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元,字伯元,歷任河南巡撫、漕運總督、湖廣總督、兩廣總督、云貴總督等職,是嘉慶、道光年間的重臣,同時也是享譽海內的大學者,被視為乾嘉學派的一代宗師。
然而即便是這等聲名顯赫的大人物,家里也曾鬧出過一樁不足為外人道也的神秘事件。
一:大學士家鬧鬼
那是道光十五年,阮元已年過古稀。皇帝體恤老臣,將其調回京師,拜為體仁閣大學士,調回管理刑部、兵部事務。
本來可以頤養天年,就等著退休致仕了,不想,家中卻陡生變故。
阮元的次子名叫阮祜,他的媳婦回到京城,搬進新宅子后,忽染重病臥床不起。尤為可怖的是,整個人時而癲狂,時而囈語,好像粘上了什么不干凈的東西。
眼見闔府上下人心惶惶,阮祜知道瞞不住了,這才向父親稟告。阮元聽說后,先是將兒子痛斥了一頓,并嚴令家中下人“不信謠、不傳謠”。堂堂大學士府上,鬧出這種事成何體統?
不過,事情總歸是要解決的。
某日,阮元退朝后吃了點東西,就親自去探視兒媳的病情。他自詡一身正氣,什么魑魅魍魎見了自己,那還不得退避三舍?
孰料,剛踏入房門,便見在旁的兩名侍婢相視一笑,神情詭異。阮元心下生疑,當即沉下臉來,喝問二人是何緣故。
其中一個婢女壯著膽子回道:“老爺,那鬼此刻就在您的衣袖之間,看起來渾然不畏呢!”
阮元聽了,又驚又怒,我乃天子重臣,何物鬼魅竟敢如此戲弄!
拂袖而去后,他猛得省起,門下有位舉人,傳言其能捉鬼。以往自然是子不語怪力亂神,可事到如今,也由不得他不信。
二:不如先下個棋
當晚,阮元微服出門,趁著夜色孤身一人,徑直去到人家里相召。
舉人見大學士親自登門,自然是受寵若驚。聽完事情原委后,他略一思忖道:
“明日,煩請阮公在病人的窗戶外擺下幾張座椅,與我一同靜坐,只需讓我能望見室內情形,方可施展手段。”
說罷,他又叮囑道:
“只是這一切布置,務必做得自然隨意,切不可讓那鬼察覺分毫。否則,一旦被它知曉,就要讓它逃之夭夭了。”
阮元連連點頭,回去后依言而行。
第二日,舉人依約而至。院子里擺好了一張方桌,正對著二兒媳所在房間的窗戶。阮元邀其入坐后,舉人點點頭表示滿意。
旁邊幾案還擺著一副棋局,舉人笑道:
“久聞阮公擅弈,正好今日無事,不知可否賜教一局,權作消遣?”
阮元不知他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姑且點頭應允。
才落下三五子,舉人好像陷入沉思,單手支頤,雙目微閉,看起來,竟似昏昏欲睡的樣子。
阮元見狀莞爾,輕笑道:“你喊我下棋,自己卻先乏了?”
為免驚擾到舉人,他命左右侍從先行退下,自己在那推演棋局,四下靜謐。
三:元神出竅捉鬼
約摸有一頓飯工夫,舉人猛地驚醒過來,高聲喝道:“鬼在此矣!”
阮元被他嚇得棋子掉落,循聲望去,但見舉人手中不知何時攥著一個瓷瓶,好像憑空變化出來一樣。
阮元看著那個瓷瓶,滿面驚愕道:“鬼被抓進了這里?”
見舉人點點頭,他還有點不敢相信。與此同時,屋內的奴婢丫鬟們尖叫著跑出來,紛紛驚呼道:“鬼被捉走啦!”
原來,舉人在棋局前迷迷瞪瞪的時候,二兒媳屋內侍奉的奴婢丫鬟們,卻見有個跟舉人一模一樣的人,從外面大喇喇走了進來。
只見他剛一進來,屋內的鬼便嚇得渾身發抖,慌不擇路下,就往床底下鉆。
舉人快步跟進,鬼又縱身一躍,躥上了床頂,沒想到舉人也如影隨形飄浮而上。如此幾個回合下來,鬼終于被他所擒。眾目睽睽下,屋里人都見證了一場捉鬼的大戲。
阮元這才恍然大悟,坐在桌前似睡非睡的舉人,方才竟是元神出竅,進去與鬼周旋了!
他忍不住問道:“那你先前邀我對弈,又是何用意?”
舉人拱手笑道:“不瞞阮公,我方才入座,便望見那鬼在室中蠢蠢欲動。若我即刻起身,恐怕就要被它逃了,到時再抓就難了。是以先佯裝與公對弈,方能趁其不備,將它一舉擒獲。”
后記
此事過后不久,阮元便請辭告老還鄉。直至道光二十九年逝世,葬于揚州雷塘祖墓,享年八十六歲,獲賜謚號 “文達”。
寧波人童槐(號萼君),曾為阮元幕僚,與其私交甚密,是以對此事知之甚詳。
童槐后官至山東按察使,病退后回到家鄉寧波,著書講學于月湖之畔。某次酒后,他將此事八卦給同鄉小友馮夢香,而馮夢香又轉述給了他的老師俞樾。
沒想到國之重臣、文壇泰斗阮元,還遭遇過這等怪事。即便俞樾不敢置信,還是將其記錄在他的《右臺仙館筆記》中。
如果你喜歡古代志怪故事,敬請關注:野狐奇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