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版微信大更新,無數果粉大贊,稱這個功能等了10年。
唯一的受害者,可能誰都想不到,中國移動心情很復雜。
這兩天很多iOS用戶都發現,自己微信突然支持CallKit 功能,直呼這驚喜來得太突然,等這個功能等了很多年,再也不怕漏掉語音電話了。
簡單來說,CallKit 功能就是好友來的微信語音和視頻通話,不需要先點開微信消息通知-打開微信-再接受這些以往繁瑣的步驟,如果在路上非常容易遺漏。而是微信將語音和視頻通話集成到系統通話當中,可以在系統界面直接顯示,包括鎖屏狀態下也能像接打電話一樣直接接聽。
通過測試發現,微信語音通話可以直接在靈動島上接聽,鎖頻狀態下也可以直接接聽。只是視頻通話還需要跳轉到微信界面,再次點擊接聽才能連線。
沒錯,安卓系統多年前就早已實現了這一功能,只是蘋果用戶無緣。準確的說蘋果用戶只用了短短兩年時間。因為這個CallKit 功能實際上蘋果在2016年的iOS系統就支持了,一開始國內用戶也能正常用,但到2018年5月微信突然停止該功能給國內iOS用戶,直到最近才開始內測。
可不管是安卓還是蘋果用戶,對這一功能反應最大的,可能還得是中國移動,而且那是移動永遠的痛。
十幾年前在微信還沒問世前,國內最牛X的社交軟件,正是移動的飛信,當時真可謂是如日中天,一只腳都跨進移動互聯網的大門。
在5元30M流量、一毛錢一條短信的時代,移動飛信2007年橫空出世,發信息不收費,5塊錢能發幾千條信息,讓無數大學生和年輕人跟發現了新大陸一樣,飛信一夜之間火遍全國。
沒人敢想象,移動只用了短短5個月,用戶就突破1個億,3年后的2010年,飛信就達到了巔峰,積累了5億注冊用戶。
有移動高管甚至一度夸下海口,說“要搶走手機QQ20%的用戶”,這明目張膽的挖墻腳,讓騰訊倍感壓力。
只可惜移動高層卻異常短視,乃至固步自封,在用戶規模增長的關鍵時刻,不光開始收費,還給聯通和電信用戶設置門檻,非移動號碼不給注冊,移動用戶之間發信息才免費。
移動沒有把心思放在如何優化軟件用戶體驗,丑陋的頁面設計用戶忍了,繁瑣的操作和卡頓用戶也忍了,可動不動飛信就崩潰退出,年輕人積壓的怒火開始憋不住了。
飛信還用模棱兩可的營銷話術誘導用戶免費使用,不少聯通電信用戶直到第二個月被多扣了大筆費用,才知道移動的免費只針對移動號碼,很多人開始憤怒的拋棄飛信。再加上飛信還故意限制移動外用戶的使用體驗,為的就是通過“三選一”逼用戶轉投移動陣營,好在自家一畝三分地慢慢賺錢,從頭到尾主要打的就是這么短的盤算。
說到底,飛信在移動眼里,就是一個導流工具,壓根就沒往下一個時代的應用這塊聯想。工具就是工具,只能是一時的,用完了就舍棄,所以飛信的失敗是必然的。
同時,正是來自于飛信赤裸裸的威脅,馬化騰親自督陣,加速騰訊內部競爭孵化,才有了2011年張小龍主導的微信殺了出來。
張小龍很清楚飛信的短板,上來就是免費,不限制任何人使用,絲滑流暢的體驗更是甩飛信幾條街。
之后微信又出險招,拿到復制用戶通訊錄并推薦好友的權限,不到半年就讓微信席卷全國,不到1年半突破2億用戶,移動的飛信幾乎一夜之間被人遺忘。
幾年后,已有6億以上用戶的微信,更是企圖將通訊功能直接集成到系統中時,遭到移動猛烈反對,事情甚至鬧到了上面,因為這等于是動了移動的根基,想將移動完全踢開,徹底淪為微信背后的流量通道角色,聯通電信沒什么說的,移動真忍不了。
只不過微信當時退讓了,沒有堅持將微信直接融入到用戶系統電話界面,不過除此之外的功能都有了,中國移動還是只能望洋興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