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特朗普上任的時間越來越近,拜登也迎來了他的告別演講,其總結報告也公之于眾,從數學家的角度來看,報告中的數據基本都與美國當前的戰略目標息息相關,其中一共提到了中國15次,俄羅斯則被提到了8次,在拜登看來,他堅信自己在任期內完成了對中國的遏制,那么中國被多次提及背后,隱藏著美國怎樣的戰略方向?特朗普在接任后又是否會持續執行拜登的發展計劃?
眾所周知大國之間的較量,在過去一直都以針對俄羅斯為主,尤其是美國經常想通過代理人來削弱俄羅斯,但從拜登如今的語氣來看,他提到中國的次數比俄羅斯多了一倍,中國明顯已經超過俄羅斯成為了美國重點關注的對象,排在了第一位,這也意味著美國在與中國的對抗的過程中,會變得更加謹慎,此外根據美國現在的估算,中國的經濟將在2035年或者2037年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如此一來美國在經濟上的優勢就會被抹去,而這一現象可不是美國想看到的。
拜登發表告別演講,提及中國的評率幾乎是俄羅斯的一倍,因為中國的技術和能力會隨著經濟的發展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并逐漸超過美國,因此拜登才在任期內將各種招數都往中國身上使,除了發動代理人戰爭這種司空見慣的招數,還將中國的企業拉入黑名單,進一步升級與臺灣之間的軍事聯系,企圖以此阻止中國的團結統一,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增加摩擦系數,從而使中國的力量變得越來越弱,發展越來越慢,這也是為什么拜登會不斷強調,其在任期內完成了對中國進行遏制的計劃。
不過先不論拜登的政績到底如何,即將上任的特朗普是否會延續拜登的政策還是個很大的問題,但不管怎么說,在拜登統治美國的這4年里,美國與中國和俄羅斯之間的關系,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大國之間甚至出現了嚴重交惡的現象,留給特朗普的到底是爛攤子還是一手好牌,還有待觀察,那么拜登在任期內遏制中國最大的“成果”還有哪些?
美國精英對中國的政策和中國周邊的部署,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尤其是在靠近第一島鏈的地區,更是動用了有史以來最多的戰略武器,而拜登對臺軍售的規模堪稱“銷冠”,此前奧巴馬在8年期間,也才向臺灣出售了3次武器,特朗普在4年內出售了11次,而到了拜登這里直接出售了19次,這樣的頻率可以說是前所未有,因此對中國的15次提及,顯然是其任期內成果的某種反映。
而且不管是和鄰國聯手圍堵中國,還是對臺軍售在周邊進行各種演習,又或者是在南海、東海和黃海等海域展開攻擊性部署,都是拜登提出的“印太戰略”的核心和關鍵所在,也就是說拜登在過去4年里最大的成果,就是推動了“印太戰略”的進一步落實,并對中國實施了戰略封鎖,使亞太地區盟國的凝聚力得到了提升和發展,不過即便提及中國的頻率排在了第一位,也從側面反映出美國對中國發展的擔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