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公眾號“蔚藍地圖”
假期主題添公益,社會實踐動起來!
由自然之友等多家環保組織和伙伴聯合推介的一項寒假社會實踐活動——“垃圾分類隨手拍”開啟招募啦!
我們誠摯地邀請每一位熱愛生活、關心環境的朋友加入這場行動。無論你在哪個城市,都可以參與進來,用手機鏡頭記錄下社區垃圾分類的情況,填寫問卷并提交,每次隨手一拍都是一次對綠色生活理念的傳播。
蔚藍地圖APP垃圾地圖頁面
2020年,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與萬科公益基金會聯合推出了城市垃圾地圖,在中國環境新聞工作者協會指導下聯合自然之友、綠色江南、青島壹起分、天津綠鄰居等60余家機構和團體,共同發起指尖上的環保之“垃圾分類隨手拍”公益活動?;顒幼?020年舉辦以來,共收到來自全國各地志愿拍攝調研超過21萬條,覆蓋了全國10萬多個小區,蔚藍地圖衷心感謝各地伙伴的傾心加持,以及各地志愿者的積極參與
本次寒假活動,不僅能夠獲活動證書,累積志愿時長,還有機會贏取相機、養生壺、藍牙耳機等的新春好禮,作為對大家環保熱情的回饋與鼓勵!
在這個寒假,讓我們攜手共進,開啟一場意義非凡的環保之旅!
1
活動時間
●2025年1月1日-2月28日
2
● 蔚藍地圖APP / 支付寶“垃圾分類隨手拍”小程序 / 微信隨手拍垃圾分類小程序(三種方式任選其一)
以蔚藍地圖APP為例,打開后切換到地圖→垃圾地圖→隨手拍,即可進入拍攝,如實填寫問卷信息,并提交。
視頻指南↓↓
3
活動地點
● 全國范圍內居住社區垃圾分類投放點
4
活動獎勵
●最佳參與獎
活動期內隨手拍前五名,且點亮小區不少于50個,將獲得:
第一名:微單相機1個;
第二名:樂扣養生壺1個;
第三名:華為藍牙耳機1副;
第四名:迪卡儂戶外雙肩包1個;
第五名:樂扣玻璃飯盒1套。
●志愿服務時長&環保公益證書獎勵
(1)當月每參與打卡5個小區垃圾分類調研,可獲取1個志愿北京服務時長(月度4個時長上限);
(2)每參與5個小區垃圾分類調研打卡,可獲取1個公益時(需先綁定支付寶公益時賬號);
(3)當月每參與打卡10個及以上小區垃圾分類調研,可獲得電子版社會公益證書1份。
●宣傳之星獎
將活動推文轉發至朋友圈集50個及以上贊有機會獲得晴雨傘1把(限前5名,先到先得)。
5
活動咨詢及獎勵領取
(掃碼添加蔚藍司司,報名備注“垃圾分類隨手拍”)
志愿時長和禮品于活動結束后15日之內發放;
蔚藍地圖app【我的】-【公益活動】-【領取公益證書】頁面點擊【申請】下載對應活動證書(需在當月最后一天24點前下載)
此外,每日參與蔚藍地圖垃圾分類隨手拍還可以獲得最高50積分,積分可在蔚藍地圖 APP 積分商城兌換環保好禮。(偷偷告訴你:積分商城又上新了,快去兌換吧~)
6
活動小貼士
一條隨手拍最多可拍攝上傳8張照片,隨手拍時需拍攝垃圾站全景+分類垃圾桶內實際分類情況為合格(如有拉手、腳踏、洗手池等便民設施,以及宣傳牌、公示欄等宣傳設施,視頻監控等監督設施及其它特別之處也可拍攝);
隨手拍提交前需要確保小區定位準、填寫的選項與照片呈現的現象對應;
同一個小區同一個投放點活動期間拍攝一次即可。
垃圾分類緊密關聯著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您的鏡頭記錄,將助力我們更清晰地了解各城市的垃圾分類現狀,進而促進垃圾分類工作的進展。
點擊查看最新一期
讓我們一起從旁觀者變身積極參與者,
為保護地球獻出我們的一份力量!
活動背景
實行垃圾分類,關系廣大人民群眾生活環境。《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要求到2025年,城市生活垃圾分類體系基本健全;到2030年,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實現全覆蓋,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比例提升至65%。而城市垃圾分類究竟做得如何?每個市民最有發言權。
2020年,在中國環境新聞工作者協會的指導下,公眾環境研究中心與萬科公益基金會共同發起“垃圾分類隨手拍”活動,希望通過數據眾包和市民參與的方式,推動我國城市居民積極參與垃圾分類、減量、回收再利用,共建天藍、地綠、水清的美好家園!
特別鳴謝以下聯合行動伙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