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無錫再添一重磅消息
《無錫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
(2021—2035年)》
獲國務院批復了!
市自然資源規劃局
總規處負責人介紹
國務院批復的這一《規劃》
最讓人振奮的是
明確了無錫城市性質
長三角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
其中,在建設長三角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方面,《規劃》提出↓↓
★要建設國家干線機場和區域性樞紐機場,打造長三角世界級機場群區域性航空樞紐;
★規劃江陰、華西、馬山、錫山通用機場;
★2035年形成高速公路、國省干線公路、快速路、軌道交通等多層次、一體化的機場集疏運系統,實現長三角城市群主要城市2小時可達,蘇錫常都市圈主要城市1小時可達。
以下為詳細內容:
(向上滑動查看內容)
1月16日下午,中國政府網發布了國務院關于《無錫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的批復,未來10年,無錫將以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為引領,建設美麗幸福新家園。
“按照國家統一部署,我市于2019年啟動《規劃》編制工作,這是無錫歷史上首部‘多規合一’的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也是首次實現國土空間錫澄宜全市域、山水林田湖草全要素統籌規劃。”市自然資源規劃局總規處負責人介紹,國務院批復的這一《規劃》最讓人振奮的是明確了無錫城市性質:長三角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其中,“長三角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進一步凸顯了無錫在長三角一體化格局中的重要性和顯示度,這是國家賦予無錫的職能,我們要搶抓機遇,奮發有為,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無錫新實踐,建設享譽海內外、富有獨特魅力的“太湖明珠、江南盛地”。
踐行綠色發展理念,《規劃》提出要突出生態優先,筑牢沿江環湖生態格局,加強自然資源保護與利用。
無錫將建設長江生態安全示范區,具體舉措為:保護3處飲用水水源地,明確水源保護區的分區管理規則;落實長江(江陰段)岸線1公里和3公里范圍內的開發建設管控要求;重點保護長江(江陰段)重要濕地,建設沿江生態景觀防護林帶;沿江生產岸線比例不超過42%,生態岸線比例超過40%。同時攜手環太湖其他城市共同推進太湖跨流域綜合治理,構建太湖流域水網體系,環湖沿線建設百米濕地帶,恢復太湖自然岸線,適當增加太湖岸線休閑親水功能。
建設長三角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強化區域一體化發展是關鍵。
無錫將東向接軌融入上海大都市圈,南向協同聯動寧杭生態經濟帶建設,西向共建環太湖世界級魅力湖區,北向引領輻射錫常泰跨江發展。做大做強無錫碩放機場將迎來新機遇,《規劃》提出要建設國家干線機場和區域性樞紐機場,打造長三角世界級機場群區域性航空樞紐,碩放國際機場2035年旅客吞吐量215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65萬噸;規劃江陰、華西、馬山、錫山通用機場;2035年形成高速公路、國省干線公路、快速路、軌道交通等多層次、一體化的機場集疏運系統,拓展機場區域輻射功能,實現長三角城市群主要城市2小時可達,蘇錫常都市圈主要城市1小時可達。
堅持創新驅動,優化產業空間布局,促進科產城人融合發展。
《規劃》提出,要協調產業布局、綜合交通、設施配置和土地利用,優先保障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環太湖地區科技創新產業發展的空間需求。以全市工業園區為主體,劃定“產業基地—產業社區—工業區塊”三級工業用地控制線,至2035年保障產業空間不少于60萬畝,為產業發展筑牢底線空間;整備推出3萬畝連片凈地產業空間,規劃不少于1000萬平方米的“高品質、定制化”智造空間,用于招引重大頭部產業項目,滿足“工業上樓”、研發設計、人才公寓等新產業、新業態需求,促進“產業用地煥新”。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
《規劃》突出以人民為中心,提出要提升宜居安全韌性水平,建設湖濱山水特色城市。我市將構建社區生活圈,完善片區中心和社區中心,打造全齡友好型社區,衛生、養老、教育、文化、體育等基本公共服務設施15分鐘步行可達覆蓋率達99%;同時整體保護大運河文化遺產,融入大運河文化帶暨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提升大運河沿線風貌景觀;保護自然山體、湖蕩、河流、風景名勝區等山水形勝,建設山水城市典范;打造以太湖山水為核心,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融觀光、度假、休閑、娛樂于一體的風景旅游目的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