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沖突爆發后,俄羅斯對烏克蘭方面發射了大量的導彈,僅僅在剛開戰的前半個月,就發射了大批導彈。
而根據美國際戰略與研究中心給出的數據顯示,2022年9月底到2024年9月初這期間,俄羅斯一共發射了11466枚各型導彈。
事到如今,俄軍的戰果想必大家都看到了,俄羅斯在使用了如此多導彈的情況下,卻并沒有獲得摧枯拉朽的勝利。
所以俄羅斯的導彈打出去,為什么沒有打出效果?
俄羅斯戰術導彈
俄羅斯大軍沒有跟上
第一大問題,是俄羅斯沒有明白導彈最大的優勢在哪里。
很多人認為導彈能在戰爭中發揮巨大優勢,是因為美國在1991年打的海灣戰爭。
美國在這場戰爭中發射了一些戰斧導彈,打完之后伊拉克方面就基本失去反抗能力了。
在這場戰爭之后,很多人才有了“導彈萬能”這種刻板印象。
戰斧導彈
但美國之所以能用戰斧導彈發揮這么大的效果,核心原因是美國抓住了導彈的優勢,那就是火力投送速度快。
不管是對比陸軍還是空軍,導彈的火力投送速度都是最快的。
陸軍就不說了,就算是輕量化的機械化步兵,其動作都沒有空軍快。
而空軍,在出動之前需要一定的檢查,需要往上面裝導彈或航彈。從接到命令到出擊,基本都要半小時時間。
但導彈的出動就快了,在使用前只需要進行簡單的檢查就能發射。從接到命令到發射通常只需要幾分鐘。
戰術導彈發射
火力投送速度快,就能打對面一個措手不及。當敵人措手不及后,就應該將更多的軍事力量壓上去,不給敵人反應時間,徹底沖垮敵人的防線。
當年的美國就是這么做的,戰斧導彈打過去后,空軍和陸軍很快就上了。
伊拉克軍隊需要面臨美軍的連番進攻,完全沒有能力反應過來并重新集結防線。
海灣戰爭中的美軍
那之后自然會被美軍橫掃過去,讓美軍相當輕松的獲得戰爭的勝利。但俄軍顯然沒有像當年美軍那樣打,俄軍在發射大量導彈后,大軍并沒有壓上去。
那烏克蘭軍隊在短暫的“措手不及”后,自然能反應過來,然后重新組織防線。
烏軍
等烏軍重新組織防線后,俄軍要再想摧毀烏軍防線就更難了。
所以之后打來打去,俄烏之間打成了爛仗“”,戰火持續到了現在。
當然俄軍沒有像當年的美軍那樣作戰也情有可原,因為俄羅斯沒有美國那樣的情報優勢。
在海灣戰爭之前,美國用預警機、電子偵察機、偵察衛星等設備,對伊拉克整個國家進行過非常詳細的偵察。
伊拉克軍隊哪些重要軍事設施和單位在什么地方,美軍一清二楚。等打起來后,美軍導彈朝著提前偵察好的目標招呼,基本是一炸一個準。
美國電子偵察機
俄羅斯沒有這樣的情報優勢,戰前也沒有好好的準備,不知道烏克蘭很多重要軍事設施和單位的位置。所以俄軍導彈對烏軍軍事節點的沖擊其實是比較小的。
沒有合理的戰爭目標
俄羅斯的第二大問題,是沒有一個合理且明確的戰爭目標。
沒有戰爭目標,那在戰爭中做出的各種決策就會充滿矛盾,打起來自然沒有各種計劃可言。
當年美國打海灣戰爭的目標就很明確,那就是打擊伊拉克的軍事力量,然后讓科威特復國。
海灣戰爭
所以一打起來后,美軍一直是非常明確的在執行各個階段的軍事目標,打起來自然順風順水。
但俄羅斯打這場仗,你都不知道它想要干什么。
在戰爭最開始階段俄羅斯的動作相當大,頗有一種要打下烏克蘭全境的意思。
但之后俄羅斯的動作就很確定了,那就是吞并東烏克蘭四州。
很顯然,“吞并東烏克蘭四州”是一個很容易讓俄烏沖突長期化的目標。
一來俄羅斯和烏克蘭接壤,它不像當年海灣戰爭一樣,伊拉克無法反擊美國本土。
海灣戰爭中的美軍艦載機
二來你把人家領土占領了,人家還不來找你拼命啊?
所以不管是俄羅斯想要打下烏克蘭全境,還是單單只是圖謀東烏克蘭四州,只要俄羅斯沒有榨干烏克蘭的戰爭能力,那這場戰爭就無法停下。
在這種基礎上,俄羅斯單單是打出去數量龐大的導彈,是起不到什么作用的。
正如我們上邊說的,導彈的最大優勢是火力投送速度快。離開了這個優勢,導彈和飛機上掛的鐵炸彈,以及炮兵打出去的榴彈炮炮彈,沒有絲毫區別。
俄羅斯戰術導彈
俄羅斯在輿論上劣勢很大
第三個問題,是俄羅斯在國際輿論上沒有優勢。
對沒有設身處地的身處戰場的人來說,我們對于俄烏沖突的了解,那基本都來源于各路媒體的報道。那自然是媒體怎么說,絕大多數人腦子里就怎么想象這場戰爭。
可以確定的是,西方有著非常強大的輿論優勢,并且歐洲和美洲的媒體,一直積極的站在烏克蘭那邊。
如果這些媒體不斷報道關于烏克蘭的好消息,以及關于俄羅斯的壞消息,那自然會讓不少人產生“俄羅斯的導彈一點用都沒有”的錯誤印象。
西方有很強的輿論優勢
這一點上最典型的案例就是中途島海戰。
日本方面在這場海戰戰敗后,搞起了“大本營戰報”,宣稱日本獲得了海戰勝利,擊沉了大量美軍軍艦。
等日本傷痕累累的聯合艦隊返回東京灣的時候,東京灣周圍不少的平民都趕過來慶祝聯合艦隊的“勝利”。
日本海軍戰列艦
雖然俄羅斯的導彈的確沒有發揮決定性的作用,但說它一點作用都沒有也不合適。
畢竟在俄烏沖突開始的前兩周內,俄軍的確是靠著海量的導彈壓制著烏克蘭軍隊。只是后續俄軍大部隊沒有跟上,這才導致俄烏沖突成了“爛仗”。
鵝軍
但是在不少歐美媒體的宣傳下,不少人還真就認為俄軍的導彈一點用都沒有。
信息來源:
【1】防務快訊·《美智庫評估俄羅斯在烏火力打擊情況》
【2】中國軍網·《新時期的“特洛伊木馬”——美國穿透性制空作戰方式》
【3】中國青年網·《烏克蘭4地區“入俄公投”從俄遠東堪察加地區開始》
【4】新民晚報·《下一步,俄羅斯準備怎么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