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當(dāng)天,再忙別忘“吃4樣,做3事”,寓意吉祥添福氣,老傳統(tǒng)不忘!
一晃就是小年了,作為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小年在悠悠歷史長河中,也承載了豐富多彩的民俗風(fēng)情。我國幅員遼闊,“百里不同風(fēng),千里不同俗”,南北方的小年日期有所不同。冰天雪地的北方小年是臘月二十三,溫潤秀美的南方小年一般都是在臘月二十四。
但不管是哪一天,小年這天都是一個忙碌而喜慶的日子。大家只要記住,在小年當(dāng)天,再忙別忘“吃4樣,做3事”,寓意吉祥添福氣,老傳統(tǒng)不忘!
小年吃3樣
一,吃餃子
小年吃餃子是北方地區(qū)的傳統(tǒng)習(xí)俗。在小年這天,不管多忙,一頓香噴噴、熱乎乎的餃子是必不可少的,人們認(rèn)為,只有吃了餃子,才叫過了小年。而很多地方講究晚上才吃餃子,“送行餃子,迎風(fēng)面”,晚上吃餃子也是在給灶王爺去天庭辦公送行。
同時吃餃子還有很美好的寓意,餃子能包入各種豐富的餡料,形狀又和古代的元寶相似,所以吃餃子有財源廣進(jìn)之意,同時一家人圍在一起包餃子、吃餃子,也是團(tuán)圓的象征。
二,吃麻糖
麻糖也叫灶糖、關(guān)東糖,有圓的、長的,它是北方小年比較有代表性的食物之一。麻糖是用來祭祀灶神的甜食,人們希望灶神去天庭述職的時候,能夠嘴巴甜一些,多說好話,為家里降下吉祥和好運。
同時,小年這一天吃甜食,也是希望生活甜蜜,甩掉煩惱,順?biāo)鞜o憂。此外,小孩子吃了麻糖,甜到心坎里的同時,也記住了老傳統(tǒng)。
三,吃湯圓
小年吃湯圓,這是南方的傳統(tǒng)習(xí)慣。小年當(dāng)天不管多忙,都要給家人煮上一碗湯圓。一家人圍在一起吃湯圓,一口軟糯,一口香甜,寓意團(tuán)團(tuán)圓圓,甜甜蜜蜜。
四,吃年糕
小年吃年糕,以前是南方的習(xí)俗,現(xiàn)在北方也在吃了。看來好吃的美食不分地域,無論南北方,我們都是一家人。南方的小年一般都是吃糯米做的年糕,而北方吃大黃米年糕的更多一些。但不管是哪一種年糕,寓意都是一樣的,粘來福氣,粘來好運,寓意生活年年高。
小年做3事:
一,祭灶神
“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到了臘月二十三這天,是祭灶神的日子。灶神,也是灶王爺,他在這天要回天庭復(fù)命,匯報工作,所以人們在這天要擺供祭祀灶神。一是給灶神送行,感謝他一年來的照拂庇佑,二是希望他去天庭多說點好話,降下吉祥和福氣,保佑來年能夠平安喜樂,家宅安寧,日子富足。
在祭灶神之前,需要把廚房收拾干凈,祭祀用的食品一定要有灶糖。
二,掃房子
小年這天,要打掃家里的浮塵,南方叫“掃塵”。北方叫“掃房子”,不管之前有沒有是打掃房間,這天一大早,都要拿著一把掃把,把屋里的頂棚、墻壁邊邊角角掃塵一遍,寓意掃去舊歲的霉運和塵埃,迎接新一年的美好。人們相信,通過掃塵這一傳統(tǒng)習(xí)俗,能夠鴻運當(dāng)頭,事事順?biāo)臁?/p>
三,理發(fā)
到了小年,春節(jié)就更近了,小年當(dāng)天如果不是特別忙,大家都會去理發(fā)。在給我國民間流行著這樣一句老話“有錢沒錢,剃頭過年”,小年理頭發(fā),一是新年新面貌,正月里不理發(fā);二是,預(yù)示著從頭開始,給新年開個好頭。
感謝閱讀!美食就是家的味道,有愛才能做得更好。我是寶媽小廚,感謝大家的支持與關(guān)注,與鍋碗瓢盆交手多年,用最簡單的食材做出最美的味道!喜歡三五好友相聚,鼓搗一些拿手好菜,也會分享家里的三餐,有家常菜、宴客菜、面點,湯羹、節(jié)氣民俗。喜歡我的文章可以動動你的小手分享出去,歡迎常來哦,我在這里等你。碼字不易,禁止盜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