剛。此次董事會換屆,杜剛雖然仍是副行長,但已經退任董事。
一個月前,渤海銀行發布股東大會會議通知時,就已經“預告”了杜剛將退任董事。換屆完成后,渤海銀行對杜剛辭任董事作了解釋,并對其表示了感謝。
公告稱,因董事會換屆選舉,杜剛于臨時股東大會之日起退任董事,且不再于本行任何董事會專門委員會擔任職務。董事會對杜剛任職期間為本行發展做出的貢獻表示衷心感謝。
而在上一屆董事會,渤海銀行共有4名執行董事,包括董事長、行長以及兩名副行長杜剛和趙志宏。趙志宏于2024年7月19日任期屆滿辭任,如今杜剛又在此次換屆中退任董事,目前渤海銀行僅有董事長王錦虹和行長屈宏志位列董事會。
財經眾議院注意到,渤海銀行官網披露的公司章程第一百六十四條規定:本行董事會由執行董事和非執行董事(含獨立董事)組成。執行董事是指董事長和在本行高級管理層擔任職務的董事。董事會由十八名董事組成,其中包括執行董事四名,獨立董事六名。
這意味著,如果按照官網上公司章程規定,渤海銀行董事會應包括4名執行董事。
2023年財報中,渤海銀行尚有4名執行董事,如今即將披露2024年財報,渤海銀行董事會換屆卻成了2名執行董事。
渤海銀行是否后續再補充執行董事?目前還看不出這種跡象,排名第一的副行長在董事會換屆時退任董事,由此來判斷,其再次入列的可能性不大。
在業內人士看來,渤海銀行修改公司章程的可能性更大,讓公司章程適應董事會的現狀,而不是讓董事會現狀去適應公司章程。
但修改公司章程要召開股東大會,2022年4月,渤海銀行曾披露擬修訂公司章程。但修訂方案里,仍規定董事會有4名執行董事。
作為港股上市銀行的渤海銀行,肯定不能在公司治理上違規。畢竟渤海銀行港股上市的目的,就是通過資本市場的約束來進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王錦虹接棒董事長后,無疑會更進一步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一正五副”全為職業經理人
渤海銀行的高管團隊通常由“一正五副”組成。
上一次聘任高管是在2021年5月28日,渤海銀行第五屆董事會第二十次會議聘任屈宏志作為職業經理人擔任行長,聘任杜剛、趙志宏、朱映瑜、謝凱及靳超作為職業經理人擔任本行副行長。任期自2021年5月28日起三年。
由于此前屈宏志、杜剛、趙志宏的任職已經獲得核準,只有朱映瑜、謝凱及靳超三位高管的任職需要核準。2021年7月30日,監管核準了謝凱、靳超副行長任職資格。但朱映瑜的任職資格一直未獲核準。
渤海銀行在2021年、2022年及2023年財報中均作出說明,稱朱映瑜的任職資格尚待核準。但直到任期結束,始終未見渤海銀行披露后續的核準情況。
資料顯示,朱映瑜任職渤海銀行前,曾擔任廣發銀行董事會秘書、業務總監。
2024年,隨著高管團隊的聘任到期,渤海銀行高管實現了換屆。7月19日,兩位副行長,趙志宏和靳超,因職業經理人聘期屆滿而辭職。8月28日,渤海銀行董事會續聘屈宏志擔任行長,續聘杜剛、謝凱擔任副行長,
渤海銀行是國內唯一的市場化招聘全部高管團隊的全國性股份銀行,包括行長在內的高管團隊全部為市場化招聘的職業經理人。2024年7月19日兩位副行長辭職當日,渤海銀行就發布公告,招聘3名總行副行長,分別負責批發業務、風險業務、負責金融市場(資產負債及財務)業務。
2024年10月31日,渤海銀行發布公告,根據市場化公開選聘結果及董事會審議批準,聘任李建國、齊君及鄧蓓作為職業經理人擔任副行長,任期自2024年10月31日起三年,自監管機構核準其任職資格之日起履職。
其中,李建國此前擔任中國農業銀行四川省分行高級專家、內控合規監督部總經理;齊君此前擔任中國工商銀行牡丹卡中心信貸專家、天津分中心總經理(兼);唯一的女性副行長鄧蓓,曾任職于中國人民銀行系統,2009 年3 月加入渤海銀行,此次獲聘副行長前,任渤海銀行資金運營中心總經理(總行一級部門總經理級)、資產負債管理部總經理(兼)。
由此,全部為職業經理人的渤海銀行“一正五副”高管團隊再次成型。
盡管渤海銀行在用人方面完全市場化,但業績表現并不出色。2023年報顯示,當年實現營業收入249.97億元,同比下降5.55%;凈利潤50.81億元,同比下降16.81%。
2024年三季報顯示,前三個季度營收微升,但凈利潤下降。營收從193.39億元上升至198.50億元,而凈利潤從49.97億元下降到47.66億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