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玉立
頭圖|視覺中國
本文是#ESG進步觀察#系列第111篇文章
本次觀察關鍵詞:加密貨幣
北京時間1月20日早晨6點,特朗普妻子梅拉尼婭在社交媒體X上突然宣布推出#MELANIA#幣,這是繼特朗普之后第二位直接公開“發幣”的政治人物。
僅僅在兩天以前,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就曾在其社交賬號上發文宣布推出個人meme幣#TRUMP#,該代幣以0.1824美元的開盤價開始交易,在12小時內漲超15000%至約30美元,最高點一度觸及80美元以上,市值超過一眾老牌代幣。
正因#TRUMP#幣帶來了巨大造富效應,#MELANIA#上線后即遭到搶購,價格在2小時之內最高突破至14美元,目前持幣地址已經突破44萬,流通市值達100億美金左右。
目前,在梅拉尼婭那條宣布“發幣”的推文底下赫然寫著一條注釋:#MELANIA#與其報告的代幣經濟學不符,89% 由單個錢包持有。購買此代幣風險極大,可能會導致資金損失。
圖源:X
梅拉尼婭宣布“發幣”后,引發整個加密市場大跌,#MELANIA#上線后,#TRUMP#在30分鐘內暴跌60%,Solana 跌20%,比特幣跌6%,其他加密貨幣幣種普遍大跌(注;發稿時大部分幣價已經收復跌幅)。
連續的“發幣”行為震驚“幣圈”
多位幣圈人士認為梅拉尼婭“發幣”行為是受特朗普鼓動,其中一位對筆者表示:“非常丑陋,直接不演了,擺明開割。”
與#TRUMP#不同,#MELANIA#團隊持幣占比35%,僅僅鎖定30天(#TRUMP#鎖定期限為3年),30天后直接解鎖3%可供賣出,剩余的虛擬幣在后12個月里每月解鎖2.25%,這意味著只要有人接盤,特朗普妻子可以持續不斷地“出貨”。
更重要的是,加密市場短時間的大跌某種程度上反映出對特朗普后續政策的“不信任”。
回溯特朗普在選舉時承諾的加密貨幣利好政策,其大多圍繞比特幣與加密監管相關,例如將比特幣納入國家戰略儲備、解雇現任對加密不友好的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主席等。
但沒人會預料到一國總統會直接下場發行meme幣(#TRUMP#、#MELANIA#都屬于meme幣),一位幣圈人士在與筆者交流時指出:“與比特幣相比,Meme幣通常是由社區或個人創造,并沒有明確的實際用途,其市場認可度在沒有形成共識前較低,主要用來賭博、投機。”這也是為什么說meme幣更像空氣幣的原因。
做個不那么恰當的比喻,如果說選舉前的特朗普在加密行業的形象是“行業的推動者、倡導者”,那么發行meme幣之后的特朗普則完全淪為了一名“為了撈錢啥都能干”的商人,這與此前那個活躍在公眾眼中喊出“讓美國再次偉大”的特朗普形成了強烈反差。
但“發幣”行為也將特朗普的政治生涯與加密行業形成了一定的綁定。藍港互動創始人王峰在社交媒體X上發文認為:“一夜之間,特朗普家族的利益已經綁在整個加密市場上。而經典加密貨幣精神中的去中心化和自由代碼層創新所形成的權利和共識,已經完全讓位于國家級別的政治權利和世俗社會影響力。”
比特大陸聯合創始人吳忌寒近日也在社交媒體X上發文,指出特朗普“發幣”是對加密行業的大利好:一是meme 狂潮吸引更多的散戶投資者進入;二是堅定了川普政府會全面支持加密貨幣與松綁;三是發meme coin背后作為支持與協調的是許多美國大機構,未來可能會有更多機構踴躍入場。”
整體而言,特朗普“發幣”可能會在世界金融史上留下一個記號,未來傳統的金融生態甚至經濟、社會生態可能都會產生變化。而就當下而言,特朗普及其妻子發行#TRUMP#幣無疑只是一個開頭,未來勢必會引來跟風效仿。
特朗普開了個壞頭
自特朗普“發幣”后,早期投資者的暴富故事在中國社交媒體流傳。市場有論調指出這是一場巨大的“陽謀”,亞盤時間讓中國人拉盤賺錢,造富效應吸引中國韭菜瘋狂涌入,總體卷走的仍然是中國人的錢,“拜登四年都割不動的中國財富,特朗普直接創新式地搞定”。
一個值得注意的細節是,早在11月27日,TRON官方公告孫宇晨已成為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家族加密貨幣項目 World Liberty Financia的顧問。World Liberty在X上表示:“孫宇晨的見解和經驗將對我們繼續創新和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而就在今天,外媒報道World Liberty Financial公售的200億枚虛擬幣$WLFI已售罄(單價為 0.015 美元),并且由于“需求巨大”,World Liberty Financial還新增了5%供應,售價也漲到了0.05 美元,目前銷售進度已完成 80%。
孫宇晨今天也在X上發文表示正加大對World Liberty Financial的投資,追加4500萬美元,使總投資額達到7500萬美元,并附上了被邀請參加特朗普總統招待會的視頻。可以說,目前孫宇晨與特朗普家族關系走得相當近,而當一個如此有爭議的人物被視為美國總統的座上賓,似乎足以說明問題。
圖源:X
那么,該如何理解特朗普“發幣”將會帶來的“蝴蝶效應”?
首先,特朗普“發幣”可以被視為總統撈金時代的開始,除了特朗普的妻子已經發幣外,其小兒子在加密行業頗具影響力,并在總統選舉期間為特朗普帶去大量年輕人的選票,市場普遍認為小兒子“發幣”可能性較大。目前不少人已經把特朗普家族成員名字都盤了個遍,列表正在社交媒體上流傳。
比特大陸聯合創始人吳忌寒在社交媒體X上指出,特朗普團隊“發幣”很明顯是提前和Meteora, Moonshot, Wintermute, Jupiter等許多行業公司進行了協調。Polychain一直傳聞是特朗普家族各類加密貨幣項目背后的指導者。可以說,特朗普在撈錢背后已經團結了行業的一幫頂級公司,未來會動作不斷。
其次,隨著特朗普“發幣”效應擴散,以個人效應帶動其他人效仿,名人發行虛擬貨幣可能會越來越多。“為什么只能有特朗普幣?為什么不能有泰勒斯威夫特幣?為什么不能有lady gaga幣?”一位幣圈人士在與筆者交流時指出:“現在名人發幣在技術上很簡單,只是搭團隊做市需要的時間長一點。”
隨著未來“發幣”的人越來越多,可以想象的是“先買的割后買的”現象一定會成為常態,“特朗普雖然正在給加密行業正名,但更可能帶來為期四年最瘋狂的金融泡沫。”
而據BlockBeats報道,#TRUMP#幣在發行時就已經在購買條款中包含集體訴訟豁免條款,其中有這樣一行字: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參與購買的投資者同意不會對任何受保人提出的任何索賠、爭議或爭論提起、加入或參與任何集體訴訟。
第三點,從加密監管角度而言,近期傳出特朗普在上任后會立即簽署上百條行政命令,結合其此前對于加密行業的承諾以及在眾多金主身上獲得的支持,其在上任第一天大概率會廢除部分針對加密行業的嚴格監管條款,轉為放開跟鼓勵。白宮加密主管David Sacks曾公開發表言論稱,針對加密貨幣的不友好統治已經結束,美國加密貨幣創新的新時代才剛剛開始。
最后,金融市場存在這樣一種聲音,即此次特朗普的“發幣”是特朗普為維持美元貨幣信用一系列加密政策中的一環。
從1971年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到1980年代滯脹導致的美元貶值危機,再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每一次美元都經歷了深刻的考驗,卻總能頑強地化解風險。
但如今隨著美國政府債務不斷飆升、通脹不斷飆升,美元再次面臨信用風險,建立新“蓄水池”的必要性開始凸顯。
作為加密貨幣的鼻祖,比特幣從最初僅僅9塊人民幣到如今的10萬美金,其背后的內涵是一個比特幣能買到其他國家人民與10萬美金等值的勞動力,而其底層不過是一串串代碼而已。試想,如果光靠比特幣不夠用以現實價值的存儲,那么10個其他的幣呢?100個其他的幣呢?
而當美國人用幾串代碼就能換取其他國家等量的勞動價值時,一場新時代的“金融戰”已然呼之欲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