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每天學個熱搜藥
霧化吸入是一種以呼吸道和肺為靶器官的直接給藥方法,具有起效快、局部藥物濃度高、用藥量少、應用方便及全身不良反應少等優點,已作為呼吸系統相關疾病重要的治療手段。
臨床常見的霧化吸入藥物有哪些?
臨床常用霧化吸入藥物主要有吸入性糖皮質激素(ICS)、短效 β2 受體激動劑(SABA),短效膽堿M受體拮抗劑(SAMA)和黏液溶解劑等幾大類。
吸入性糖皮質激素(ICS):目前中國已上市的霧化吸入用的吸入性糖皮質激素(ICS)有布地奈德、丙酸倍氯米松和丙酸氟替卡松。
短效β2受體激動劑(SABA):目前中國已上市的SABA有特布他林和沙丁胺醇。雖然此類藥物具有較強的受體亞型選擇性,但是過量或不恰當使用可能導致嚴重不良反應。
短效膽堿M受體拮抗劑(SAMA):國內上市的SAMA霧化制劑僅有異丙托溴銨及其復方制劑。
黏液溶解劑:國內上市的黏液溶解劑霧化吸入制劑僅有乙酰半胱氨酸。
臨床合理用藥策略
藥物經霧化吸入后可產生局部及全身作用,理想的霧化吸入藥物主要在肺部和氣道產生作用,而作用于全身的副反應少,在理化特性上具有“兩短一長”的特點,即在氣道黏膜表面停留時間短、血漿半衰期短和局部組織滯留時間長 [1]。
常見霧化吸入ICS和支氣管舒張劑的臨床應用及推薦給藥方案
圖源:霧化吸入療法合理用藥專家共識( 2019年版)
常用霧化聯合方案
地塞米松、慶大霉素、α-糜蛋白酶通常被稱為“呼三聯”,目前仍有部分醫院使用,指南提出對于這種現狀,必須予以重視和規范。
地塞米松:無霧化劑型,該藥進入體內后不良反應大,與糖皮質激素受體的親和力低,在氣道內滯留時間也短,療效相對也較差。故不適合霧化。
慶大霉素:無霧化劑型,氣道藥物濃度過低,達不到抗感染的目的,故不適合霧化。目前我國尚無專供霧化吸入的抗菌藥物制劑。
α-糜蛋白酶:無霧化劑型,對視網膜毒性較強,霧化時接觸眼睛容易造成損傷;遇血液迅速失活,不能用于咽部、肺部手術患者;有報道該藥對肺組織有損傷,吸入氣道內可致炎癥加重并誘發哮喘。故不適合霧化。
單一霧化藥不能滿足臨床需求時可選擇聯合用藥,臨床常用的霧化吸入聯合方案包括:
常用霧化聯合方案
圖源:霧化吸入療法合理用藥專家共識(2019年版)
參考文獻:
[1]杜光,趙杰,卜書紅,等. 霧化吸入療法合理用藥專家共識(2019年版) [J]. 醫藥導報, 2019, 38 (02): 135-146.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