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沒有電視,也沒有手機,那他們怎樣度過漫漫長夜?網絡和電視,改變了人類的夜晚,熬夜,也成為現代人的常態。
對于熬夜,其實古人并不陌生,比如西漢時期匡衡鑿壁偷光的故事,就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讀書人;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還寫下過“三更燈火五更雞, 正是男兒讀書時”的勸學名句。
雖然都是熬夜,但從這些典故可以看出,古人推崇的熬夜,都是教人奮發圖強,不像咱們現在只知道刷劇玩游戲。
其實古人對熬夜非常抗拒,因為從上古時代開始我們的先祖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他們的意識里,白天工作晚上休息,是符合天地自然的規律,就連莊子都認為這樣的生活可以“逍遙于天地而心意自得”。
而且古代的生產力很低,老百姓白天大部分時間都在勞作,吃飯基本也是一天兩頓,過午不食,天黑以后就得早早入睡,即使生活在大唐不夜城的長安貴族,也經常會遇到宵禁,所以如果真的穿越到過去,你就得做好忍受長夜無聊的準備。
古人對睡覺這件事有過很深入地研究,他們甚至會用不同漢字,代表不同的睡眠狀態,比如廢寢忘食的“寢”字,它是寶蓋頭,表示一個屋子,你只要躺在屋子里不管睡沒睡著都叫寢,代表的是一種停止工作,進入休息的狀態。
如果沒有真正入睡,就叫寢而不寐,這個“寐”字才是真正的睡眠狀態,所以古人將失眠睡不著稱為“不寐”;如果心里有事或者有煩惱牽掛,輾轉反側睡不安穩,就叫“寤寐思服”。
還有一個和睡覺有關的字就是“夢”。古人對夢這種現象也有過深入研究,比如周公解夢、莊周夢蝶。
在古人看來,夢反映的是一個人生活的狀態,他們認為人體就是一個宇宙,每一個器官都有對應的神明,比如心、肺、肝、膽、脾、腎被稱為“六神”,如果遇到事情驚恐萬分毫無主張,就叫六神無主。
所以在古人看來,經常做夢睡不好的人,很可能就是受到“六神”的影響,說明身體的某個部位需要引起重視。
歷史上有很多皇帝因為熬夜而英年早逝,比如秦始皇和嘉靖皇帝,為了熬夜修仙不惜服用各種丹藥,而乾隆皇帝對睡眠非常重視,只要發現自己沒睡好就馬上調理,他對飲食也有著很高的要求。
御膳房的人每天都會給他準備一碗黑色的粥,這碗粥用到五樣東西,分別是黑米、黑豆、黑枸杞、還有黑芝麻和黑棗,用小火炒熟以后再研磨成粉,最后再熬煮成粥。
古人的夜生活雖然不多,但也有不少熬夜加班的工作,比如報時的更夫,每天晚上走街串巷,每隔兩小時就得報鐘一次,還得喊一句“天干物燥小心火燭”;其次就是餐飲業,比如清明上河圖中的早餐店,要通宵達旦準備次日的早點。
而文人騷客的夜生活相對就比較豐富,比如唐代大詩人李白和北宋文豪蘇軾,他們都愛喝酒,而且經常通宵達旦不醉不歸,因此也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千古佳句。
而對于現代人來說,熬夜已經是一種生活常態,但一定要記?。荷眢w才是最大的財富!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都可以少熬夜、不熬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