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你不知道《列子》這本書?
小時候,學過一篇文言文,叫《兩小兒辯日》,就是出自列子。
愚公移山的故事也是來自《列子》,其他的像杞人憂天、高山流水、歧路亡羊等故事都是出自《列子》。
列子,是戰國時期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莊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學派代表人物。
列子及其弟子留下一本書,名為《列子》,全書共載民間故事、寓言、神話傳說等134則,題材廣泛,有些頗富教育意義。
也許你沒有讀過《列子》,詩詞君總結了《列子》的36個名句,一定有你感興趣的內容。
1.獨往獨來,獨出獨入,孰能礙之?——《列子·力命》
獨來獨往,獨進獨出,誰能阻礙他呢?
2.人愛我,我必愛之;人惡我,我必惡之。——《列子·說符》
別人愛我,我也愛人;別人厭惡我,我也討厭別人。
3.天下理無常是,事無常非。——《列子·說符》
天下的道理和事情既沒有永遠正確的,也沒有永遠錯誤的。
4.欲剛,必以柔守之;欲強,必以弱保之。——《列子·黃帝》
想要做到絕對的剛正,要配以柔來做助力。要想剛強,必須靠弱來保障。
5.人不尊己,則危辱及之矣。——《列子·說符》
自己不尊重自己,那么危難和恥辱就要到來了。
6.不逆命,何羨壽?不矜貴,何羨名?不要勢,何羨位?不貪富,何羨貨?——《列子·楊朱》
不違背天命,為什么要羨慕長壽?不重視尊貴,為什么要羨慕名聲?不求取權勢,為什么要羨慕地位?不貪求富裕,為什么要羨慕財貨?
7.病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漸矣。——《列子·力命》
疾病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逐漸累積而成的。
8.形枉則影曲,形直則影正。——《列子·說符》
形體彎曲,影子自然就曲;形體正直,影子自然就正。
9.枉直隨形而不在影,屈申任物而不在我,此之謂持后而處先。——《列子·說符》
影子的彎曲與正直是隨身體而變化的,根源不在影子自身;自己的屈曲與伸直是隨外物而變化的,而不在于個人的主觀意志。這就是保持謙退才能使自己處世領先的道理。
10.生生死死,非物非我,皆命也,智之所無奈何。——《列子·力命》
出生也好,死亡也好,既不是外物的作用,也不是自己的力量,都是命運決定的。
11.察見淵魚者不祥,智料隱匿者有殃。——《列子·說符》
能看清深潭中的游魚的,不是吉祥的好事;能探知別人隱私的,定會招禍遭殃。
把聰明智慧用到窺探別人忌諱的暗事上,會招來不吉乃至禍殃。
12.得時者昌,失時者亡。——《列子·說符》
順應時代的潮流就會昌盛,背離時代的方向便會走向滅亡。
13.治國之難在于知賢而不在自賢。——《列子·說符》
治理國家難就難在治理者能否知人善任,而不在于倚仗自己的賢能。信任別人,你就成功了。
14.夫淺知之所爭者,末矣。——《列子·說符》
那些知識淺薄的人所爭論的都是些枝微末節。
15.死生驚懼不入乎其胸,是故忤物而不懾。——《列子·黃帝》
死亡、生存、驚恐、懼怕等觀念都侵入不到他的心中,因而遇到任何事情都不害怕。
16.見出以知入,觀往以知來。——《列子·說符》
看見外表就可以知道內里,看見過去就可以知道未來。
17.信命者,亡壽夭;信理者,亡是非;信心者,亡逆順;信性者,亡安危。——《列子·力命》
相信命運的人,就對長壽與夭折泰然自若;相信自然發展規律的人,就對事物的是非與對錯順其自然;相信自我本心的人,就對人生逆境與順境泰然處之;相信個人本性的人,就對個人的安全與危險若無其事。
18.生無一日之歡,死有萬世之名。——《列子·楊朱》
活著的時候沒有享受一天的歡樂,死了后卻有流傳萬代的名聲。
19.外游者,求備于物;內觀者,取足于身。——《列子·仲尼》
向外物游覽就要要求外物的完備,向自己內心求取,則能充實完善自身。
20.吞舟之魚,不游枝流;鴻鵠高飛,不集污池。——《列子·楊朱》
能吞下船的大魚,不會在細淺的溪水里遨游;在天空高飛的鴻鵠,不會在骯臟的水池棲息。
21.行善不以為名,而名從之;名不與利期,而利歸之;利不與爭期,而爭及之:故君子必慎為善。——《列子·說符》
做好事不是為了名聲,而名聲卻跟著來了;有名聲不是希望獲得利益,而利益也跟著來了;有利益并不希望同別人爭奪,而爭奪也跟著來了。所以君子對于做好事必須謹慎。
22.智之所貴,存我為貴;力之所賤,侵物為賤。——《列子·楊朱》
智慧最富貴的地方,是怎么樣使我們的生命存在。人具備了力,妨礙了其他的生物,這個行為最。
下賤
23.喜怒豈妄發哉?皆逆之所犯也。——《列子·黃帝》
高興與憤怒難道是隨便發泄的嗎?都是違背它的習慣才觸犯起來的。
24.晝想夜夢,神形所遇。——《列子·周穆王》
白天思慮與夜間做夢,都是精神與形體遇到某些事物的緣故。
25.色盛者驕,力盛者奮,未可以語道也。——《列子·說符》
氣色強的人驕傲,力量大的人奮勇,這樣的人不可以和他談論道。
26.善持勝者,以強為弱。——《列子·說符》
善于保持自己勝利的人,總是將自己的強大看成是弱小的,因為只有謙虛,才能常勝。
27.大道以多歧亡羊,學者以多方喪生。——《列子·說符》
大的道路由于岔路太多而跑丟了羊,學習的人因為目標太多而荒廢了年華。
28.生非貴之所能存,身非愛之所能厚;生亦非賤之所能夭,身亦非輕之所能薄。——《列子·力命》
生命不是因為尊貴它就能長久存在,身體不是因為愛惜它就能壯實;生命也不是因為輕賤它就能夭折,身體也不是因為輕視它就能孱弱。
29.貧者士之常也,死者人之終也,處常得終,當何憂哉?——《列子·天瑞》
貧窮是讀書人的普遍現象;死亡是人的最終歸宿,我安于貧困,等待死亡,還有什么可憂愁的呢?
30.利出者實及,怨往者害來。——《列子·說符》
將利益施給別人,實惠自會到來;將怨恨發泄給別人,禍害就會降臨。
31.睢睢[suī suī]而盱盱[xū xū],而誰與居?大白若辱,盛德若不足。——《列子·黃帝》
神態傲慢,誰還愿意和你相處呢?最潔白的東西好像十分黑暗,最道德的人好像有所不足。
32.先日所用,今或棄之;今之所棄,后或用之。——《列子·說符》
先前所使用的,現在或許要拋棄。現在要拋棄的,將來或許會用到。
33.言美則響美,言惡則響惡。——《列子·說符》
說出的言辭美好,得到的回應就美好;說出的言辭丑惡,得到的回應就丑惡。
34.至言去言,至為無為。——《列子·說符》
最好的語言是沒有語言,最高的作為則是沒有作為。
35.良弓之子,必先為箕;良冶之子,必先為裘。——《列子·湯問》
善于制造弓箭的工匠之子,必須先從編織簸箕開始;善于冶煉的工匠之子,必須從連綴皮裘開始。
36.何嘗見明鏡疲于屢照,清流憚于惠風。圣人不察乎存亡,而察其所以然。——《列子·說符》
圣明之人不是著重看國家的興亡,而是透過這一現象,著重看國家之所以興亡的原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