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序更迭,華章日新。站在2025年伊始,回望2024年來路,尤聽見一聲聲法槌落下,是我們不以日月為限,用心辦案、用情紓困;尤看見一次次矛盾化解,是我們不以山海為遠,步履不停、砥礪前行。
宿遷中院微信公眾號推出【回眸2024?奔赴新程】專題,聚焦宿遷法院2024年審判執行工作,重整行囊,奔赴新征程。
今天,我們一起走近民一庭,了解他們如何做實人民群眾“所急、所盼、所需”三件事!
01
關民心所急,做好審判主責主業,把化解糾紛作為第一要務
全市民法庭條線圍繞擔當“執法辦案壓艙石、精品案件領跑者”目標,始終將“開好庭、審好案”作為主責主業,以“簡案快審、繁案精審”作為工作導向,努力提升審判質效指標。2024年,民法庭條線共審結各類民事案件34074件,同比上升27.79%,平均審理時間64.94天,同比上升9.86%,在保障審判質量前提下,提高審判效率。堅持繁案精審工作導向,把提升案件質量作為“一號工程”,持續打造精品案件。全市民法庭條線1場庭審入選第六屆全國法院“百場優秀庭審”,1篇案例入選《中國法院2024年度案例》,2篇案例入選最高人民法院案例庫。不斷加強對建設工程糾紛、房地產糾紛、合伙糾紛等疑難復雜案件研究分析,確定裁判思路,統一裁判尺度。踐行“小案不小辦”審判理念,妥善審理勞動爭議、農民工追索勞動報酬、物業服務合同、婚約財產糾紛、預付卡服務合同糾紛等民生領域案件3560件,發布審判白皮書1份、發出家庭教育指導令58份,充分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以判后答疑和執前督促為抓手,為糾紛實質化解畫好圓滿句點。
02
普民心所盼,做好法庭品牌建設,讓訴源治理服務鄉村振興
2024年,民法庭條線緊扣“打造楓橋式人民法庭 服務基層社會治理”主題,統籌推進全市新時代“楓橋式人民法庭”創建示范活動,充分發揮人民法庭工作在矛盾糾紛化解中的基礎性作用。全市人民法庭主動延伸審判職能,定期向轄區鄉鎮發送司法審判白皮書,及時反饋涉訴矛盾糾紛情況,為地方黨委政府決策提供數據支撐,融入基層社會治理。立足審判工作,全市人民法庭共審結案件22761件,平均審理天數43.83天,各項審判指標均處于人民法院審判質量管理指標體系合理區間內。常態化開展法治講座、為企業提供法律體檢服務,全域覆蓋保障當地產業健康發展。駱馬湖度假區法庭打造“楓吹湖畔”法庭品牌,重點護航“霸王蟹”宿遷特色品牌,為產業發展提供多方位司法保障。廟頭法庭針對當地花木、電商糾紛組建專業化審判團隊,規范產業經營行為,經驗做法先后被《人民日報》《人民法院報》宣傳報道。在市法院的指導下,全市4家人民法庭獲評全省優秀人民法庭、優秀人民法庭品牌,3家人民法庭入選全省優秀人民法庭建設案例。
03
為民心所需,做好普法宣傳工作,將釋法明理變得生動有趣
2024年,民法庭條線豐富普法宣傳形式,努力提升群眾對于民事審判的認同感與獲得感。在3.8婦女節、3.15消費者權益日、5.1勞動節等重要節日節點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保護婦女權益、消費者權益、勞動者權益典型案例。依托宿法直播間公開審理了小區流浪貓傷人案、網紅博主與運營公司合同糾紛案等示范案件。市中院網紅博主和運營公司合同糾紛案被最高法院“小案大道理”專欄、法治日報、工人日報、人民法院報等全國性媒體關注推薦。深入開展“千場庭審進基層”巡回審判,將法庭開在“田間地頭、街頭巷尾”,將矛盾糾紛化解在群眾“家門口”,充分發揮巡回審判“審理一片,指導一片,教育一片”的重要作用。3場巡回審判案例被《江蘇法制報》《人民法院報》廣泛報道。落實“誰執法誰普法”工作要求,深化普法宣傳進企業、進學校、進社區活動,宿豫法院為全市20余所中小學共3200余名學生開展普法宣講35場次,相關普法活動被《人民法院報》報道。
文、圖:民一庭
校編:陳雅君
審核:吳振環、李瑞武
如果您喜歡我們 推送的文章,請將"宿遷中院公眾號"加為星標,分享您喜歡的文章并點擊頁面下方的“在看”“點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